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申遗时代”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基于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2018-01-23 14:04宋叶
文物季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鼓浪屿遗产文化遗产

□宋叶

(作者工作单位:厦门市博物馆)

2017年7月8日17时10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以符合世界遗产第2条和第4条标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的成功让我们欢呼雀跃,同时也让鼓浪屿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并且在“后申遗时代”它将吸引更多的关注。申遗不是最终目的,“后申遗时代”如何保护与传承,如何将其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才是今后鼓浪屿发展的重中之重。而社区博物馆作为整体再现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的新型博物馆,它可以实现遗产资源博物馆化,能够深挖国际历史社区的文化内涵,综合保护、展示并活化鼓浪屿的世界文化遗产。建立社区博物馆是“后申遗时代”鼓浪屿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推动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持续提升。

社区(生态)博物馆是一种通过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和展示,整体再现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的新型博物馆[1]。“社区(生态)博物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1986年……。具体实践则肇始于1995年在贵州启动的生态博物馆建设项目,并逐步为西部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21世纪以来,我国社区博物馆建设从探索阶段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2011年福州三坊七巷古街区成为国家认可的中国第一个社区博物馆,我国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不仅只注重地域概念,还开始关注历史文化内涵。鼓浪屿文化遗产地被誉为“浪漫之都”、“钢琴之岛”、“海上花园”、“万国建筑博物馆”。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鼓浪屿经历了从传统聚落到殖民风格居留地,再到兼具国际化与本土化特征的现代社区的跨越发展,其岛上保存完好的历史遗存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这一曲折的发展进程和鲜明的风格转变。鼓浪屿具备建设社区博物馆的基本要素:古迹、建筑、聚落与居民的生活空间以及丰富的地方人文历史、典故与传说等等,同时申遗过程中已经开始注重社区博物馆的建立,这成为鼓浪屿发展社区博物馆的良好契机。

一、鼓浪屿推行社区博物馆的可行性

1.鼓浪屿是一个遗产资源富集的社区。在这里有原住民的传统闽南红砖建筑,有明显表现欧陆风情的建筑,有多元文化土壤中成长出的“厦门装饰风格”建筑,等等。它们的一砖一瓦都蕴含着美妙的韵味,更诉说着这个小岛百年来多元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历史。其中集中体现当时鼓浪屿国际社区物理态及社会、经济、文化面貌的遗产,包括以下三个类型要素:51组代表性历史建筑、主要历史道路、代表性的然景观和文化遗存。所有这些要素,都是当时鼓浪屿社公共生活的载体,它们既是鼓浪屿独特的多元文化交融态的重要组成,也是解读鼓浪屿历史发展脉络的线索。其中岛上现存历史风貌建筑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20组共30座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另已认定历史风貌建筑共391栋,其中重点保护风貌建筑共117栋,一般保护风貌建筑共274栋。

2.鼓浪屿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国际社区。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鼓浪屿逐渐发展成为住岛华人华侨与多国侨民参与共管,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国际社区,从而建立起鼓浪屿和闽南文化区域,东亚和东南亚,乃至世界主要国家之间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这使得鼓浪屿得以在其不到两公里的狭小空间内,浓缩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全球化发展波澜的层层印记,和本土社会文化变迁的曲折历程及其成就和影响,并可以通过丰富的物质遗存与其各自文化背景的联系,揭示出其中的影响关系和发展动力。

3.鼓浪屿是一个拥有丰富的地方人文历史、典故与传说的社区。一系列影响中国文化开放和文化进步的本土精英、华侨、台胞(如林语堂、卢戆章、马约翰)等及其相关作品、思想的产生与鼓浪屿有着直接的联系。

4.申遗过程中的前期政府主导优势。鼓浪屿在申遗的过程中,由政府统筹完成社区博物馆的前期建设工作,采用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模式使鼓浪屿遗产资源得到充分展示与利用,不仅在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从宏观角度统筹规划,并制定了鼓浪屿社区博物馆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现已初步完成以1个综合展示馆为中心,28个展览馆为主题展示的社区博物馆展示体系[2]。这些为推动鼓浪屿社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优势。

