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8-01-23 07:43张长江
农业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村民农民

◎张长江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在国家政策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群体带着多年积累的技术、资本和人脉开始逐渐返乡,在自己出生地方开始进行创业活动。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就有接近500万农民从城市回到乡村进行创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返乡农民也在潜移默化的推动乡村治理转型发展,从封闭的传统社会组织形式,逐渐向更加开发的乡村治理转变,从城乡分治逐渐向城乡一体化建设方向转变,乡村治理从管理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这些变化正是我国乡村治理从传统治理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的具体写照。那么当前返乡农民群体具有那些特征?如何在乡村治理现代化发挥应有作用?

一、返乡农民群体特征及对乡村治理作用

返乡农民群体,首先,在思想理念上更为开放和先进;其次,在个人知识和能力上更为丰富;最后,在创业动机和资源禀赋上更加成熟。由于返乡农民群体具备如上特征,在乡村治理上能够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能够通过个人影响和典型示范潜移默化转变乡风民约;能够通过村两委选举改革带动群众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返乡农民群体特征

首先,返乡农民思想理念更为开放先进。从地缘层面看,多数返乡农民之前都在东部沿海地区打工,很多返乡农民之前已经在城市生活很长时间,接受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理念更为先进,从事的服务性工作很多都需要进行教育培训,无形之中就提升返乡农民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念。甚至有部分返乡农民已经做到中层领导,自身格局和能力已经同刚到城市打拼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这部分返乡农民在城市生活的长期熏陶下思想理念已经发生根本改变[1]。

其次,返乡农民在个人知识储备和能力上也更加丰富。返乡农民多是在城市积累了一定能力和知识,才想从城市返回农村进行一番作为。要想在城市激烈的岗位竞争中生存下去,返乡农民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以最为常见的送餐员为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果连最基本的饿了吗、百度外卖、美团外卖基础知识都不能掌握,也就不能胜任这一岗位;如果连最基本的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都不能合理使用,一定会严重浪费送餐人员时间,可能就会被岗位所淘汰。可以说,在城市打工,工作岗位需求就会不断鞭策这些返乡农民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储备,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果不能适应岗位需求,必然会早早被淘汰。

最后,在创业动机和资源禀赋上更加成熟。这部分返乡农民多数都是想通过回乡创业来摆脱城市打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这部分返乡农民具有更为强烈的创业动机,同时也储备了丰富的创业资源,必要的资金、技术、产品销售渠道、人脉关系网络等等,这些资源优势正是这部分群体敢于返乡创业的信心所在。例如,一名长期在城市摆摊卖水果的商贩,看准西瓜市场发展趋势,从城市返回乡村进行土地承包进行西瓜种植和生产销售,这其中得具备几个前提条件,一是他得对明年西瓜市场有正确的评估,价格、种类、消费者口味变化等等,诸多情况都要了然于心;二是他得具备一定的种植经验和技术,才能种植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西瓜;三是他还构建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或是联系到具体批发商户才能将西瓜卖出,实现商品价值。而返乡农民这些能力都需要在城市中锻炼获得,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才能够最终实现梦想。

(二)返乡农民群体特征在乡村治理中的影响

首先,返乡农民具备更为开放的思想能够提升乡村治理的开发程度,强化群众民主意识和集体意识。返乡农民能够将很多城市发展理念带入进乡村治理之中,通过价值理念引领改变乡村治理理念。诸如,返乡农民在进城务工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接受现代法治理念和价值观念并将其内化到自身思想理念之中,这部分返乡农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开放理念,在与其他村民互动或参与村集体管理中一定会对传统的乡村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产生冲击,为乡村治理管理者带来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2]。甚至部分返乡农民还会直接参与到村民委员会选举之中,将自身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落实到乡村治理之中,必将有力的推动乡村政治结构和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在具体落实工作也会将集体意识和民主决策贯彻到工作之中,逐渐强化农民集体意识,改变传统落后思想,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此外,返乡农民一旦创业成功必然也会对村民产生巨大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思想促动和行动示范,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更加注重学习教育,推动农村文明体系建设。

其次,返乡农民更强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展现有助于缩小城乡建设差距,优化和创新农村经济结构。返乡农民在外提升了个人素质和能力,在农村地区返乡农民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是农村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因子。返乡农民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升已经不能局限在农业生产领域,他们带回来的更多是市场信息和技术资源,诸如在规模化经营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建设等等。通过返乡农民创业实践,能够对农村整个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将更多农民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同时,返乡农民将更为文明的生活方式,更为现代化的金融理念带入农村社会,必将推动农村市场创新发展,营造出更加和谐有序的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必将促进经济体制完善。此外,返乡农民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本身具有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骨干。

最后,返乡农民强烈创业动机和充分的创业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结构,从更广泛意义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当前,很多返乡农民将城市先进生产技术、信息和资金源源不断的往农村输送,加之返乡农民对本地区经济环境和资源禀赋有更深层次理解,在相互促进中带回来的技术、信息和项目就有可能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从更深层次看,在返乡农民带动下,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更多农村人富裕,在创业项目开展同时,地方政府财政税收也相应增加,就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公共服务之中,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改造双促进、双发展。此外,返乡农民能够有效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合理流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在金融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等层面,有效的促进农村地区稀缺资源合理增长,对于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当前返乡农民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二元制经济结构解体,市场化经济制度逐渐形成,特别是在城市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下,大量农民不断向城市涌动,虽然也有部分农民返乡创业,但多数农民依然留在城市当中,广大乡村留守人员多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加之,土地制度改革之后,各项土地税负逐渐取消,乡村治理主体村民委员会与村民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正在弱化,乡村治理主体功能也在进一步减弱。返乡农民要想参与到乡村治理之中,并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首先就要解决治理主体、治理对象和治理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治理主体看,村民委员会作用弱化,乡村治理主体功能减弱。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村民委员会长期以来都承担乡村治理主体责任,在维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随着各项农业税的取消,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失,很多地方农村日渐萧条,很多村民委员会名存实亡,各项政策落实缺乏落实对象,村民委员会组织涣散,书记、村长主体意识不强,村里各项工作开展远远落后于群众需求。返乡农民要想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首先就要解决治理主体弱化问题,如何通过返乡农民聪明才智和资源禀赋来强化治理主体功能成为首要问题。

