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龙,张 冰
孟河医派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江苏常州武进县,至清同治年间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形成了费、马、巢、丁四大医学家族,其诊疗范围辐射至苏州、上海等地。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孟河医家已遍布全国。其中,第四代孟河传人颜正华奉命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教学及临床工作。在继承孟河医学思想的基础上,颜正华教授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床用药学术思想,开创了孟河医派的重要分支——孟河京派。
眩晕是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孟河医派从肝、脾、肾立论,自费伯雄以降的孟河四家形成了滋肾阴、养营血、平肝阳、化痰浊的辨治思路进行处方调治;第二、三代传人邓星伯、杨博良注重气机升降,在前人基础上佐以行气化湿通络,丰富了眩晕的辨治方法;颜正华教授全面继承了孟河学术思想,并综合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提出以虚实为纲,从肝火亢盛、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阴不足、肾阳不足、阴阳两虚、脾气虚弱七方面辨治眩晕的观点,经学术继承人张冰教授整理补充,形成了京派辨治眩晕的用药体系。
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肝阴有赖于肾水的滋养,如肾水不足则水不涵木,导致肝失所养,肝阳上升扰乱清窍发生眩晕。另外肝主藏血,如营血亏虚则血虚生风,引起肝风内动,也可引发眩晕。孟河医派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认为肝是与眩晕发病最直接相关的脏腑,对眩晕症常从肝论治;同时师古不泥古,强调辨证施治。
费伯雄擅于柔肝、平肝并用治疗眩晕,肝肾同源,因此费伯雄还常用滋肾柔肝之法从肝肾出发治疗眩晕。费伯雄在《医醇賸义》中根据兼证的不同将眩晕分为肝风和肾风,并分别附上自拟方阐释治法。其中,肝风兼有“肢节摇颤,如登云雾,如坐舟中”的症状,以滋生青阳汤治疗,组成为:生地四钱、白芍一钱、丹皮一钱五分、麦门冬(青黛拌)一钱五分、石斛二钱、天麻八分、甘菊二钱、石决八钱、柴胡(醋炒)八分、桑叶一钱、薄荷一钱、灵磁石(整块同煎)。肾风兼有“中心悬悬,惊恐畏人,常欲蒙被而卧”的症状,用滋肾熄风汤治疗,组成为:熟地黄四钱、当归二钱、枸杞三钱、菟丝四钱、甘菊二钱、巴戟天三钱、豨莶三钱、天麻八分、独活(酒炒)一钱、红枣十枚、姜三片[2]。费伯雄用药轻灵,辨证精确,常以当归、白芍、丹参养肝阴,以菊花、石决明、天麻平肝阳,以生地、女贞子、川续断补肝肾益精血。肝阳上亢者常以沙苑子、白蒺藜同用加强平肝熄风之用,伴有呛咳者加杏仁、橘红润肺降气,以痰气阻滞为主证者则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
马培之在治疗眩晕的过程中尤为重视对营血的培补。根据中医理论,肝主藏血,营血不足则肝失涵养易化阳生风。心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如使心脉得养,脾胃健运,则肝血自充,肝阳自敛。故而马培之治疗眩晕以养血柔肝为主,除兼平肝阳之外,尤擅通过养心血、健脾胃以增强养血柔肝的作用。马培之喜用当归、白芍,常配以菊花、生地柔肝平肝,配以柏子仁、丹参、茯神养心安神,配以橘白、合欢皮调畅气机。相比费伯雄,马培之对入脾胃经的药物应用尤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也是生痰之源,故而无论气血不荣、血虚肝旺还是痰浊上扰所致的眩晕均应责之脾胃。马培之即常以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中的单味或多味药化痰浊,以大枣、白术、山药健运脾胃助气血化生。马培之还擅用黑料豆治疗眩晕。黑料豆为穞豆的别名,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的记载,黑料豆可健脾益肾,养阴除烦。此药性质平和,可平补肾阴而无寒凉滋腻之碍,对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尤为适宜。
