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霞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著名的太行山革命老区。在当地,有一个被干部群众称为“红色通”的人。他就是中共黎城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黎城县八路军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尚军。
不忘初心:在党史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
1991年6月,杨尚军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因工作需要被调到县委党史研究室。当时,黎城党史研究工作才起步,条件差,人员少,工作主要靠离退休老同志和借用人员开展。在许多人眼中,县委党史研究室是一个“养老”“赋闲”的单位,福利少、待遇差、提拔难,社会认知度低,没有发展前途。可是,杨尚军不管这些,认为只要是党的工作,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是组织需要,个人就应该无条件服从。而且,因为祖父是老革命的缘故,在红色熏陶中长大的他,自幼就对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反而觉得,这是上天对自己的一个眷顾。就此,杨尚军走上了“为党立史”之路。
杨尚军对党史工作一见倾心,十分钟情。长期以来,中共黎城县委党史研究室没有办公用房,借居在外单位的顶楼活动室办公,冬冷夏热,而且一直没有工作用车,条件艰苦。从成立至今,单位人员换了两三茬,只有他一个人留了下来,不离不弃,坚守如初,始终把职业当作事业,奋战在征编工作第一线,甘坐“冷板凳”。而且,只知“死”干工作,不懂跑官要帽,年近半百,仍是一个没有“官衔”的普通科员,被许多人看不起和觉得“傻”。特别是实行参公改革后,由于配套政策滞后,使得只有职称没有官位的技术人员工资待遇大幅降低,多少人心理失衡,有的消极怠工,有的请调转行。杨尚军却仍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全身心投入工作,并且比以往做出了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一些亲朋好友替他不平,有的劝他换个单位,有的让他找找领导谋个官位,可他婉言拒绝。有人不理解,他说:干了这么久,爱上这行了。待遇不待遇的无所谓,那是上级的事,个人管不了。说实话,不是党史工作离不了我,而是干了这些年,我离不开党史工作了。
党史工作主要靠写。杨尚军自幼手指残缺,握笔写字时间长了拿捏不稳,电脑打字只能用一根手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击键盘,十分费力。然而,作为业务骨干,他却是全室承担任务最重,创造成果最多,工作业绩最大的人。26年来,他参与了黎城党史研究室成立以来几乎所有的党史书籍编纂工作。特别是成为第二梯队领军中坚后,他更是承担了全室超过50%以上的编纂任务,先后担任副主编、执行主编、总编,编撰了《中共黎城历史纪事》《黎城妇女运动史》《中共黎城县组织史资料》《血沃太行》《黎城60年》《永恒记忆》《黎城红色印迹》等20余本黎城党史书籍,撰写了《论以邓小平理论指导新时期党史工作》《黎城改革发展30年综述》《黎城抗美援朝运动始末》《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军工部》《黎城解放的经过与历史定位》《人民抗战与群众路线》等文章60余篇,在《党史文汇》《文史月刊》《人民代表报》《山西日报》等公开发表或被收入文集,总计成果超过400万字。他的作品曾获晋冀鲁豫党史研讨会论文一等奖、山西省党史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和入选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享受省级科技进步奖待遇。他还为黎城党史研究室先后捧回的7项党史优秀成果集体奖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些优异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与健康的损耗。办公室里,他经常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紧张起来,他常常忙得没日没夜连轴转,实际工作时间超出16个小时,26年来累计加班超过2000个工作日。他是自实行带薪休假制度以来全室唯一从未休过年假的人,而且从未领过一分钱补贴。长期伏案,使他患上了高血压、颈椎腰椎弯曲、眼花近视等职业病,工作时间一长,就感觉头晕目眩。然而,这一切却改不了他“工作狂”的性格和作风。2015年7月上旬,为配合黎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召开,县里决定编辑《永恒记忆:黎城抗战牺牲与贡献》一书。此时,据抗战胜利纪念日9月3日仅仅只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杨尚军废寝忘食,一头扎进工作中,不到40天时间,就干完了全书480多个页码50多万字的组稿、总编、总校、装帧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为此,他荣获了山西省党史系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先进个人。
2008年至2011年,杨尚军担任课题调研组长,上山下乡,翻遍档案堆,深入乡镇村组,领衔完成了全国、全省统一部署的抗战调研、革命遗址普查、抗美援朝调研和改革开放30年调研4项专题任务,总计成果5卷2600余份(页),并执笔完成了全部的调研总报告,填补了黎城党史研究上的多项空白。
牢记使命:把党的历史和红色文化传扬下去
