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并且逐渐向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各环节渗透融合,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席卷农村,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应运而生。
具体来说,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把农业种质资源、种植、加工、物流和营销等环节与互联化深度融合,达到缩短生产与市场的距离,聚集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和功能,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从而构成的相对独立的产业发展空间平台。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规范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农业农村部于去年10月发布了《关于开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的指导意见》,对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工作作出了初步安排。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清产核资资金3亿元 全国已确认集体成员超1亿人
6月1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在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3万个村组完成改革,确认集体成员超过1亿人。今年,中央财政已安排清产核资专项资金3亿元,省、地市、县三级财政累计安排工作经费9.4亿元,为清产核资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6月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建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定期报告制度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及时收集整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进展情况,汇总分析相关数据,定期报告工作动态。每月填报工作进度表,报送每季度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及每季度通报地方工作进展情况。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实行专人负责,及时掌握动态,定期汇总报告。填报的各类信息应当逐项核实、准确无误,报送的工作情况报告应当简明扼要、数据详实。
农业农村部开展2018年度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
5月2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18年度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出,2018年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应重点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省在试点过程中依托农业农村部新型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创新信贷、保险、社会化服务等对接的有效模式和运营机制。
湖北 6月30日前 900万农户将领50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日前,湖北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发文《关于进一步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50亿元务必于今年6月30日兑付到农民手中,全省约900万农户受益。根据实施意见,补贴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委托金融机构代理发放,采用“一本通”存折方式发放到农户手中,不得使用现金向农户兑付补贴资金。农户持“一本通”、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及密码到代理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支取补贴资金。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支取农户补贴资金和代(抵)扣各种款项。
江苏 江南农商银行发放首笔农地入市贷款
5月29日,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发放该行首批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贷款2笔,金额合计359万元。作为全国首批“三权”抵押贷款的试点银行,该行积极推进农村、农业、农民贷款抵质押标的的创新工作。2015年该行发放全国第一笔农房(宅基地)抵押不动产贷款,金额50万元;2017年该行发放江苏省首笔“三权”抵押贷款,金额250万元。
福建石狮 出台《石狮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
6月6日,福建省石狮市委、市政府出台《石狮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根据《方案》,石狮市将采取盘活现有资产、对接国企资源、引入金融服务、项目建设优先、加大财政扶持、实施奖惩激励等“六大方面”措施,切实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