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阡陌,徐道明,吴文忠△,刘兰英,刘 静,许华宁,石雯,刘成勇,曹雅娜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或骨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第三次美国健康及营养调查数据(NHANES Ⅲ)[1]显示,超过990万的美国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4 310万美国人患骨量减少。伴随人类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然成为全球健康问题,腰背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早期症状[2]。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和雷诺昔芬等,但因其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体表温热刺激是临床治疗疼痛的常用手段之一,笔者通过检索VIP、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英文数据库中温热刺激治疗骨质疏松腰背痛的文献,以期为温热刺激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中医并无“骨质疏松症”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大致与文献所载“骨痿”“骨枯”“骨痹”等类似[3]。骨质疏松症腰背痛常用的中医温热外治法有灸法、中药熏洗、熨烫治疗等。
艾灸治疗骨质疏松具有改善骨骼代谢、维持骨密度的作用;艾条灸、隔物灸、雷火灸或其他致热物质的灸法,虽然操作方法、组成有所不同,但其均有温热刺激作用[4]。
1.1.1 艾条灸 苏敏等[5]将60例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中药治疗基础上予温和灸关元、肾俞、脾俞等穴,每次治疗30 min,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腰背痛等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 05)。高昱等[6]将8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温阳活血汤治疗基础上加灸关元、气海、脾俞和肾俞等穴,每穴5~10 min,日1次,4周后,治疗组患者腰痛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吕燕碧等[7]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治疗组在肾俞、大肠俞距皮肤约2 cm处依次施温和灸,两侧肾俞施灸约15 min,大肠俞约10 min,疗程4周,治疗组腰痛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欧阳建江等[8]在对照组口服钙剂基础上,治疗组加以温和灸,取膀胱经第一侧线数穴及足三里、阳陵泉、太溪等穴施灸,每日治疗15 min,疗程3个月。治疗组腰背痛症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
1.1.2 隔物灸 曾宇晴等[9]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轮流选用①大椎、大杼、肝俞;②中脘、膻中、足三里;③脾俞、肾俞、命门;④神阙、关元等4组穴位。观察组予隔药饼灸,对照组隔面饼灸,每穴施灸5壮,2天治疗1次,疗程6个月。两组治疗后腰痛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韩士杰[10]将40例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毫针针刺大椎、足三里、肾俞和关元俞等穴,足三里穴采用温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竹圈盐灸治疗,取神阙穴。隔日治疗1次,10次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腰背疼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1.1.3 铺灸 又称督灸、长蛇灸,是我国浙江地区的针灸工作者从传统民间方法中总结出的一种灸法,施灸部位为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是目前灸法中施灸范围最大、一次灸疗时间最长的灸法。
董春璇等[11]将88例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铺灸组,铺灸组选取督脉命门至腰俞、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肾俞到下髎穴区,隔日1次,12次一疗程,每3次后休息2日;针刺组选取铺灸部位穴位,留针30 min,每日1次,针刺5日后休息2日,20次一疗程;治疗后铺灸组腰背痛症候积分明显下降(P<0. 05),且优于针刺组(P<0.05)。杨坤等[12]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铺灸组在钙片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活血铺灸大椎至腰俞穴,每周1次,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铺灸组腰背痛VAS评分优于钙片组(P<0.01)。李志明等[13]将9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钙剂及阿仑膦酸钠肠溶片治疗基础上予督灸治疗,4周1次,疗程2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黄汉陵等[14]将9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铺灸治疗,隔日1次,20天一疗程,对照组予口服维D2磷酸氢钙片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腰痛等症状积分、BMD等生化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
1.1.4 热敏灸 热敏灸为悬灸的一种,是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临床18年的科研专利技术,热敏灸是采用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微热远部热、表面微热深部热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李丰等[15]将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盖天力组,每组30例;热敏灸组在足三里、脾俞、肾俞和命门等穴及附近寻找热敏化点,施热敏灸治疗,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9个疗程;盖天力组口服盖天力片,每次3片,每天3次,共治疗90天。疗程结束后,热敏灸组在改善腰背痛等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变化上均优于盖天力组。涂国卿等[16]采用数字表法将56 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药物组,热敏灸组选择敏化穴命门、肾俞、足三里,行热敏灸法治疗;对照组予阿伦磷酸钠10 mg清晨空腹内服;治疗3个月后患者腰背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热敏灸组优于药物组(P<0.05)。
