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2018-01-23 08:13:50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金融院校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移动支付手段目前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支付方式,其中就离不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身影,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银行服务模式,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高职金融专业想要进行课程改革,还需充分结合互联网金融背景,实现教学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

(一)技术革新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了现代支付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支撑,长期以来传统的金融机构都垄断了资金融通供需双方的信息资源,获取了绝对的垄断利润。如果是社会的非金融机构,想要在市场竞争当中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积极进行技术革新。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及资金融到的双方呼吁之下,金融市场的支付和结算方式出现了变化,不仅提升了交易信息的透明性,同时也减少了交易成本的消耗,有效提升了交易效率。

(二)普惠金融理念

普惠金融首次提出是在2013年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主要是强调了要把金融的泽惠普吉岛民生大众身上,特别是针对成真的低收入全体,享受更加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表现,代表了在社会发展中人人都有资格享受平等的金融权力和金融义务,不仅江飞了理财产品的门槛,同时也方便了低收入人群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起到了舒缓压力的效果。

(三)信用数据

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中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金融机构想要了解客户的真实信息,还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现代化互联网金融企业则拥有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电商平台和用户群体,已经具备了交易双方都比较重要的信用记录,同时企业还能够在交易过程中通过使用交叉检验技术,来确定用户的信用记录是否真实有效,进一步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信息保障。

二、互联网金融对于高职金融专业课程的影响

(一)金融专业课程构建体系受到影响

举例说明高职院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自身的课程体系建设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主要分为两大教学课程,分别是公共教学课程和专业教学课程。而其中的公共教学课程同时也细化分为了通识课程和校本课程两大类[1]。通识课程指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形势与政策教学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等相关内容学习。校本课程指的则是经济学理论基础学习、现代化金融概论学习以及基础会计和个人理财等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教学可以分成为金融专业大类课程、专业深化课程以及专业拓展课程三种。金融专业的大类课程主要是针对商业银行的综合柜台业务知识点、银行会计实务知识点以及金融服务礼仪等知识点的学习。专业深化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分别是银行产品以及相关业务和会计、证券方向的知识点等。高职院校的金融课程教学是在公共教学课程中开展的,重点加强了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教学,能够对国家的课程以及地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互补,这样既能够帮助体现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同时也能够满足高职金融专业的教学需求。

(二)金融专业课程内容结构受到影响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职业性、技术性和专业性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就需要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重点培养学生们的行业实务操作能力。举例说明金融专业的银行实务类课程教学,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传统的银行业务,但是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社会背景,就需要不断地刷新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发现金融行业出现的新思想和新变化,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措施

(一)改变技术和方法

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同时也改变了银行的服务模式。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背景,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纪要保证传统教学课程的性质和灵魂,同时也需要积极吸取行业的发展精华,跟社会市场环境发展与时俱进,基于学生的发展情况,结合市场实际状况来创新教学课程标准、教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料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确保既能够完成教学改革创新,又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

(二)时刻跟踪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教学缺少了行业发展中创新的业务和产品内容,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紧紧跟随现代化社会发展步伐,根据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不断地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法,要求把课堂教学跟行业发展新趋势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关注课程软环境变化

目前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正在不断的优化和调整,涉及到的业务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创新[3]。面对互联网金融出现的社会发展背景,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更要结合外界软环境的变化,例如说怎么样能够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来提升自身的业务互联网化?如何和红果果创新传统的业务流程和习惯?这些都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教师要在教学中敢于接受新的文化和思想,具备敏捷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不定期的进入到社会互联网企业中进行学习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完善金融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职金融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的分析当前行业的主要发展形势,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趣味性,才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金融院校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P2P金融解读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