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2018-01-22 07:37黄林芝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5期
关键词:市场资源配置关系

黄林芝

摘要:由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缘故,现实中,通常是市场与政府协力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常处于动态转变之中,关系的调整与经济思潮、本国国情息息相关。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要把握好度,抓住关键企业与行业,以推动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资源配置;政府;市场;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影响着社会稳定与发展,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深度,关系到政府、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的利益分配格局。单一的市场或政府不能在充满变革的时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在探索、逐步调整两者关系。

一、资源配置

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至关重要,关系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其作用机制有两种:一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二是政府决定资源配置。

1.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平衡供求关系,达到生产者效益与个人效用最大化;通过竞争机制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降低成本、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反馈机制传递信息,降低交易成本;通过风险机制,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

然而,市场并非万能,并非永远有效。市场存在以下缺陷:公共物品问题,公共物品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诸如国防),若完全由市场提供,公共物品供给必然不足。垄断问题,由于规模效应等因素,市场形成垄断,垄断破坏竞争机制,使生产效率下降。信息传递问题,信息传递需要时间与成本,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诸如柠檬市场),干扰了市场的反馈机制的作用。外部性问题,即个体行为中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如企业排污)、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如修建花园)的不一致性,个体行为可能约束不足或激励不足。公平问题,资产阶级财富的日益积累与工人阶级的贫困积累,导致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人类的有限理性,现实中的人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且并非以效用最大化作为唯一决策依据,原来假设忽略个人精神上的追求与满足。

2.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

政府的基本职能包含了政治职能、社会职能与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即保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负责国防与公共安全;社会职能,即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经济职能,即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去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通过产业政策去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提供社会公共产品与福利政策。

政府参与经济事务的初衷是弥补市场失灵,减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稳定。然而,政府的干预也并非永远有效。政府在进行干预时,收集信息需要花费较多成本,决策时的判断失误(诸如制定错误的产业政策),反而为经济发展制造了障碍;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不足,政策实施效果不如预期;政府在介入时,可能产生监管不足或监管过度的问题,扩大政府权力的边界,产生官僚主义,导致寻租腐败,降低市场效率。

二、经济思潮与关系转变

从世界发展进程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结合模式:强市场一弱政府、强市场一强政府、弱市场一强政府、弱市场一弱政府,结合模式与经济信仰、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1776年-20世纪20年代,强调市场配置的最佳优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写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實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因为市场本身具有调节能力,政府只需要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守卫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经济自由。新古典经济学派马歇尔比斯密的自由经济学说更进一步,注入边际概念、个人效用、供求弹性等要素,坚信市场经济机制能自行解决经济与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在这种自由经济的思潮下,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两者关系以强市场与弱政府的结合模式为主。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70年代,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矛盾的深化,1929年发生大危机,经济崩溃,市场经济的自发均衡论破灭。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的规律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认为市场本身并不能解决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主张通过国家干预的方法解决市场失衡的固有矛盾,并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核心去调控经济,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这种宏观调控的思潮影响下,资本主义危机得以缓解。西方各国据此演化出各具特色的模式,美国是强市场与强政府的结合模式,但以市场为主;德国和瑞典也是强市场与强政府的模式,但同时强调市场与政府的作用;日本与韩国则形成弱市场与强政府的结模式。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新自由主义思潮下的调整。因奉行凯恩斯主义,长期推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日益严重。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诸多国家陷入不同程度的滞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同时存在)。20世纪80年代,弗里德曼创立货币主义学派,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崛起。其认为经济自行调节利于技术进步,反对宏观调控的长期介入,主张采用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此外,其反对福利国家政策,认为福利政策破坏了市场竞争机制,加重财政负担。供给学派则认为应当着手于供给方面,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通过减税鼓励生产;且认为经济危机并非源于生产过剩,而是政府过多干预扰乱了市场机制正常运行,故主张政府应当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

在新自由主义思潮下,英美形成强市场与弱政府的模式,管理上小政府、少规章,财政上低税收、小开支,金融上去管制,贸易上自由化。日本改革中在强政府与弱政府之间摇摆不定,逐渐丧失了原本在传统产业中的优势与竞争力。瑞典实行改革,在经历90年代的经济泡沫后,回归强市场与强政府的模式,在产品市场上强调充分竞争,在劳动力市场上注重公平,在技术创新上加大资本投入。拉丁美洲国家实行改革,但市场基础非常薄弱,政权更迭频繁,市场一片混乱,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弱市场与弱政府模式。

三、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

我国在认识与处理这一问题时,也并非一触而就。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标志着大政府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终结、市场经济时代的开启。中共十五大,明确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这是对于在经济中,政府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的一种探索。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政府职能,减少并规范行政审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说明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府从市场重要参与者与主宰者的角色向提供公共服务、完善规则的服务者与监管者的角色转变。中共十七大,提出从制度层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这是从制度上确立市场的地位,明确政府的定位与职责。中共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这是市场机制的一种延展,已然明确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对市场失灵的有效补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标志着政府与市场在经济中的决定作用发生了质的改变。中共十九大,提出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意味着政府与市场边界的逐步清晰化,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趋于良善。

四、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关系的渐变,目前已然达成共识,即在维护经济健康运行、良好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均不可或缺,关键是如何协调好两者关系。

1.尊重历史与国情

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尊重一国的传统文化,考虑经济现实状况。拉美国家忽略了自身市场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日本则未考虑日本的集体主义与传统文化同新自由主义的内核的差异性;英美、瑞典尊重自身的国情,英美的市场经济发达,即使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下,也是严格控制政府的权力,充分发挥市场活力;瑞典一直注重福利,最终选择保守自由化的路径。

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尊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机制基础差异,尊重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理想追求。前者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市场主体以私营企业为主;后者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市场主体中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在进行调整时,倚靠基础与调整手段不同。虽然存在普世价值,资本主义社会中,更加关注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主义社会中,尊重个人利益,但会更加强调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必然产生两种比例的调整:资本主义社会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逐步加入政府干预,但是市场的地位从未实质性削弱过;社会主义社会在大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的地位逐步提升。

2.把握好度与边界

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注意一个度与边界的问题。在配置资源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在部分领域中,确实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即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也模糊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像分析资本与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多少一样量化两种机制的作用,两者关系的调整也难做到精细化。

正是难于量化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与比例,在度与边界的问题上,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要建立度的适当性标准,即度与边界的调整,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福祉的增加,不符合标准的调整要及时纠错。要积极探索边界,通过借鉴他国经验与区域实验法,加速探索的进程。要树立一个长期探索的信念,这种度与边界可能在短时期确立,它是一个不断摸索、调整的过程。

3.抓住关键企业

国有企业与金融发展是重中之重。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在规模总量、结构分布上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要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从企业经营状况来看,处理好国有企业中的腐败问题,完善法律法规,处理好委托代理人的激励问题。处理好企业兼并重组的问题,对于落后过剩产能中的僵尸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关停倒闭;对于有发展潜力但濒临破产的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实现现代化治理。从企业分类来看,对于公益类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海外市场,政府予以重点支持;对于商业类国有企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以辅助作用。

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要促进金融发展有序推行。政府调控时,要谨防做得过少,或者干預过多。通过有效的监管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避免金融体系本身成为系统不稳定的根源;退出扭曲干预领域,对于信息专业要求高的微观经营活动应当由市场主导,且在退出时采取务实的渐进式退出;监管时,在金融稳定性与效率之间作权衡,防止金融压抑或金融过度。

猜你喜欢
市场资源配置关系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