1.1.5 温针灸法 文利等[17]将24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85例使用温针结合健脾养骨汤治疗,选取太溪、大杼、命门、肾俞、脾俞、足三里及悬钟等穴行温针灸法,隔日1次;自拟健脾养骨汤,日1剂分2次于饭前温服;钙尔奇组82例口服钙尔奇D600 mg治疗;仙灵骨葆组78例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组在治疗第7天、第90天腰背痛VAS评分均优于钙尔奇组、仙灵骨葆组(P<0.05,P<0.01)。陈普艳等[18]将86例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在口服钙片、阿仑磷酸钠的基础上增加温针联合中药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后腰背疼痛等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蔡国伟等[19]将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温针组、电针组及药物组。药物组每日口服钙尔奇D600 mg,电针组予电针大杼、肾俞、悬钟等穴,温针组取穴同电针组,每日1次,3组疗程均为1月,疗程结束后,温针组在疼痛VAS评分改善上优于电针组及药物组(均P<0.05)。
中药熨烫疗法是将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镇痛功效的中药热敷于身体某个病变部位,借热力及药物本身的的温通作用,引药透里,直达病所,调整气血,疏通经络。中药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先利用蒸气熏蒸,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既有热疗作用,还有药物透皮吸收作用[20]。
唐旭丽等[21]将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加口服凯思立D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涂擦联合烫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腰背疼痛等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刘永霞等[22]将3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中药熏洗结合蜡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行中药熏洗及蜡疗,每天1次,疗程1个月结束后,两组腰背痛VAS评分、SCL-90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熏洗结合蜡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蜡疗是一种利用加热的蜡敷在患处,或将患处浸入蜡液中的物理治疗方法,石蜡敷于人体后,局部温度很快升高8℃~12℃,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下降,但温度下降较慢,在60 min内仍保持一定的温度,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及镇痛等作用[23]。
蒙家辉等[24]将138例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基础上予针灸和蜡疗,选常规背俞穴及腰部阿是穴,疗程4周结束后,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天、3天、7天、14天、21天的腰背痛VAS评分、腰背疼痛消失时间、腰背疼痛消失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刘萍等[25]将8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人,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超短波治疗;试验组在治疗14天及21天时,N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赵冬林等[26]将56例骨质疏松腰背骨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低频脉冲磁疗和超短波治疗,超短波治疗每次20 min,低频脉冲磁疗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次,20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在自发痛、触压痛、活动痛、日常活动受限评分上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多数临床研究认为温热刺激可以通过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减少骨破坏等作用以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也有研究认为热刺激可缓解腰背肌群痉挛,改善腰背肌群循环,因而减轻腰背痛[27]。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温煦内脏、温阳通脉、鼓舞阳气、散瘀止痛之功效,能通过经络系统,起到灸局部而调理全身的功效[7]。中药薰蒸疗法借用热力和药物的协同作用达到消除腰背局部肿胀、缓解疼痛的目的[28]。蜡疗的温热、机械压迫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水肿,促进炎症消散,故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22]。超短波能增强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和修复,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减轻缺血性及张力性疼痛,还可以缓解肌痉挛,加速致疼物质的排除,从而缓解疼痛[25]。
从上述临床研究文献可见,各种温热刺激疗法如灸法、中药熨烫、熏洗疗法,物理疗法中的蜡疗、超短波、磁疗,在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症状方面均有确切疗效。
其中各种形式的灸法如艾条灸、隔物灸、铺灸、热敏灸及温针灸的临床研究较多,其取穴均有肾俞。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机总属肾虚精亏,《素问·痿论篇》云:“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虽病变在骨,其本在肾,肾阳虚衰,则不能充骨生髓,致使骨松不健,肾阴亏损,精失所藏,则髓失所养。灸法可以扶助肾阳,阳生阴长,腰为肾之府,肾俞对骨质疏松症腰背痛具有标本兼治作用。但是不同研究对灸法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疗程不一,疗效评定方法较单一,多数为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主观性较强;对于使用灸法最优疗效的“量”的临床研究较少;且灸法种类较多,施灸的方法、时间、频率,选用的穴位等多凭各人经验,没有最佳组合参数借鉴,尚无不同灸法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疗效比较。
近10余年雷火灸在针灸临床应用较多,但是没有对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研究;本课题组对雷火灸的手法操作要素和痛证应用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29-30]。
温热刺激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很少,主要原因可能是虽然近期缓解疼痛方面疗效确切,但存在副作用不明确、成本较中医温热外治法更高等不足。
[1] Wright NC,Looker AC,Saag KG,et al.The Recent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and Low Bone Mass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t the Femoral Neck or Lumbar Spine[J].Journal of Bone & Mineral Research,2014,29(11):2520-2526.
