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教授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社会文明程度以及综合国力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改革决策进行了探讨,如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晋升锦标赛主义、登顶比赛(Race to the Top)以及碎片化的权威主义,等等。这些解释,或从政府科层,或从经济层面,或从决策层面来论述。实际上,“中国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它需要借助多种理论资源进行立体分析。在某种意义上,中国40年的改革是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通过张扬与规范人自由的本质属性,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协调互补作用,并以渐进方式推进的制度变迁过程。
首先,“实事求是”意味着改革要告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治浪漫主义,意味着改革要立足脚下和现存的实际问题,更意味着改革要接通公共理性与事物发展规律。在计划经济年代,革命时期的动员手段、目标设定的浪漫情结和克里斯玛型的个人权威,直接影响甚至是左右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的现实基础以及民众的具体诉求很多没有被考虑到,抛弃“实事求是”是“浮夸风”“十年文革”的根源。改革四十年,就是“实事求是路线”逐步确立和深度推进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延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加入WTO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等等,这些无不是在正确研判国内外现实状况、遵循事物演进的本原逻辑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策。
其次,张扬与规范人自由的本质属性,这意味着过往的改革实际上是不断确立人主体性地位的过程。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单位体制的式微,意味着人们获得的自由活动空间在不断扩大,人对自身支配自由的获得,蕴含了巨大的社会创造力,社会财富得以充分涌流。我国的经济总量、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大幅度提升,这些显性的发展指标来自于对人主体性的尊重,来自于对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创造者外在束缚与限制的解除。改革开放四十年,通过制度创新,解除了人在追求经济上富足的外在枷锁,提升了支撑劳动者创造力的知识基础,吸纳了对外合作、交往中的外域经验、技术与制度。所有这些,意味着人们的自由度不断扩大,但是,这种自由是“法治之下的自由”,即人们对自身自由的追寻并不逾越法律的边界,人们在实现个人自由的基础上,也实现了对他者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尊重。
再次,改革过程中“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协调互补,即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变迁,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失败”;同时,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降低政府运作的组织成本,克服“政府失灵”。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日益彰显,“看得见的手”的行为日趋规范,“两只手”的协调互补作用的发挥,把传统体制下的“笼罩一切”的政府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政府职能与边界的收缩,促使“有限的政府”“有为的政府”逐渐成为现实,市场的作用、社会的力量逐步显现。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协同治理机制,不仅在制度框架上得到实现,而且,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也在深入推进。
最后,在改革方式上,采用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方式,以绩效增长累积合法性,以时间换空间,实现了改革的速度、力度和承受度的有机统一。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计划命令体制的诸多弊端,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启动、推进与再出发的路径依赖。中国的改革,要想不被“锁定”在历史与传统的静止状态下,不仅需要改革的决心、恒心与毅力,更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改革方式与改革路径。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或者说之所以“蹄疾步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了渐进的改革方式,即不是采用“推倒重来”的“大爆炸”式的改革,而是通过做大增量、再改存量、先外围后中心、“先剪指甲、再断腕”的先易后难式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凝聚改革共识、汇集改革力量,改革开放之花才能越开越艳丽。
提炼改革四十年所蕴含的理论命题,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狠抓改革落实,必须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在改革再出发之际,过往的改革给了现实诸多启迪: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改革能够顺畅进行的前提与基础;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以社会最大公约数来凝聚改革共识;必须立足现实问题,在找寻问题、破解难题中推进改革;必须坚持本土路径,在改革中要考虑路径依赖与文化约束;必须注重对外域文明的吸纳,以开放的心态借鉴有益的文明成果;必须注重法治,通过法治,维护改革秩序,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和巩固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