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南固始县有一官宦人家,主人名叫吴煊,此人教子有方,治家甚严。
一日夫人有病,吴煊正在愁眉不展,儿子吴其濬(1789—1847)跑回来说:大街上有一个神医,能掐会算,妙手回春,何不把神医请到家来?
吴煊问儿子,你可曾见过神医治好过病者?儿子吴其濬如实相告,是听人说的。
吴煊找来破旧衣服,扮成叫花子,跟着儿子去看那个神医,结果神医一见吴煊这副打扮就没好气地说:“赶紧走吧,你的病没法治了,快滚吧。”
吴煊回到官府一调查,结果发现那神医是一个官府追捕的杀人犯……
回到家,吴煊重责了儿子,并告诫说: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眼见为实,耳听是虚,今天要是听你的话,请神医给你母亲治病,岂不耽误了大事?这次事件,给年少的吴其濬留下了深刻印象。
吴其濬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进步很快,嘉庆丁丑年,他得了头名状元,先后在朝廷里担任过翰林院编修,广东乡试正考官,湖南、浙江、福建、云南、陕西等地的巡抚和总督,后来官至内阁学士和兵部侍郎,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中状元4年后,吴其濬的父亲不幸病逝,吴其濬与兄长奉柩归里,在家丁忧。孰料家里连遭丧事,他哥哥和母亲先后辞世,吴其濬连续在家丁忧8年。这8年,从32岁到40岁,正是人生黄金年龄,如果换其他人,可能就虚度光阴了,但一个特殊的爱好,反而成就了吴其濬。
吴其濬身为朝廷重臣,但他依旧心怀为民解除疾苦之心,不管走到哪里,他都不放弃对药物的研究,每到一地,都会亲自上山下田,采集药物,并向老农、医生请教,“考其农产,辨其土宜,识其方物,察其形性”,对每一种植物,他都力求印证古今,辨其形色,别其性味,考其名实。堂堂一省巡抚,能够有如此举动,非常罕见。
吴其濬考证药物,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必亲自考察,以鉴真假,这和父亲当年的教诲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他注重调研,纠正了不少医学史上的谬误,比如王孙,有的说是合欢,有的说是紫参,由于难以确定,虽医书记载为治虚劳良药,但无人敢用。吴其濬通过实地考察,得出结论,他说王孙根如藕,叶与三白草类似,在某地见有人卖此草药……由于吴其濬确认了王孙,世人才敢服用。
吴其濬研究药物,力求做到名副其实。在江西为官时,他收集到了一种名为赤地利的草药,据传为跌打损伤的圣药,盗贼多备此药。吴其濬为了验证赤地利,特地在一被乡人打得半死的无赖身上涂用了此药,没有几天无赖就伤愈,对他千恩万谢……
吴其濬见赤地利有如此神效,挥笔记录。
为了济世救人,吴其濬把自己经过多年实地考察“所耳治目验者”,绘图立说,编成了《植物名实图考》,此书为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后又一药物学专著,为世界学者所瞩目。《植物名实图考》的版本初次刊刻是在吴其濬去世后的第二年,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山西巡抚陆应谷作序刊印。
不仅如此,吴其濬对植物学与矿产学都有很深的造诣,这在清代众多状元和官吏中也是极为少见的。他还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篇》《滇南矿厂图略》《滇行纪程集》等书,这些书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