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波
近些年来,临床研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设计水平也不断提升,但被国际认可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仍在少数。本文想要强调的是,除了设计,高质量的运行管理(即实施)是产出并发表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必经之路,而很多研究者往往对此重视不够或疏于监管,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笔者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近10年来参与了十余项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运行管理工作,从自身的经历以及全国几十家协作医院的研究者身上,深深体会到临床医生在转变为研究者角色时可能存在的一些盲区,在此希望就团队的一些经验,梳理出一些临床研究运行管理要点,为临床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启示。
临床研究实施是指从研究开始筹备到数据收集完毕、形成数据库,研究资料完整归档的全过程。在设计阶段、筹备期的研究实施计划、伦理申请、电子化平台建设、数据及样本管理,以及研究存档等关键环节均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详述如下。
不同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运行难度往往较大。不论是临床试验,还是临床观察性研究,大多数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而且要很好地回答一个临床问题,或得出一个观察性结论、评价医疗结果,往往需要比较大的样本量,这就有可能涉及多中心合作,而这进一步给运行带来了挑战。有些研究,由于设计力求达到“完美”,往往会造成运行难度较大,因此,建议在设计阶段即考虑运行的可操作性。
可行性分析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根据研究特点、所需环境、入选患者特征、操作步骤等,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模拟,以更完善地设计操作流程,避免遗漏;同时更合理地估计操作时间,使运行更高效。初步设计完成后,再进行相对完整的预试验,进一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如何确保研究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和预算下圆满完成,是每一位研究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建议制定相对合理的实施计划,对筹备(包括人、财、物的准备,伦理审核、合同签署、研究培训等)、入选(入选进度,入选合格性审核进度等)、随访(随访进度安排,事件收集、样本收集等进度安排)、经费及物资管理等作出全面计划。但要注意,研究运行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可能一帆风顺,应尽量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明确最大限度可接受的变动,准备好应对措施。建议设定时间轴和里程碑,即明确到某个关键时间点该完成的工作进度,便于所有研究人员及时了解进展,把握方向,确保研究符合预期。
满足伦理及相关法规的要求是临床研究开展的必要条件,原则上所有临床研究均应在研究开始之前申请伦理审核。凡是涉及收集患者信息、样本等的研究,均应签署知情同意书。某些情况下,如仅通过查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不与患者联系,可向伦理委员会申请免除知情同意。要注意的是,伦理审批的研究方案、知情同意书等都应有明确的版本号,研究使用的版本应确认是经过伦理审批的,若有任何变动,在使用前必须再次进行伦理申报。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为受试者发放的任何宣传教育资料,也须提请伦理审批。此外,还应符合药物临床试验、样本要求等相关法规要求。
随着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化研究管理成为趋势。好的电子化研究平台应该满足数据采集及管理的双重需求,从而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研究管理。电子化数据采集系统一般根据问卷设置,设计时应考虑到后续的数据分析,应为结构化问卷,避免自由录入的字段,数据可直接导入统计软件中进行清理和分析。为加强多中心研究的监管,建议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管理系统,设置统计报表、研究对象、研究人员、研究药品、物资、经费等管理模块,每日各中心数据同步后,可获得实时的各方进度,便于中心性监管,查找质量及进度薄弱的中心,安排现场考核,提高管理效率。
临床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按照研究方案实施,获得研究终点,从而得出研究结论。而研究终点是通过所收集的数据和样本进行分析来实现的。因此,数据和样本的获取过程应全程管理,确保其可靠性。数据包括研究随访记录,如上述电子采集系统所收集的数据,此外,根据研究特点,还可能包括回顾性收集的病历资料、随访期间发生的终点事件的支持性病历资料等,最终形成数据库用于分析。数据管理应注意的几点:(1)每位研究对象设置唯一编码,用于不同数据库(如问卷与样本检测结果等)的关联,去除研究对象个人信息以保护隐私。(2)电子问卷设置逻辑自检等功能,确保信息收集完整准确。(3)问卷的每个问题应与变量相对应,并尽可能采用通用的变量定义。在分析前进行仔细的数据清理。
对于样本,应对样本采集、运输、存储及分析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制定标准的操作规程,确保研究人员操作规范,才能保证高质量样本,从而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临床研究运行过程相对复杂,除了电子化数据外,研究运行过程还需要保留所有运行相关记录。比如涉及研究对象相关的文件,如已签署的知情同意书等;研究人员相关文件,如研究人员的资质证明、研究授权书等。其他如每一张研究药品储存温度记录表等,均需保留。这将是研究期间或结束后监管部门核查的重要依据。因此建议在研究运行过程中,随时记录、随时存档、定期检查,尽可能完整保存研究文件。提醒研究者注意的是,一切应以真实的记录为目的,即便在自我核查中发现问题,也应如实记录,而不该掩盖问题。
综上所述,临床研究运行管理,应以获得真实可靠数据为目的,以运行简单高效、符合预期为目标,以可追踪可考核为原则构建管理体系,最终定能呈现符合研究设计的研究结果,从而指导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