二、鼓浪屿推行社区博物馆的必要性

1.社区博物馆作为一种现代新型博物馆,可以维持社区旺盛的生命力。推行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对“后申遗时代”鼓浪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社区博物馆具有在地的、当下的、动态的、遗产化的特点。这几个特点集中反映了社区博物馆对于人类遗产的重要意义。尤其其中遗产化的特点是“要将体现社区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的物质及非物质的存在转化为社区的遗产,并使之成为支持社区发展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社区博物馆可以“保护和管理好社区的文化遗产,不断丰富社区文化遗产,让社区成员认识到文化遗产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特别要让社区成员自觉维护和保护社区遗产,并运用博物馆的工作方式、表达方式和教育方式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发展活力。”[3]因而社区博物馆不仅可以较为完整呈现或还原鼓浪屿的历史环境,而且还能够深挖鼓浪屿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激发鼓浪屿居民维护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鼓浪屿文化遗产地的发展活力,实现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的永续发展。

2.鼓浪屿居民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仍需提高,且缺乏主观性,建立“以人为本”、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社区博物馆能够极大地解决此项问题。据调查,一些老年的鼓浪屿居民具有较高的归属感,他们关注社区事务,积极组织并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但“自1995年鼓浪屿实行人口迁出岛外政策以来,鼓浪屿的制造业以及一系列的市政公用设施纷纷迁至岛外,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生活设施的萎缩直接削弱了鼓浪屿的宜居性,鼓浪屿原住民流失严重。”[4]尤其随着鼓浪屿成为著名旅游胜地,各类“新居民”不断涌入。这些新居民主要以利益为目标,完全不同于原住民的文化和心理需求,缺乏社区居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社区博物馆“以人为本”、以公众参与为核心,能够唤起居民的保护意识,并带动居民的主动参与性。

3.游客已经成为鼓浪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申遗时代”更要注重游客对于鼓浪屿发展的作用。目前岛内整体旅游氛围仍然浓厚,多数的旅游设施和景点内涵与鼓浪屿遗产价值关联不密切,旅游商业氛围冲淡了岛上原本的文化品位。因而,游客不能充分认知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根据近年网友对鼓浪屿的评论,其旅游认知意向可以概括为海岛意向、建筑意向和小资意向,而对鼓浪屿的历史文化鲜有提及。”而2013年的游客调查数据显示以历史文化与建筑为旅游目的的游客所占总游客比例不到1%[5]。近些年虽有所改善,但是问题仍然突出。鼓浪屿作为景区,其发展基础仍在于传统社区的发展,在于其文化内涵的呈现,在上述问题下,如何将游客纳入“后申遗时代”鼓浪屿的发展中,如何兼顾岛上居民和游客,已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4.在申遗过程中,针对鼓浪屿51个核心要素和一个非核心要素遗产,政府部门已经做了阐释与展示的规划方案,并实施了一部分内容,即上述1个综合展示馆为中心,28个展览馆为主题展示社区博物馆展示体系,这个展示体系主要目标是使鼓浪屿遗产资源得到充分展示与利用,并将鼓浪屿文化真实、完整地传递给受众,属于社区博物馆建设的基础阶段。由于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建设社区博物馆的理念目标,因而鼓浪屿社区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大,势在必行。

三、“后申遗时代”鼓浪屿如何发展社区博物馆

“社区博物馆不仅是指建在社区中的博物馆,而主要是指为社区而建的博物馆。普通博物馆中单纯的硬件、展品、资料的诉求还不足以凸显社区博物馆的精神内涵,它应该更强调历史文化脉络的记录、多元价值的呈现、不同视角的对话以及对常态生活的关怀。”[6]这是对社区博物馆定义与功能的一种经典解读,同时也是我们建设社区博物馆的出发点。鼓浪屿建立和发展社区博物馆不能脱离以上的基本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双赢。

1.对鼓浪屿上的遗产资源实现博物馆化,在全岛建立“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将岛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各种遗产、历史建筑、民俗生产生活等等进行全面的综合保护与展示。目前鼓浪屿遗产资源的博物馆化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政府主导1个综合展示馆为中心,28个展览馆为主题展示的社区博物馆展示体系是鼓浪屿推行社区博物馆的基础,政府部门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将在“后申遗时代”继续推行全岛博物馆计划。但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不一千篇一律,也不能照搬模仿,更不能一蹴而成。上述28个展览馆的展示虽然是以鼓浪屿核心文化要素为主体,对鼓浪屿文化遗产进行了阐释与展示,但是由于时间仓促等原因,其阐释与展示的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展示内容或者形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对所展内容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其展示呈现效果不理想,后期观众反响一般。因而,实现遗产资源的博物馆化,首先要确保展示的质量与品质,不能追求大而全,不能一蹴而成。

