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鹏
中国的企业在海外收购的过程中还应该掌握好“度”。收购通常只是第一步,如何消化、吸收、再创造才是关键。也不要只想着“买买买”,自主创造更为难得和重要。
当中资企业在欧洲市场“大手笔并购”成风之后,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投资者的焦虑心态也日益上升。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的潜在买家近期正在与包括采埃孚集团旗下的车身控制业务单元(ZF Body Controls)、艾斯曼汽车零部件公司(EissmannAutomotive)、爱孚迪(FFT)、艾森曼(Eisenmann)在内的四家德国汽车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展开进一步的收购谈判。
不巧的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德国政府于日前正式通过了一项新法规,旨在制约外国投资者对该国公司的收购。新规规定,政府可在关键性技术有可能落入非欧盟买方手中的情况下,阻止外资收购德企超过25%的股份。不仅如此,政府相关部门评估这些外资并购交易的时间,也将从当前的两个月延长至四个月。
“我们依然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_,但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公平的竞争条件,这是我们对本国企业应尽的责任。”对于新法规,德国经济部长吉普里斯如此表示。尽管齐普里斯并未直接点名中国,但在他看来,当前在并购市场中与德国公司展开竞争的企业大多来自经济不如德国开放的国家。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资企业近年来在海外并购潮中可谓屡屡大展身手。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欧洲投资急速增长,在欧盟28国投资额达到350亿欧元,同比增长77%,引起了欧盟国家的忧虑。其中,中资企业美的集团近300亿元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Kuka)公司,更是一度引发空前关切。
作为欧盟经济体中的“一哥”,德国此举并非一时兴起。《汽车人》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3月,在德国联邦经济能源部等政府部门和个别联邦州的推动下,德国联邦参议院就已经围绕修改现行的《德国对外经济法》展开讨论,意欲收紧相关外资投资条款、进而强化政府在外资收购案中的管控作用。
“德国工业发达,特别是制造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具有较强吸引力。”据德国中国商会的中资企业透露,德国的制造业一般都是家族企业,由于近年来中国的工业正在快速崛起,对德国的部分工业产生一定影响,“它们往往缺乏资金和中国竞争,也竞争不过中国,只好卖给中国人了。”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在報道中援引知情人士的透露称,上述几家德国汽车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与中国潜在买家的进一步谈判,目前并没有受到德国相关新法规的影响。其给出的理由是,这些资产不是德国政府想要保护的关键技术类资产,“但如果国家开始干预这些交易,那么这些交易也还是会结束。”
显然,德国此举—方面反映出了欧洲各国在限制外资进入重要领域时,所面临的压力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其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投资者既有的“敌意”和日益上升的焦虑心态。
对此,《汽车人》认为,德国政府的相关举措难免有针对中国企业的意味,毕竟中国近些年的海外收购进度确实在不断加快,相关中资企业在德国的收购,无论规模还是数量都无法令外界忽视。尤其是放到全球经济所处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构建新型包容性增长全球经济新秩序”这一过渡时期来看,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对此感到担忧,进而采取措施以强化政府的行政干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上述国家的政府部门在对于本国企业和经济等方面的管控力,确实还没法同中国相比。以汽车领域为例,中国政府迄今仍在实行的外资“股比限制”政策,一直以来就饱受外资跨国车企的“吐槽”和不满。然而,我们需要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对外资在华投资的相关市场准入也在不断放宽。此时,德国此举所体现出来的“逆全球化”思维,的确很不符合时代潮流。
不可否认,类似的‘保护”政策,对于中国企业“出海”投资与实施并购,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也没那么可怕,无需过分担忧。实践证明,大到飞机航母,小到汽车手机,即便面临多重阻力,中国的企业都有过相关成功经验。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与并购的趋势不可阻挡。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企业在海外收购的过程中还应该掌握好“度”。收购通常只是第一步,如何消化、吸收、再创造才是关键。也不要只想着“买买买”,自主创造更为难得和重要,“南橘北枳”的故事告诫我们,要充分意识并克服“水土不服”等现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