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麟茜
1997年,国际可持续发展权威、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首先提出了三重底线理论,他认为一个企业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是如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取决于能否坚持经济、环境和社会三重底线并行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供需主体素质的提高,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得以进一步挖掘,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资源、环境、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旅游形式,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改善乡村环境的生态平衡,是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所在,也是三重底线理论在生态旅游中的具体应用。
长期以来,乡村旅游被贴上了“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的标签,人们很容易忽略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等严重破坏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同时,很多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自主自建性破坏”的村落格局,降低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生态价值,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关系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要求,三重底线理论立足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解决乡村旅游中存在的“反生态”问题。
一是经济层面。经济效益是乡村旅游经营者早期投资的合理回报,但为了实现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变,有必要调整传统的粗放式和掠夺式的短视行为,避免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二是环境层面。目前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着固体垃圾污染严重、植被保护被破坏等问题,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乡村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旅游开发方式,因而应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资源维护视角来提升旅游开发的档次;三是社会层面。乡村生态旅游应实现与社区居民社会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培养旅游相关者的生态意识,通过旅游业的强关联性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模式。
(一)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基于生态理念发展乡村旅游,应适度合理地开发和使用旅游资源,并使当地居民能从乡村旅游活动中充分受益。
1.优化产业结构。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成为增长极的产业应具有持续增长的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以及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起到支配和推动其他产业增长的效用。乡村旅游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是城市居民,其产业结构升级有赖于高梯度城市来带动低梯度农村。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大多以发展传统养植业为主,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第二、三产业相对落后。而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为传统旅游产品赋予生态元素,可以提高旅游经济的生态含量,使之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通过生态附加值的提升完成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的深层次优化,同时带动农村的交通运输业、文化娱乐业、餐饮住宿业以及旅游纪念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有效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形成“一业带百业,一业举而百业兴”的联动效应,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2.使用生态科技。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由于其具有异地性和差异性等显著特征,要求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要具备网络运营思维,而目前农村生态旅游经营者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网络信息观念相对较为滞后。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乡村生态旅游者开始利用各种网络终端来获取旅游资讯、交流出行体验以及预定旅游产品等,这对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要重视科技手段的运用,将智慧旅游概念引入到乡村旅游中,提升乡村旅游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游客的常驻区域、从事行业、出行偏好、到访频次和驻留时长等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精确勾勒出游客的个体“图像”,如游客的来源地、性别、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和行为特征等,得到第一手宝贵的经营资料。
(二)乡村旅游环境的生态化。乡村旅游环境的生态化是指旅游的发展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不仅要起到保护作用,还要促进环境的改善。
1.生态旅游教育。意识是行为的出发点,环境意识影响了乡村旅游中的角色认知及态度倾向,只有构筑了生态意识才能形成生态保护的基础,为现实中的生态行为选择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因此,强化生态教育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关键所在,且教育模式应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强调乡村旅游相关主体的生态责任,提升旅游管理者和游客的生态意识。目前,乡村生态旅游正处于发展初期,大部分游客的生态意识还处在一种朦胧、潜在的状态,过于重视游乐行为本身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如果停留在这种意识层面势必会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设施带来破坏。因此,基于政府在乡村旅游中处于战略位置的角色定位,应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旅游消费观念生态化”教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环境知识,尤其注意应与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生动的案例宣传提高旅游参与者的认同感,树立起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并提升参与意识。
2.环境承载阀值。旅游环境的承载阈值是指景点可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且每个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承载阈值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乡村旅游经营中应预先采取多种措施来分流或限制游客的数量,以避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一般情况下,对山体、水域、农田以及特殊地貌等生态主体功能区应予以保留或者低程度开发,尽量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原貌,并配套小规模的接待设施,为生态旅游者开发高端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加大周边城镇的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城镇原有的基础服务设施来提升乡村旅游的食宿接待能力。针对乡村旅游环境的脆弱性和易破坏性等特点,及时采取多种补救措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同时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监管环境破坏行为,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生态化发展。
(三)乡村旅游社会的生态化。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原真性,创造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和谐社会关系。
1.和谐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统一体。乡村旅游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利益群体,包括政府、当地居民、开发商、旅游者和行业协会等,他们各自的利益需求又体现出多重性,因此互相之间存在程度不一的利益摩擦是可以预见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解决的核心问题。由于政府的初衷存在着被市场化的乡村旅游运作路径所左右的可能性,同时旅游开发商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技术能力,在博弈中始终保持着强势地位,故而大多数当地居民只能处于“难有作为”的境地。因此,应该在公平、公正的社会分配理论视角下,建立旅游分配机制和旅游保障机制,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来保障乡村旅游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背景下顺利开展,进而化解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搭建起彼此之间和谐沟通的桥梁,真正使社会扶贫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目标。
2.特色文化品牌。斯图尔德社会文化整合层次理论认为,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其文化核心和次要特质,而文化核心最为重要,现在很多地区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让人担忧。自20世纪30年代始,将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匈牙利乡村旅游即闻名全球,游客在领略了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的同时,也体验了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这也为我国方兴未艾的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成功的借鉴范例。乡村文化所涵含的意境是吸引城市居民从现代文明回归田园风情的动力所在,因而应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明确旅游品牌定位,给游客带来深度认同感,以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来聚焦游客的目光。云南省咪依噜风情谷通过“活态”的、底蕴深厚的彝族文化,以十一个原始的、真实的彝家寨子为主体,向游客展示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游客可体验到原生态的彝族文化,从而打造出“彝族风情体验山谷”的品牌形象,并通过品牌影响力激发起国内外游客的彝族文化旅游动机。
总之,基于三重底线理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能以牺牲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避免乡村“自然性颓废”现象的出现,而应通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生态思想为指导促进旅游发展理念的变革,在不破坏经济底线、环境底线和社会底线三块基石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1]李绍刚 张娜 曲娜,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三重底线理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0):1-3.
[2]周菲菲,互联网+时代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探析[J],农业经济,2016,(8):46-47.
[3]张洁,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7.
[4]李玉新,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化开发模式研究[J],开发研究,2010,(8):59-62.
[5]李莺莉 王灿,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5,(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