2.鼓浪屿社区博物馆的发展必须将居民参与主导作为基础模式,逐渐实现“自下而上”,顺应市场需求。“社区博物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认同,是从户内走向户外新的展现形式,从历史文物的陈列转向生产、生活的再现和呈现,是对社会基层的实践,是具有生活地域性、科学遗产性以及相关联居民的一个社会环境均衡系统。”[7]目前国内社区博物馆的模式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为主,这有别于国外“自下而上”的模式,这其中虽由中国自身发展状况所决定,但是我们认为社区博物馆之所以能够发挥其重大的作用,就是因为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公众参与为主导,因而在探索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中,不论社会条件如何,我们必须坚持这一核心理念。国外一个很小的案例即能证明这一点:葡萄牙的Seixal是一处古老的渔业码头,在它向现代城镇演变的进程中,为了不忘记过去的传统和习俗,当地的居民团体开设了一个社区博物馆,虽然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博物馆专业培训,但他们已经做了社区博物馆的工作,虽然博物馆的规模很小,但却不断的稳定发展,并扩大为一所工人住宅的地面楼层,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博物馆[8]。这正是居民主导社区博物馆的魅力所在,让居民拥有对历史文化的阐释权,对博物馆的决策权,以及参与运作的权利,才能够治理好这个共同的家园。

目前,鼓浪屿在居民参与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努力,例如成立了鼓浪屿公共议事会,这个议事会由鼓浪屿驻岛单位、居民、商事主体和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多方主体搭建的,共同参与鼓浪屿治理的公共协商平台。它是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组成,讨论公共事务,参与公共治理,实现公共利益,达到社区自治的组织和场所。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其在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在社区博物馆的建设方面也应发挥其公众参与的作用。在博物馆的阐释与展示方面,也有成功的案例,如对春草堂的改造。华侨建筑春草堂是当时厦门最大的营造商——华侨许春草为自己设计的,至今其建筑整体状况良好,在进行改造时,许氏后代负责了具体内容、形式的改造,而政府则提供了统一的规划与专家团队的支持,最后将其改造为家族史专题展,实现了保护与活化利用双赢的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居民保护与展示的意识。这是鼓浪屿探索社区博物馆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只有让居民成为社区博物馆的主人,才能实现博物馆的自我延续,才能够做到对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利用。

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博物馆化资源来说,这些远远不足以支撑今后社区博物馆的发展,以居民参与为主导、顺应市场需求,以文化带动周边发展,社区博物馆才能真正实现“后申遗时代”的文化再生产。不仅让居民们共享更多的遗产资源资源,更要让他们共建社区,成为参与遗产保护的共同者,才能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才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双赢。

[1]国家文物局《关于促进生态(社区)博物馆发展的通知》,文物博发〔2011〕15号,国家文物局2011年8月17日。

[2]李云丽《鼓浪屿社区博物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17年内地、香港和澳门历史建筑活化再用研讨会”发言,2017年11月29~30日。

[3]宋向光《守望社区价值服务社会发展——谈社区博物馆的特性与社会责任》,《中国博物馆》,2011年Z1期。

[4]王翔《共建共享视野下旅游社区的协商治理研究——以鼓浪屿公共议事会为例》,《旅游学刊》2017年第10期。

[5]何娟《游客凝视下鼓浪屿旅游意象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6]曹兵武《博物馆作为文化工具的深化与发展——兼谈社区博物馆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中国博物馆》,2011年Z1期。

[7]苏东海《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来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博物馆》2006年第3期。

[8]雨果·戴瓦兰《未来的社区博物馆》,《中国博物馆》,2011年Z1期。

猜你喜欢
鼓浪屿遗产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鼓浪屿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厦门鼓浪屿之行
Tough Nut to Crack
千万遗产
“海上天堂”鼓浪屿
舒婷的鼓浪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