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强
在集聚和运筹创新资源方面,城市通常具有天然优势。一些区位良好、禀赋独特、环境友善的城市往往更加容易成为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策源地及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并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滚滚浪潮中,显示出更为强劲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和治理水平的逐步提升,一些中国城市开始步入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的前沿地带,在某些细分领域甚至已经由跟跑者或并跑者变身为领跑者。更为可贵的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城市正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创新形态和竞争优势,提供了诸多生动案例和宝贵样本。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内的中国城市都还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全球视野看,吸引力依旧有限,竞争力还不够强,创造力也比较欠缺,需要向全球城市对标学习。《全球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创造力的内涵与互动特点》一文在对“三力”内涵及核心要素构成进行深度解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并分析了纽约、伦敦及东京等全球城市对于“三力”的理解重点和推进措施。这些成果对于中国城市而言,既具有理论探索意义,也富有实践参考和政策启示价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北京和上海均被赋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北京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定位不同,禀赋各异,两地发展轨迹的巨大差别还造成迥异的社会文化环境。近年来,独角兽企业(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的数量及涌现速度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城市)创新潜力和竞争能力的显示性指标,京、沪两地在这一指标上差距悬殊,深层次的原因何在?两地的创新创业系统存在哪些明显的差异?《京沪独角兽企业成长环境比较研究——城市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视角》一文依托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对独角兽企业涌现与良好的创新创业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比较分析了京沪两地创新创业系统的诸多差异,并就如何优化上海的创新创业系统提出对策。两篇文章研究角度不同:前者放眼主要全球城市,探究全球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形成逻辑;后者则聚焦于京、沪两大城市,解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差异,但最终逻辑归于城市创新与竞争力提升这一主线。希望这一组文章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形成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