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艳
摘要 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但建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发达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结合建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建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良性发展。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对策;辽宁建平
中图分类号 F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258-01
通过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道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而且能提升农业竞争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保障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稳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具有深远意义[1]。
1 建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与扶持下,建平县农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产业结构方面、商品化速度方面以及农户市场观念与意识方面均表现出稳步发展的状态。建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坚持以“数量增长、质量提高、机制创新、实力增强”为总体目标,借助政府指导与扶持,不断提升发展规模、规范发展路径,促进建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长足发展。调查显示,目前,全县共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 185个,其中种植类合作社785个,养殖类合作社212个,农机类合作社91个,林果类65个,其他加工类32个。合作社在册成员11 221名,成员出资65 240.1万元,辐射带动农户近3.95万户。
2 存在的问题
2.1 合作规模小,带动效应不明显
建平县是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45.4万人,耕地总面积18.4万hm2。首先,入社成员数量少,据统计,平均单个合作社成员数低于10人,总人数不足农业人口的2.5%;其次,存在“三无”合作社,即无牌子、无经费、无收入,甚至有些合作社连办公场所都没有;最后,因标准化、规范化不足以及资金匮乏等多方面因素,诸多合作社在技能培训、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方面基础薄弱。
2.2 运作不规范,机制保障不完善
一是缺少规范的章程制度,权责、义务定义及划分不清晰。二是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且培训力度欠缺,存在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由于多数合作社缺少科学的经营管理,民主管理意识差,在组织机构建立不规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四是农民培训少。目前,合作社培训多集中于生产技能方面,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尤为欠缺,很多农民缺乏合作社管理、利用合作社进行生产方面的知识和能力[2-3]。
2.3 品牌意识薄弱,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品牌战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打造品牌、信誉等无形资产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建平县农民合作社仍未进行商标注册,知名度、品牌效应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平县现代农业前进的步伐。
3 对策
3.1 加强业务指导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监管与指导部门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工作。首先,在合作社建设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无论是资金方面,还是观念方面,应当积极扶持、大力引导;其次,立足长远,建立完善的指导标准体系,明确合作社建设方向、方法;最后,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各方面要求、条件,积极促进合作社质量的提升[4]。
3.2 推动品牌建设
各级政府应对获得国家知名品牌、产品认证或地理标识的合作社给予奖励,鼓励合作社树立品牌意识。
3.3 实施典型引导
一是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社,引导农民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开展合作与联合,鼓勵市、县组建联合社试点工作,这是未来合作社的发展趋势。二是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健全土地有序流转管理机制,鼓励农民采取入股或托管的方式由合作社进行统一耕种,鼓励农民与合作社签订租赁合同,发展稳定而适度的规模经营。
3.4 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继续推进国家、省、市、县各级示范社扶持力度,实行示范社项目库管理,相关部门对项目库的示范社应重点扶持。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各级政府积极与当地金融部门协商,给予经营业绩较好的合作社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切实解决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大力实行补助与奖励政策。提倡注册农产品商标、鼓励绿色无公害认证,对表现突出的合作社予以资金补贴或奖励。四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专、中专毕业生和农技推广人员到合作社任职,为合作社提供人才支撑。
4 参考文献
[1] 黄祖辉,扶玉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农村科技,2011(7):4-13.
[2] 刘晓静.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6):9-11.
[3] 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89-96.
[4] 郭德军,李绣彬.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浅见[J].当代农村财经,2014(5):24-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