[2] 谢雁鸣,宇文亚,董福慧,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摘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886-1890.
[3] 杨志鹏,魏成建,龚双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11):1381-1384.
[4] 王晓梅,穆敬平,丁光宏,等.艾灸效应的红外物理特性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63-66.
[5] 苏敏,朱丹烨.灸药并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2):5704-5705.
[6] 高昱,李霞.温阳填精活血汤联合灸法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5,35(8):1852-1854.
[7] 吕燕碧,梁爱先.艾灸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腰部疼痛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32(7):725-726.
[8] 欧阳建江,刘庆思,许辛寅,等.温和灸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血清骨保护素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0):971-972.
[9] 曾宇晴,贲定严,易展,等.隔药饼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7,37(5):473-476.
[10] 韩士杰.竹圈盐灸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痛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1):1331-1333.
[11] 董春璇,徐亚莉.铺灸对肾阳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影响的临床对照观察[J].四川中医,2013,31(3):121-123.
[12] 杨坤,蔡圣朝,朱才丰,等.温阳活血铺灸法为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4,34(6):555-558.
[13] 李志明,杨冬,马锌明.督灸联合阿仑膦酸钠肠溶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脾肾阳虚证)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6,22(1):61-63.
[14] 黄汉陵,郑苏,彭力.针刺配合铺灸对骨质疏松症患者BMD、BALP及BGP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7):654-656.
[15] 李丰,何忠锅,涂国卿,等.热敏点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对患者BMD、S-AKP、U-Ca/Cr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3):223-226.
[16] 涂国卿,邹来勇.热敏灸对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481-482.
[17] 文利,齐亮,罗文轩.温针合用健脾养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8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8):74-76.
[18] 陈普艳,姜锦林,杨强,等.温针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5):1179-1180.
[19] 蔡国伟,李静,徐晓娟,等.温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疼痛患者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4,34(1):25-27.
[20] 张俊忠,秦长伟,李景银,等.中药熏洗疗法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463-465.
[21] 唐旭丽,邓旭,钟毅,等.中药涂擦联合烫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6,36(9):1588-1589.
[22] 刘永霞,吴伦卉,张倩佳.熏洗结合蜡疗法干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7,49(7):136-138.
[23] 钟晓凤.痹证之中医特色疗法中药蜡疗[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152-153.
[24] 蒙家辉,罗小珍,罗盛华,等.针灸结合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55-2157.
[25] 刘萍,赵清华,王黔燕,等.超短波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7-128,136.
[26] 赵冬林,张福金,赵琳,等.低频脉冲磁疗和超短波治疗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5):377-378.
[27] 黄桂成,王拥军.中医骨伤科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23-324.
[28] 施翔,王敏,张峰,等.中药熏蒸配合降钙素、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37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2):910.
[29] 李艳,徐兰凤,刘兰英,等.赵氏雷火灸治疗痛证疗效评价及效应机制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6,36(6):619-622.
[30] 张涵逸,刘兰英.赵氏雷火灸治疗中手法操作的量学要素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6):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