其次,从治理对象看,当前农村空心村问题、老龄化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依然严峻。不可否认,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得到一定发展,但在发展背后农村空心村问题、老龄化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桎梏。特别是对于返乡农民创业而言,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返乡农民创业项目就很可能因为人力资源问题搁浅,加之空心村不断加剧,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压缩,很多返乡农民基本丧失了在农村地区继续创业的动力和信心,更不要说如何通过返乡农民促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特别是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而言,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亟需完成的就是治理对象现代化,通过何种方式来解决农村地区空心村问题、老龄化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将成为返乡农民的又一困扰。

最后,从治理内容看,返乡农民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缺乏制度保障,能够参与的治理内容有限。从制度保障层面看,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支持返乡农民方面,更多是从创业、就业方面予以保障。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支持、税收支持、人才保障支持来推动返乡农民创业。但并没有对返乡农民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层面给予制度支持和保障,很多情况下返乡农民也想参与到乡村治理之中,但由于缺乏制度支持,并不能直接参与到乡村治理之中,大有“心有余而力不足”感觉。加之,当前部分农村治理主体涣散,对于吸纳返乡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主观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伤害了返乡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信心。

三、 返乡农民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

相对于留守村民而言,返乡农民不仅具有丰富社会经历,同时在城市生活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思想和思维上更具有超前性。在社会资本上面,接触的朋友和其他人员也要更加丰富,在人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在公共关系方面对于企业、社会和政府组织沟通能力要远远超过留守村民,在心理抗压和物质资本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这些优势只要合理加以运用,都可以转化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动力,有效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

1.从制度保障层面支持返乡农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主体之中。将返乡农民纳入到乡村治理主体之中,一方面要从制度保障层面,给予返乡农民一定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村委会也要秉持热情开放的态度,将返乡农民纳入进来,实现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结构,进一步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形成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返乡村民、留守村民共同参与的治理主体。返乡农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会改变原有的传统治理格局,将城市文明中民主精神、合作精神、公平公开制度都纳入到乡村治理之中,必将打破原有利益格局,推动乡村治理向现代化转型。因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敢于出台相关政策,对于返乡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给予一定政策保障,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也要为返乡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主动落实政策,积极搭建平台,将返乡农民纳入到村民自治组织之中,并担任一定能够职务给予他们能够参与乡村治理的权利。同时要充分利用返乡农民各种资源禀赋优势,发挥他们特长,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公共服务。此外,由于返乡农民对于市场经济、本地区经济状况和资源禀赋都比较熟悉,能够为本地区企业发展、合作社建设和村规民约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力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2.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维稳作用。部分学者将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国家层面理解的乡村治理;另一部分是乡村层面理解的乡村自治,本地区留守农民了解和参与的更多是乡村层面的乡村自治,而返乡农民则对于国家层面和乡村层面的乡村治理都有较为深刻理解,能够在为推动乡村治理与国家治理中发挥良性互动作用。从治理特点上看,乡村自组织治理,是一种相封闭的自治状态,很多时候国家政策并不能有效渗透,通过传统方式也能够维持乡村秩序,但也容易出现独断专行、贪污受贿等问题。对国家层面的乡村治理而言,就是将乡村治理与国家治理进行有机统筹,结合乡村治理特点,实现国家治理与乡村治理良性活动。从二者关系看,国家治理是乡村治理方向,有效规范乡村治理;而乡村治理又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只有乡村治理现代化才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应该充分发挥返乡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国家政策和乡村治理的大政方针传达下去,将群众关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反映上去,畅通乡村治理与国家治理的有效渠道。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组织宣传,农业种植合作社培训,村委会广播宣传等多种方式,将返乡农民所熟知的国家政策和地方法规宣传出去,让更多村民了解和支持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新兴媒体,诸如微信、微博等现代化信息工具,将惠民政策通过图片和视频方式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并加以汇集整理,通过正当合法程序向上反映。此外,返乡农民通过创业等方式实现了自身价值,在乡村治理中拥有很高的威望和人脉,在新城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处理土地纠纷、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纠纷上可以发挥维稳作用,通过基层民主协商形式,在政府与村民之中充当润滑剂和调节器的作用,通过利益协商解决利益矛盾。

3.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引领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到城市生活,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空心村问题,村中主要以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还有一部分留守妇女,在人口结构失衡的背后,这些人对整个乡村社会治安缺乏安全感,这也给乡村治理现代化带来一定难题。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将外出打工的部分青壮年农民重新吸引回农村,调节失衡的农村人口结构。另一方面,要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等各项措施,通过脱贫致富,树立典型,吸纳部分农民返乡。

总之,在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返乡农民在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能够发挥何种作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充分运用返乡农民这股先进力量,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

[1]李利宏,杨素珍.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阈中传统治理资源重构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6(08):32-35.

[2]李秀艳.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促进农民再组织[J].人民论坛,2015(11):145-147.

[3]吴碧波. 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现状及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01):59-62.

猜你喜欢
现代化村民农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