王立元
(石嘴山市文化馆,宁夏 石嘴山 753000)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力争打造一批戏曲传承基地是自治区文化厅和自治区教育厅针对“戏曲进校园”活动制定的目标和任务。
要求以京剧、秦腔、眉户、道情、花儿等我区现存戏曲剧种以及非遗传承项目进校园。在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同时,可从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活动推进扎实的学校重点给予扶持,力争今年打造出一批戏曲传承基地。
全区所有“戏曲进校园”任务承接主体,要按照“一场一档”的工作要求,每场活动均需建立《“戏曲进校园”工作日志》(日志须用文字、图片等详实记录每场活动的时间地点、表演节目、辅导讲座内容等基本情况),如实填写《“戏曲进校园”活动回执单》(共两联,一联由文艺团体留作凭证,一份报当地文化部门归档备查),此档案将作为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
“戏曲进校园”活动,要结合各类学校美育实际及学生身心特点,从培育广大师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入手,以“2+X”方式开展。“2”,即每场展演展示须为所到学校组织1场戏曲经典唱段(或折子戏)演出、1次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互动表演),让广大师生能够充分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X”,即每支小分队可根据自身特点特色和当地学校实际,组织开展的创新性活动项目。其中,2为基本项,X为加分项。
石嘴山市是一座移民城市,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在这里交汇交融,形成了"五湖四海、自强不息"的石嘴山精神,在这里生活的大多数人是来自五湖四海建设者们的后代,多元的文化,铸就了石嘴山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特性。就戏曲而言,石嘴山以京剧、豫剧、秦腔三大剧种为主流。我们通过举办戏曲票友大赛以及与石嘴山市戏曲曲艺电视艺术家协会交流合作,在众多的民间戏曲协会、社团中选出了三支最优秀的京剧、豫剧、秦腔队伍以及部分优秀的戏曲演员。这三支队伍都能够独立承担一台专场的戏剧演出,都有自己的乐队,他们的演员和乐队配置中有一半都是专业的,所以他们基本都能够达到专业水平。
2016年刚开始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时候,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准备工作不充分,在活动安排、资料采集、演出场地对接等方面均出现了些许问题。通过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要想将“戏曲进校园” 活动成功地推行下去,必须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1.形式单一
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每个戏种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地域文化。因此演出的时候,让秦腔乐队给京剧演员伴奏,这就闹笑话了。可是这种情况,在日常工作中,真的是时有发生。我们有三支优秀的京剧、豫剧、秦腔队伍,可每次开展“戏曲进校园” 活动的时候,一个演出场地只能带一个队伍演出。这样就显得形式有些单一。为了让广大学生对戏曲文化有更充分了解,于是我们把三个团队的负责人集中到一块,集思广益,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资源共享,制定详细的演出计划,为更好地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本场演出交给京剧社,就以京剧为主,豫剧或秦腔为辅,参加演出的豫剧或秦腔节目是三个人组成,这三个人分别是演唱者,胡琴师,鼓师。这样一来就极大的丰富了演出内容,让广大师生在欣赏戏曲的过程当中,很快就能领会到不同的剧种唱腔、用的乐器、曲风是完全不同的。
2.会唱不会讲
“戏曲进校园团队”的戏曲演员,演唱水平都是很专业的,大大小小的舞台经常上。可是论讲课,基本都没有上讲台的经历。 可是 “戏曲进校园”活动不能是单纯的唱戏,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广大师生听得懂戏,看得懂戏。所以我们制定了“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方案,主要实施办法是每场活动有:演唱——戏曲服装、道具、乐器展示——与学生互动三个环节组成。经过讨论让每个团队推选出来一个主持人,并根据每场演出的节目、戏曲服装道具展示、和学生互动三个环节对主持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进行试讲。试讲通过后,正式投入“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
3.活动对接
每年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是有市级文化部门分配到各个下属单位的。我们接到分配任务后,第一时间与所在辖区教育局对接,制定详细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安排表(包含:学校名称、演出时间、联系人电话、进校园单位),并由教育局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学校。为确保“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能够做到万无一失,每场活动提前两天与学校联系,并去看活动所需场地,落实舞台布置、音响设备等活动所需。
从2016年开始,“戏曲进校园”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年了。通过这三年的活动让我深刻领会到—“弘扬国粹要从娃娃抓起,传承戏曲经典也要从小学生抓起”这句话的重大意义。当下由于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逐步加快,各种文化、娱乐可选择的活动越来越多,传统的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一度有些不乐观。随着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以各种方式、各种形式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上讲台、走进多媒体教室。很显然,“戏曲进校园”活动已成为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之一。“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热爱和喜欢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让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真正体现出文化传承的价值。现阶段,由于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因素,目前我市“戏曲进校园”活动仍停留在戏曲社团课程上。虽然我们已将戏曲社团资源充分利用,可仍感不足,毕竟中华民族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岂能是几段戏、几堂讲座所承载。所以我呼吁,除了让一些戏曲社团走进课堂,最主要的是让戏曲进入到校本课程,成为孩子们必学的内容。要想让孩子们接受、喜爱并不断掌握戏曲这门艺术,使其成为常态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还需要政府的推动、社会的参与、家长的支持。要走的路还很长,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