丁甘仁治疗眩晕以平肝为主,兼化痰浊,但选药与费伯雄、马培之相比多有不同。丁甘仁喜用穞豆衣、钩藤(后下)各三钱,配伍生白芍、菊花等养阴平肝,其中菊花常用炒杭菊,偶用滁菊花。对肝阳上亢较重者,丁甘仁喜加生石决明、生牡蛎平肝潜阳,对肝气郁结者加川楝子、薄荷疏肝解郁,对阴血亏耗重者则加炒枣仁、桑葚、阿胶珠、黑芝麻等养血益阴。肝阳上亢易横逆脾土,影响脾胃运化而生湿生痰,而痰湿阻滞气机,又会加重眩晕的程度。因此对于伴有纳差、泛恶等症状者,丁甘仁常用橘白配伍生熟谷芽或炒谷麦芽以健运脾胃,防患于未然;对于已生痰湿并伴有呕恶者,则常加半夏、川贝母、远志、竹茹化痰止呕。
巢崇山所遗留的医案较少,其中两个以眩晕为主症的病案均由肝阴亏耗引起,治疗上二者均以养阴平肝为主,一人兼滋肾化痰,一人兼养胃阴,所选药物与前三者相仿。
邓星伯、杨博良分别为孟河医派第二代和第三代传人,二者在继承孟河医派辨治眩晕思路的基础上,对用药进行了调整,同时对发病原因及治法进行了补充。邓星伯认为肝阳可化风袭络,肝风也可挟痰湿入络,因此常配伍祛风除痰通络的药物治疗眩晕。如对于伴有四肢酸软无力、麻木、抽搐甚至僵直的患者,邓氏喜用橘络、丝瓜络以行气化痰通络,重症者则加陈胆星、制僵蚕、宣木瓜、郁金增强疗效。杨博良治疗眩晕仍以清肝益阴、平肝潜阳为主,用药常选桑叶、菊花、白蒺藜、荷叶(荷蒂)。桑菊配伍既可苦寒降泄以清肝热,又可甘寒益阴以平肝阳,对虚火实火所致的眩晕皆有良效。刺蒺藜性平,可平肝阳,祛头风,适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荷叶不仅能升发清阳、清利头目,还可助脾胃运化以升清降浊,对肝阳、痰浊所引起的眩晕均适宜。其叶基部称荷蒂,又称荷鼻,《本经逢原》即指出“入建脾药但用其蒂,谓之荷鼻,取其味厚胜于他处也”。
邓星伯、杨博良二人还擅用疏肝理气法治疗眩晕。如邓星伯曾治一产后头额昏晕的患者,辨证为血虚木旺,肝胃不和,开具的丸药组成为:当归身一两、白蒺藜(去刺)一两、焦山楂一两、香橼皮八钱、滁菊五钱、紫丹参一两、黑料豆一两、白蔻仁一两、娑罗子八钱、台乌药(淡吴萸五钱同炒)八钱、大白芍一两、制香附八钱、缩砂仁五钱、青陈皮各八钱,上药共研细末,以玫瑰花二两、玳玳花一两煎汤泛丸。方中香橼、香附、娑罗子、青皮、玫瑰花舒理肝气,山楂、乌药、陈皮、玳玳花健运脾胃,白豆蔻、缩砂仁化湿和中,伍用当归、蒺藜、丹参、菊花、黑料豆养血平肝,共同达到调和肝胃的作用。邓星伯仅用一味蒺藜熄风定眩,而以大量药物舒理肝气、健运脾胃,看似与症状无关,实则是经过详细的辨证后针对病机用药,肝胃调和则营血渐生,清窍得以滋养而眩晕自愈。可见治疗眩晕应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不可因“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论述而盲目化痰、补虚。杨博良认为气郁也可生风,上扰清窍导致晕眩。一患者头晕耳聋,心悸不宁,杨氏认为是由于肝脾之气不调,应从肝脾理楚,处方组成为:菊花4.5 g,桑叶3 g,炙白蒺藜12 g,炒当归 3 g,石决(先煎)15 g,枳壳 0.5 g,广陈皮 3 g,炙草 0.3 g,苏梗 0.5 g,茯苓 12 g,茯神 9 g,白芍 4.5 g,益智仁4.5 g,黑芝麻50 g,干荷叶(煎汤代水)1张。本方在滋肾平肝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宁心的炙甘草、茯苓、茯神,又用枳壳、陈皮、苏梗理气健脾,体现了治病求本的用药思想。
