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光山人这么种稻、养虾

2018-01-23 05:43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光山县稻虾龙虾

□ 盛 鹏

开沟、挖渠、灌水、投放虾苗……

4月4日,河南省光山县砖桥镇亮光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稻虾共作”示范田里,机声隆隆、彩旗飘舞,生产场面火热。

“目前,我们已经在610亩稻虾共作示范区投放了虾苗,在夏季上市能将小龙虾卖出高价。”站在示范田的田埂上,合作社负责人信心满满。

光山县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面积达78万亩,发展“稻虾共作”作条件得天独厚,光山县于是大力推广“稻虾共作”种养新模式,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为实现生产规范化、规模化,充分发挥“稻虾共作”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光山县根据各乡镇水稻种植情况和当地水资源条件,将发展6万亩“稻虾共作”面积分解到各乡镇。

光山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具备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新发展规模30亩以上,每亩奖补扶持资金2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发展面积3-10亩,每亩奖补资金400元。

同时,光山县整合涉农资金100万元,支持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60亩龙虾育苗基地,建成后可为5000亩“稻虾共作”基地提供种苗。

去年,光山县已对开展“稻虾共作”的16家新型经营主体和25户贫困户兑现奖补资金46万余元,取得了很好的政策激励和示范引领效果。

2016年秋,罗陈乡青龙河农业合作社率先引进“稻虾共作”种养模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就收效明显。合作社负责人刘正礼介绍:“每亩地撒龙虾苗40到60斤,亩产可达200多斤,产值2000多元,种植的水稻是绿色产品,不打一点农药,也能卖个好价钱。”

通过示范引领,光山县“稻虾共作”异军突起,显现出强大生命力。

目前,全县已完成“稻虾共作”稻田基础设施面积3.5万余亩,1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带动贫困户150户以上。

走进青龙河农业合作社的3000亩“稻虾共作”基地,汩汩清水流淌到稻田四周的虾沟里,长势正旺的水草为龙虾苗提供食料和遮阳。

“稻田为龙虾提供了天然饵料和栖息地,养出的龙虾个大味美销路好。同时龙虾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其粪便和残饵又可为稻田增肥,稻谷产量提高且有机无公害。”刘正礼说。

“稻虾共作”规模化发展,不仅拉动了光山县经济发展,为当地贫困群众搭建了就业平台,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光山县加强技术服务,保证质量,提高农民发展“稻虾共作”生产积极性,县农业局、水产局联合设立了“稻虾共作”服务窗口,实行专家坐诊,随时接受种养户电话咨询,并常年聘请信阳农林学院水产学院专家为技术顾问,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组织技术人员长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并将“稻虾共作”技术规程和技术资料送到千家万户,大大提高了农户种养殖水平。目前光山县已举办稻虾共作实用技术培训20期,培训农户3000余人(次)。◀

【知识点】

稻虾共作是一种新型生态农业项目,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共用一块稻田,不能使用农药和化肥,稻虾互利共生、优势互补,水稻为小龙虾提供良好的栖息、摄食和生长环境,小龙虾为水稻除草并提供有机肥,达到稻、虾双丰收的农业生产模式,比原来水稻田综合效益提高一倍以上。

猜你喜欢
光山县稻虾龙虾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钓龙虾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房子7天内“自燃”40多次
光山县粮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调研
光山县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龙虾的迁徙
发展稻虾产业,重振鱼米之乡
浅析光山县水利工程建设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