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学的角度浅析舞蹈编创中需要突出的审美形式
——以原创舞剧《孟姜女》为例

2018-01-23 15:42成雨恩
北方音乐 2018年19期
关键词:长袖孟姜女舞剧

成雨恩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一、舞蹈语言的意象美

意象是传达编导寓意的艺术形象,是实有的存在,是营造氛围,传情达意的材料和手段。古有《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今有“大浪淘沙”,这样连续意象的叠加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画卷,身临其境的体验便不言而喻了。

动作语汇。吕艺生曾在《舞蹈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舞蹈是经过艺术家组织的、注入情感与观念的、具有一定运动规律的肢体动作”。以肢体动作对舞蹈进行定位,更突出了舞蹈的本体性。楚王爱细腰,舞剧《孟姜女》作为秦汉时期的历史再现,突出秦汉继承楚舞长袖柔情,细腰欲折的传统,在踏春舞段中以女子群舞的形式为观众展现了柔美俏皮的秦代女子形象。或扬起长袖,或长袖拂面,或长袖翘起缠绕,无不展现出秦代女子的风韵神情。

舞蹈道具。舞蹈道具作为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因素,在分析舞剧美学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演员借助道具表达感情,使观众直观做出视觉上的反应,加以延伸和体验,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第一幕集市舞段中,锅盔花馍为增添了不少喜剧的色彩,演员运用道具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陕北人热情好爽的人物性格,也营造了热闹的集市场面。

舞台环境。舞台布景也是营造环境的重要渠道,想要观众收获更多与编导在视觉及情感上的一致,氛围的渲染是关键。一幕洞房场景中,一轮圆月从空中缓缓降落,“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温馨暧昧的气息不言而喻,观众也从浅浅的月光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二、艺术手段的独特美

传统艺术的融入。当今社会专家学者不断呼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这就是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之中所说的“不忘根本”。在编创中结合传统技艺和地方元素能为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对整个作品的提亮,使舞蹈贴近观众,贴近生活。作为三秦大地出品的舞蹈作品,将非遗艺术秦腔融合进来,符合当地特色,秦腔吼出的同时,“大男人,生死壮烈”的陕北人豪迈无所畏惧的性格也体现出来。

现代技术的运用。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越高,加入现代技术是必然趋势。孟剧中对纱幕投影的运用是舞剧突出的看点,两道纱幕似乎将期盼夫君的孟姜女、浴血奋战的范喜亮、保家卫国的战士框入到同一画面。桃花漫天散尽,长城一望无边,布景无法做到的视觉效果,投影做出了完美展现,使舞剧立体感得以扩大,对观众形成了视觉上强有力的冲击与震撼。

三、情感表达的意境美

虚实相生。“虚”与“实”本是哲学的一对范畴,也是美学意义上的表达。在舞蹈编创中,把实在的视觉构图和虚化的意向空间结合起来才使作品完整。舞剧第四幕灵魂舞舞段中,男演员饰战死杀场的战士和劳累而死的劳工,女演员表现的则是盼望国家安定,夫君早日归乡女子。男性是“虚”,女子为“实”,舞段在设计中有几次流动男女擦肩而过,最后双双相拥,这到底是因为爱牵动内心与灵魂的碰撞,还是夫君凯旋而归的美好相遇。观众在内心情感上获得的境界美,也就从这死亡与生存,灵魂与肉体之中产生了。

情景交融。“情”是人所为。“景”是客观事物的存在,不管是演员用情的表演,还是布景道具对情绪的衬托,都是为了更多的引起观众与演员编导之间的共鸣。《孟姜女》舞剧中,桃花的运用贯穿全剧始终。桃花在古代被人称作“短命花”,正如唐寅所说“貌娇命薄两难全,莺老花残谢世缘”,黛玉葬花的悲伤大概也是说的如此了吧。全剧尾声双人舞舞段中,桃花散落飞满天,象征着孟姜女与范喜亮的爱情也随之落幕,花开花落不由人,也向观众传达了生命和爱情的无奈。在这情景交融的美妙的画面中,编导对意境美的营造可以说是十分成功了。

总的来说,不管是对意象的把握还是艺术手段的选择,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情感表达,也就是对意境的营造,中国人喜欢感同身受,在舞蹈编创过程中如果能基本实现意境美,让观众置身于剧情感情当中,这就可以算得上比较成功的作品了。

猜你喜欢
长袖孟姜女舞剧
百科全书舞剧
攀援而上
舞剧《瑞鹤图》剧照
孟姜女哭长城?
缩写《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试论我国古代长袖舞蹈的发展历史
First Look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