颜正华教授是首届国医大师,孟河医派第四代传人,师承杨博良。颜正华教授认为,眩晕虽病在清窍,但与肝、肾、脾三者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三者中又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眩晕的病因病机多变,可以以虚实为纲进行分类。虚为病之本,有气、血、阴、阳之分;实为病之标,有风、火、瘀、痰之别。它们可以独见,亦可并见。临床所见往往是虚实错杂,互为因果,彼此影响,甚至互相转化。故在临床中应详加辨析,抓住病理机制的关键所在。病程久者多偏于虚,虚者以精气虚居多,精虚者,宜填精生髓,滋补肾阴;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肝肾。病程短者多偏于实,实证以痰火为常见,痰湿中阻者,宜燥湿化痰;肝火偏盛者,当清肝泻火;肝阳上亢、化火生风者,宜清镇潜降。颜正华教授对眩晕的辨治思路与孟河医派一脉相承,且更为系统、条理,方便于后世理解、掌握。
本病的发生以阴虚阳亢者居多。颜正华教授在治疗眩晕证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时,擅用石决明、龙骨、牡蛎等潜镇浮阳,再配伍其他药物以达到清火滋阴潜阳的效果。由此,颜老自创处方——潜降汤对此类眩晕的治疗收效甚佳[3]。方用熟地黄15 g,白芍 12 g,生石决明(打碎,先煎)30 g,生牡蛎(打碎,先煎)30 g,茯苓 10~20 g,丹参 12~15 g,益母草 15 g,怀牛膝 12~15 g,夜交藤 30 g,白菊花 10 g。本方以熟地黄、白芍共为君药,滋补阴血,平抑肝阳;石决明、生牡蛎共为臣药,既助君药补阴潜阳,又能镇心安神;茯苓、丹参、牛膝、益母草共为佐药,茯苓、丹参清心宁神,牛膝、益母草既助君臣药潜肝阳,补肝肾,定神志,又引火引血下行,直折亢阳,乃平肝熄风定眩的又一蹊径;白菊花、夜交藤共为使药,一则平抑肝阳,养心安神,二则引药入心肝二经。方中药多寒凉,又多用金石贝壳之药,用时应谨防戕伐胃气,不可久服。另外,此类眩晕常因急躁、劳累加重,故颜正华教授常配合辅助疗法,嘱咐患者调畅情志,而疏肝气。
颜正华教授临床精于辨证,善于随兼症的变化灵活加减用药,故而屡获神效。现举一例加以说明。
患者,男性,68岁,于2000年8月17日初诊,患者主诉眩晕反复发作10 a。患者10 a前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出现“眩晕欲仆”的症状,西医急诊诊断为高血压脑病。治疗后症状减轻,10年来一直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现眩晕,头痛,疲乏无力,左侧偏瘫,胸痛,汗出,口干欲饮,口苦,眠差,纳呆,排便无力,日一行。舌暗紫,苔白腻,舌下青紫,脉弦。既往有多发性脑梗、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证属肝阳上亢,瘀血阻络,治以平抑肝阳,活血通窍。处方:天麻10 g,菊花10 g,赤芍15 g,丹参 30 g,桃仁 10 g,红花 10 g,地龙 12 g,坤草 30 g,决明子(打碎)30 g,全瓜蒌 30 g,清半夏 10 g,黄芩 10 g,石决明(打碎,先煎)3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于2000年8月24日复诊。药后诸症减轻。现口干、纳呆,排便无力,日一行。舌暗紫,苔白腻,舌下青紫,脉弦细。处方:白蒺藜12 g,天花粉15 g,天麻 10 g,菊花 10 g,赤芍 15 g,丹参 30 g,桃仁 10 g,红花 10 g,地龙 10 g,益母草 30 g,决明子(打碎)30 g,全瓜蒌 30 g,焦三仙各 10 g,黄芩 10 g,石决明(打碎,先煎)3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药后诸证均释,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此案患者年近古稀,素来性情急躁易怒。五志过极,郁而化火,灼伤肾阴,致阴虚不能敛阳,遂成肝阳上亢之证。方中天麻、菊花、决明子、石决明平抑肝阳,赤芍清肝活血,丹参、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窍,清半夏、全瓜蒌化痰通络。颜正华教授辨证准确,组方精当,故而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张冰教授是颜正华教授的学术传承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张冰教授不但全面继承了孟河医派对眩晕症的辨治思路,而且结合临证,在治法、选药上均有所突破。