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一部书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受到大文豪鲁迅如此称赞,这部书叫《史记》。3000多年前,《史记》诞生在中国,作者是司马迁。《史记》记载了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早《史记》约300年,在雅典,一个叫希罗多德的人,写了一部《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此书叙述西亚、北非、希腊诸地区历史,以及波斯人和希腊人的战争。希罗多德因写《历史》,受到学界高度评价,哲学家西塞罗,称希罗多德为历史学之父。这二部书,后被学界认为是东西方史学的开山之作。
二位作者家境都殷实,少年好学苦读,游历广远,也历经身心的苦难。司马迁,今陕西省韩城市人,阅读过《左传》、《国语》、《春秋》和《尚书》等,还游历过当时的大半个中国。希罗多德,是希腊人,酷爱荷马、梭伦和埃斯库洛斯等人的作品,也游历过好多地方。希波战争后,雅典经济文化繁荣带,菲迪亚斯、苏福克利、品达、苏格拉底和伯里克利等人文大家,都在雅典生活过。这些人,以及雅典当时文化氛围,对他写作《历史》有影响。另外,成书时,二位作者都步入人生后期。
二部书写作目的,都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记载人类丰功伟绩。就写书目的,希罗多德写道:“是为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特别是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同样,司马迁写道:“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记载了当时的一些经济活动,还写了平民女性,这在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货殖列传》专门记叙了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平准书》叙述了西汉武帝时期的平准均输政策的由来。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财政政策做了批评,并且肯定人类追求物质财富的本性与权力。《史记》不仅有刺客、游侠、医生、商人等小人物传,还有对平民女性的记载,这在史书中是罕见的,难能可贵。《史记》记载了王媪、武负和刘邦嫂等20多位平民女性的事迹或言行。
希罗多德是一位具有民主政治思想倾向的史学家。他认为,雅典的强盛,是由于废除了君主制度和实行民主制度,“人民的统治的优势,首先在于它的美好的声名,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还盛赞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勤劳,如他赞叹埃及有许多“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史记》文风雄深雅健,沉郁顿挫,篇篇有佳句。在此仅选4句: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3、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4、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历史》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散文作品,文笔华美,描写生动。书中警动人心、特别是对人性深刻认识的句子也不少,如下2句:1、如果一个市民走旺运的话,另一个市民就会妒忌他,并且用沉默表示他的敌意,他同市的市民向他征求意见时,没有一个人会把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告诉对方,除非这个人具有很高的道德,不过这样的人会很少。但是,如果一个异邦人走旺运的话,另一个异邦人就会为他极其高兴,因此他在被征询的时候,他就会把最好的意见提供出来。2、如果所有人都把自我的烦恼拿到市场上去同他们的邻人交易,任何人在看到了别人的烦恼之后,都会宁可把自我的烦恼重新搬回家去。
在现代西方学者面前,二部著作也受到质疑。如现存《史记》有的部分,被怀疑是后人抄录《汉书》补上的;《历史》则被怀疑有一些不真实的地方。尽管如此,这二部史学著作,深邃宏阔、高气绝识、失志创新、指正不阿,其史德、史识和史学学术地位,后人无法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