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德明
宋诗《秋日田园杂兴》云:“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表达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而在今天小村之夜的笑歌声里,不仅有人们丰收的喜悦,劳动的快乐,更有小村人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自信和对农村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去年金秋之夜,明月高悬,秋虫嘶鸣,清风浅唱,在阵阵桂花的芳香里,我漫步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林头村。
这个600余人口的偏远小村,如今人们喜欢在晚饭后到村前小文体广场聚聚。
我随堂哥来到广场北侧,义发叔和其他一些人早到了, 堂哥和义发叔他们几个年轻时就会拉二胡吹笛子,现在每晚合奏一番成了他们的习惯。村里人都喜爱听他们这支“乡村管弦乐队”的演奏,有的人还在他们的伴奏下即兴唱上几曲。
广场中央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大婶老嫂子,还有好几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们在一起说笑着。
月芳嫂从广场边的家里拉出音响设备,播放起《今天是个好日子》。三十多个人很自然地站成了数排,跳起了健身舞。
前排领舞的五香嫂,与月芳嫂共同组织起这支健身舞队伍。
小村人的舞姿谈不上多优美,有的还跟不上音乐节拍,但一个个都是那么用心,那么投入。凭着他们惯于干农活的手足,挑多了重担的身板,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有力,甚至有些夸张,尽情展示其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的享受。舞姿充满青春活力,已经看不出舞者年龄的大小。
“你看那八十的婆婆挺起了腰杆也像那十七八”,这句歌词正是小村舞者的写照。有好几位丈夫满脸笑容地站立在边上,欣赏着自己老伴儿的舞姿。
一曲刚结束,她们就把长袖外套脱下挂在边上的树枝或健身的单双杠上,也为刚才自己舞步的零乱,动作的滑稽而大声议论,相互开着玩笑。
坐在旁边的瑞丰说,这些人以前吃了晚饭没事干,现在一个个跳健身舞都上瘾了!一个晚上不跳,腿都会抽筋!先香嫂子他们几个白天还要聚在一起,搬出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对着视频一起学习切磋舞艺呢!
这边,堂哥和义发叔他们给二胡笛子校音后,先后演奏起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曲目。同在一起的巧生哥和玉清嫂两位五十开外的男女毫无拘束地跟随曲子引吭高歌。这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配上那乡土味十足却发自内心的唱腔和充满泥土气息的二胡笛子伴奏,听来格外亲切。
在稍事休息后,两把二胡很默契地合奏起《山村变了样》。两老聚精会神,头随着拉弓的右手移动和旋律的变幻而晃动,娴熟的演奏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内心饱满的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旁边众人安静聆听,陶醉在大自然、新农村勃勃生机的万千气象中。
听着那二胡曲,仿佛自己正行走在村道、田野上,一幅幅美丽的小村画面呈现在眼前,我的内心一次次为之震撼。
今天的小村真正变了样!不仅是村容村貌硬件设施旧貌换新颜,父老乡亲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都步入了新境界。
近年来,村里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被一排排一幢幢楼房取代,一条条宽畅的水泥道四通八达,卡车轿车直接开进自家院子里。由政府投资,村里一桥一路两大工程新建完工。跨鹭溪河的葛埠垇大桥,让居住在河对岸葛埠垇人家结束了百余年来涉水过河的历史。如今,每天晚上,那边的老人也步行进村跳健身舞。
村里的栽种脐橙能手庆福、隆华把脐橙、红薯和红薯干通过网络,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其他农户也加入其行列,搞起了团队合作。
曲为心声。听着广场上的一支支歌曲,感受这首《山村变了样》,我想,这正是小村人的心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