如对于肝阳所致的眩晕,张冰教授不仅承袭了颜正华教授重镇平肝的治法,还关注到肝阳亢盛常会横逆脾胃,而大量金石药也会对脾胃有所损伤,故在平肝潜阳的同时尤为注意对中焦的保护。如常在平抑肝阳的同时加入党参、白术、陈皮、半夏、砂仁、谷麦芽等药理气和中、健运脾胃。张冰教授临证善用药对,巧用多效药,因此临证每获良效。如对于眩晕属肝阳上亢者常选用天麻、钩藤药对。天麻甘平柔润,熄风止痉力强,尤长于平肝熄风;钩藤轻清微寒,不仅熄肝风,尚可清肝热,两者合用力专效宏,平肝熄风之力倍增。酸枣仁常作为安神药使用,实际上除了安神,酸枣仁还具有养心阴,益肝血的功效。对于阴血亏虚所致眩晕伴有失眠者,张冰教授即常开具酸枣仁,既可养心以安神,又可养肝以止晕。张冰教授还擅长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丰富选药思路。如葛根辛甘而凉,功能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常作为辛凉解表药使用。现代研究表明,葛根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部血流量,对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有确切疗效。张冰教授常用葛根升阳解肌,以改善脑部供血,辅助眩晕症的治疗。现举一例加以说明。
患者,女性,53岁,于2016年7月14日初诊,主诉头晕、乏力持续5 a。5 a前起经常头晕、乏力,伴左肋下痛,口服牛黄上清丸未见效,口服龙胆泻肝丸好转,故间断口服龙胆泻肝丸。双下肢沉(伴静脉曲张),眠差,尤其凌晨1~3点难以入睡。小便调,大便不成形。脉沉滑,舌红苔黄。自述肝功能异常史。处方:天麻 10 g,钩藤(后下)10 g,生白术30 g,法半夏 10 g,川芎 10 g,白芷 10 g,夏枯草10 g,炒酸枣仁30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山茱萸肉 10 g,黄芩 10 g,香附 10 g,合欢皮10 g,丹参3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于2016年7月21日复诊。服药5剂后,诸证减轻,仍有轻度头晕、乏力,伴左肋下隐痛。超声显示双侧大隐静脉-股静脉处中量反流,双侧股浅静脉起始段少量反流。血压125/90 mmHg。纳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舌下静脉曲张。处方:党参15 g,炒白术 30 g,葛根 20 g,升麻 10 g,天麻 10 g,钩藤(后下)10 g,合欢皮 10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赤芍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方中天麻、钩藤、生龙骨、生牡蛎平肝熄风,黄芩、丹参、夏枯草、赤芍清肝泄热,川芎、白芷、葛根、升麻升阳祛风,炒枣仁、山茱萸柔肝益阴,香附、合欢皮疏肝理气,党参、白术、法半夏益气化痰,诸药配伍严谨,切合病机,故能应手取效。如有食后反酸烧心可酌加黄连、吴茱萸药对,二者的剂量不必死守原方6∶1的比例,应视患者的寒热轻重灵活调整。
孟河医派主张师古而不泥古,擅取其长而化其偏。故从费、马、巢、丁四家,至邓、杨二公,再至颜正华教授、张冰教授,对眩晕症的治疗不仅传承有序,而且每一代均有补充、创新,发展至孟河京派逐渐形成了理法方药齐备的治疗体系。而历代医家重视辨证论治,根据每一个患者的症状灵活选药、组方则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 张元凯.孟河四家医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张 冰.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颜正华[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