山西是红色文化大省,黎城是党史资源富县。作为全国唯一集抗日中心县、完整县、实验县、模范县于一身的县份,抗战期间,黎城是太行根据地的核心。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晋冀豫党委、冀太联办、抗大、黄崖洞兵工厂、冀南银行等众多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及新中国550位“开国将帅”曾在黎城长期驻扎和战斗生活。“刘邓大军”在这里诞生,“黎城会议”在这里召开,“黄崖洞保卫战”在这里发生,“長宁空运”在这里进行……留下了无数的红色印记和数不清的革命遗迹,仅初步查明的抗战遗址就达上千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遗址长期得不到重视和保护。眼看一个个红色文化遗址被破坏,杨尚军心急如焚;耳闻一处处革命历史见证消失,杨尚军忧心忡忡。为此,他多方反映,四处呼吁。终于,2012年黎城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红色百村保护工程”。杨尚军作为责任单位党史研究室专派人员领衔参与,在县领导组常务副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广兴带领下,全身心投入其中。
某天,在一次走访中,杨尚军偶然得知一位名叫贾芝兰的88岁老大娘曾是抗战中八路军军工部机关和首长的房东,第二天就赶到这位老大娘家中采访。从老人口中,他得悉了军工部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史实,了解了许多军工部当年在黎城的往事,还挖掘到一个“村民大嫂舍身保护军工奶儿”的英勇故事。为此,他一方面庆幸激动,一方面又深深自责:为什么军工部几乎整个抗战期间都在黎城驻扎活动、领导太行军工发展这么重要的一段历史以前会被忽视,险些湮灭?这都是自己从前“闭门造车”和“埋首故纸堆”造成的。他深刻反思,一个真正的党史工作者,必须保持永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只有走出书斋,深入实地,接触群众,才能发现更多的历史线索,挖掘更多的历史存在,抢救更多的历史见证。endprint
使命就是动员令,责任就是冲锋号。在此之后的两三年时间,杨尚军和他的团队克服下乡没有专车等诸多困难,跑遍了全县所有乡镇村庄,累计行程超过1.5万公里,最终确定列入“红保名单”158个村558处重点遗址,并亲手帮助部分村庄设计布展陈列室展览馆,撰写纪念碑文。一些重要遗址和烈士遗骨隐匿散落于深山老林,道路崎岖,甚至途经悬崖峭壁,十分危险。为了编制《黎城红色遗址档案》和让烈士“回家”,他不顾严冬酷暑,走访群众,查看实迹,拍摄影像,寻找遗骸。酷夏烈日暴晒,他患上了日光性皮炎,手臂皮肤变得像橘子皮似的红肿粗糙,疼痒难耐,肩颈也晒得脱掉几层皮,但他硬是不叫一声苦累,不发一句牢骚地坚持了下来。最终,他和同事们为黎城赢得了“全国最大的红色遗址群”“一座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的赞誉。
其间,为了全面挖掘八路军军工部在黎城领导太行军工的发展历史,杨尚军五访贾芝兰,数十次深入军工部和兵工厂所在地上赤峪、赵姑、源泉、看后、彭庄、卜牛、白寺峧、百宝峧、黄崖洞等村庄、山谷,走访村民上百人次,结合史料记载,挖掘、摸清了军工部在黎城成立、驻扎的历史。他惊讶地发现,抗战期间曾先后有近30个军工部所属部门诞生、驻扎在黎城,八路军的第一支制式步槍、第一门自制火炮、第一发原装子弹、第一包黄色炸药、第一所军工学校等都诞生于黎城。黎城,是名副其实的“太行军工基地”和“新中国军工摇篮”。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杨尚军整理出了6万多字的军工史料,撰写出了2万余字的长篇论文《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军工部》,连载发表在党史期刊《党史文汇》上,并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党史成果二等奖。文章发表后,得到太行军工老战士及其后代的肯定。原军工部部长刘鼎、刘鹏之子刘文山、刘文石、刘刚毅,黄崖洞兵工厂副厂长、“八一式步马枪之父”刘贵福之子刘国梁、刘建国,下赤峪子弹厂厂长沈丁祥之子沈白潞,源泉化学厂政委冯义彬之子冯小平等军工后代几次来黎“寻根问祖”,称赞杨尚军“为太行军工做了一件大好事”,并特别邀请他加入太行军工后代联谊会。李钢少将还将珍藏多年的《晋冀豫根据地军工史料》影印本送给杨尚军,对他说:“给你比放在我手里更有用,更有意义。”叮嘱他“一定要好好研究太行军工史,宣扬太行军工精神”。
老八路、老党员、老干部、老房东,以及事件经历者、惨案幸存者,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档案。然而,在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面前,这一部部活的档案,正在一天天减少。就在五访贾芝兰后不久,一家电视台闻讯找到杨尚军,要他带着他们去采访贾芝兰,做个军工专题。然而,当杨尚军兴冲冲地带人过去后,得到的却是老人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消息。万分遗憾之中,一方面他为曾抢救下的历史史料感到庆幸,一方面再次提醒自己,时间不等人,片刻的延误就可能意味着历史的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从此,他把匆匆的脚步变得更加匆匆,一再加快走访调查的步伐,不但由县城延伸到乡村,由县里延伸到市里,还由全市扩大到全省,由省内扩大到省外。几年间,他叩开了180多户人家的大门,留下了于一川(抗战时期中共黎城县委书记)、王谦(中共太行第四区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委)、滕代远(中央军委参谋长和八路军参谋长)、周文龙(八路军前总后勤部副部长)等一大批党史人物的回忆资料。为了解曾经的黎城偏城(抗战初期为黎城县辖区,1940年单独设县,1946年5月撤县划入河北涉县)抗战初期建党和第一支抗日人民武装新华游击队的情况,他四到涉县,三赴偏城,最终寻访到了偏城第一个中共党员申梦华的侄子和第一任新华游击队队长郭绍仪的知情人,弄清了这段历史史实。
