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重心
在众多高校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背景下,很多小学学校领导以及教师也开始认识到诵读经典诗文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朗读诗文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经典诗文朗诵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传递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文化思想养成,奠定小学生的语文基础。
一、注重诗词环境创建,凸显人文魅力
所谓美感往往与轻松愉快情绪以及美丽和谐的氛围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多注重诗文教学的整体氛围和教学体系,让教师乐于教学,学生乐于朗读,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和教师应当利用当下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古诗朗读的学习环境,运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速融入学习环境中,领悟经典诗文的意境,与环境产生更多的交流,体验经典诗文的美好,熏陶学生的文化情操,感受诗词的魅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可以把教室装饰为文化环境,在班级墙上贴上一些经典的诗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经典名言。这样只要学生在教室,就可以感受到诗词的人文魅力,还可以时刻用来提醒自己,规范自己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身处于浓厚的古诗文化氛围中,不断熏陶和感染,加強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知识。教师在选择诗词中,还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采用有趣新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更多的诗词魅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开展古诗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
提倡学校每个学期可以定时组织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并且多种形式举行。比如可以通过朗诵接龙、小品演示等,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中华民族诗词的独特魅力。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组织古诗书画比赛,引导学生书法与诗词有机结合一起,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通过比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根据诗文内容配上图画,或者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制成手工作品,通过图画表现诗词意蕴,促进学生多方面学习,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的知识竞赛,比赛内容可以涉及到诗词的作者,作品背景等,还有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段等。比如在学习《回乡偶书》这一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编排小品表演,找一个同学旁白,朗读课本,两个同学分别表演作者与乡民的对话。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让课堂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通过学生互动,让学生对诗歌了解更加透彻,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诗文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旋律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增强人文素养
小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创作能力和思维都非常活跃,教师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性,穿插到教学中,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灵感起源于我在一次巧合下发现我们班学生对古诗《春晓》进行改编,“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买来杀虫剂,蚊子死多少。”乍听起来觉得无理,细分析又觉得有趣。因此我总结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为他们喜欢的歌曲填写古诗词,根据诗词不同的感情,填写不同的旋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采用的旋律是《小白菜》《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用的旋律是《春天在哪里》,由于给出的旋律和词都是学生平时最喜欢,朗朗上口的,因此在吟唱的时候学生兴致勃勃,激发了学生对诗词的热情,学生都积极参与诗文学习中,在玩乐中潜移默化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经典诗文的诵读和学习,在于教师为学生传授方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以锻炼,培养学生朗读文章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诗文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学生往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