“不管什么时候,无论走到哪里,也不忘自己是党史人。”杨尚军把党史工作扛在肩上,走得热情而稳健。
创新作为:让党史研究融入大众、服务社会促发展
2014年,杨尚军作为牵头人和发起人之一,组织成立了黎城县八路军文化研究会,并被推选为会长。在黎城,第一次实现了红色文化研究走向大众化社会化的发展模式,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党史研究官方机构与社会团体相结合“开门办史”、共同发展的道路,扩大了红色文化宣传和资政育人效果,实现了“党有所需,‘史有所为”和党史研究工作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3年时间,由杨尚军担任总编,黎城县八路军文化研究会共同出版《血火铸丰碑》《口述黎城抗战》《冀南银行在黎城》《民族之魂》《屹立太行》《黎城抗战实录》等红色文化丛书13本,字数总计600多万,发行总数5万余册。
与此同时,杨尚军与研究会的其他同志一起创办了《太行情》报纸,开通了“红黎城”网站;接待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报、山西日报等国家、省市各级科研、媒体机构近百家,接待朱德外孙刘进、彭德怀的孙辈彭宇、刘伯承之子刘太行、滕代远之子滕久昕、李达之女李彤妍等红后代及卫立煌之孙卫智、赵寿山之孙赵武原、李家钰之子李克坚、李宗昉之子李子元等国民党抗日将领后代共上千人次;组织、承办“八路军军工文化”“冀南银行与红色金融”“长江支队”“黎城解放暨黎城抗日根据地历史地位与贡献”等全国性专题研讨会5场;举行、举办党史讲座20多场、《挺起太行抗战的脊梁》《太行红黎城》等大型图片展览6次,受众超过6万人次;引介、参与、协助电视连续剧《黄崖洞》、电视专题片《东方主战场》《太行抗战密码》等在黎城县拍摄。2017年,黎城县八路军文化研究会与中国知网达成战略合作,在中国知网开通了“红色黎城:抗战柱石,解放先锋”专页,进一步促进黎城红色文化宣传“出县进京”,提高了黎城知名度,叫响了“红黎城”文化品牌。
站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大地上,面对红色遗址挖掘硕果累累的成绩单,杨尚军再度陷入思考:怎么样才能把黎城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为造福家乡人民做贡献呢?思来想去,他认为红色旅游是一条比较符合黎城实际的发展之路。正巧,2016年11月,黎城县凭借“太行红山千里画廊”美丽风光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黎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旅游发展战略。杨尚军作为人大代表,积极向上提议,将红色旅游融入黎城大旅游发展范畴,打造独具一格的“红山风光+红色文化”双突出“红色黎城”旅游样板。这一提议,得到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肯定了黎城红色旅游发展方向,并为此成立了黎城县红色游旅发展专题研讨组。杨尚军应邀成为专题组成员,投身黎城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和事业发展。
在此期间,他积极联络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五进黎城”调研考察,大力推介黎城“双红”特色,并和同志们一起努力,继报送中宣部立项建设“东阳关抗战纪念园”之后,进一步将“八路军后勤保障纪念馆”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纪念馆”项目列入了《山西省“十三五”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规划》和《2016—2020年山西党史工作规划》,为黎城建设红色文化与发展红色旅游“三大翻身和标志性工程”打下了基础。此外,杨尚军还利用与红后代们结下的情谊,联系促成了“北京同仁医院新视界爱眼阳光行动”“天津景华公益基金会老区圆梦工程”走进黎城等公益活动,为黎城中、小学生和老八路、老民兵、老党员、老干部、老房东“抗战五老”爱心捐款、捐物70余万元,让社会大众体会到了“党史人”“实实在在”的工作和存在,为促进黎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广泛认可。2015年、2016年杨尚军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突出贡献者”。
“甘把年华献党史,誓将板凳冷坐热。”“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杨尚军的带动下,中共黎城县委党史研究室1996年被评为全国党史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连续4次被评为全省党史工作先进集体,成为山西党史系统的一面旗帜。杨尚军本人也于2016年荣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与国家人社部联合授予的“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共山西省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面对荣誉,杨尚军非常谦虚,表示:是家乡这块“红土地”造就了自己。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后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始终,把党的历史研究事业一直干到底。
在杨尚军的心中,党史工作没有过去式,只有进行式。他的目光,一直盯着更远的前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