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气逼人的“思安先生”

2018-01-22 18:52李敏
湘潮 2018年1期
关键词:湖南毛泽东

李敏

五四时期,湖南涌现了一大批女界豪杰,如向警予、蔡畅、缪伯英、杨开慧等,都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然而,有一位早期即参加新民学会、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活跃在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和湖南妇女运动一线的杰出女性却不为人所熟知,甚至被人渐渐淡忘。她,就是英气逼人、被毛泽东称之为“思安先生”的李思安。

自我定位,追求自由平等新生活

李思安,乳名桂,又名钦文,1892年10月出生于长沙县大贤镇(今北山镇赵公塘)一个耕读世家。

孩提时代,李思安跟随祖父读书识字,研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及至长大,受男尊女卑影响,李思安被迫离开心爱的学校。勤奋好学的她只好边工于刺绣,边自学古文。15岁那年,她奉命结婚,但次年丈夫就去世了。

求学的不顺加上婚姻的不幸,使得李思安一度郁闷至极。哀叹自己命途多舛之余,她也曾女扮男装当过管店先生,却并未能真正获得与男人平等的地位。

随着20世纪初辛亥革命这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来到,“民权与女权,如蝉联跗萼而生,不可遏抑也”。女性表达出强烈的自我定位意识,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角色定位逐渐突出,形成了一股颇具影响的社会力量。特别是随着1903年3月长沙最早的一所鄉村女学堂——影珠女学堂的创办、1905年徐特立创办梨江女校,长沙的女校迅猛发展,形成一股强劲的风暴,惊醒广大女性。由于它的“开风气”,大批前卫女性趋之若鹜。李思安受此氛围感染,再也不安于平庸的生活,不甘于向命运低头,而是决心挣脱封建篱笆,去追求自己的新生活。

及至1911年,郁郁寡欢而又倔强的李思安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如愿进入梨江女校读书。在这里,李思安开始接受各种知识与文化的熏陶,不仅聪颖智慧,品学兼优,而且逐渐从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冲破传统观念的藩篱,坚决不做屋檐下安逸的家雀。

1915年,李思安从梨江女校毕业后,接替祖父教蒙馆,成为当地第一位女先生,深得大家的喜爱。

为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1916年后,李思安进入长沙崇实女校学习,后转入湖南省立蚕业女子专科学校学习。处于激变时代下的长沙各女校的女学生不甘人后,不仅站在妇女争平等、求解放队伍的前列,成为女权运动的先锋,而且不乏优秀分子积极投身革命运动,成为爱国救亡运动的领导和骨干。李思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由于正义感强,责任心重,李思安成为湖南学生运动中的活跃分子,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常常被委以重要的社会工作职责。如在湖南省立蚕业女子专科学校,即担任蚕业女子专科学校学生会主席,整个学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时,李思安还主动参与到设在落星田商业专门学校的湖南学生联合会等其他一些社会团体和组织中,且“每次到会,较男会员为守时间”,“精神实未弱于男会员”。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李思安日益显示出独特的组织领导才干。她不仅自己追求独立的人格,寻求自身的解放,而且倡导全体女性迅速觉醒,依靠自身来实现男女平权和女性的幸福,进而激发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勤勉笃实,新民学会展才华

李思安积极上进,工作勤勉,加之具备超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因此很快被毛泽东等新民学会成员“看中”。

1919年11月6日,新民学会在周南女校召开会员大会,毛泽东、何叔衡等人主持了接收新会员的欢迎仪式,李思安在这次会上正式加入新民学会。

新民学会成立之初本是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组织。1918年4月14日参加新民学会成立大会的14人全部是男性,但后来随着周南“三杰”魏璧、劳启荣(即劳君展)、周敦祥和周南女校进步教师陶毅的陆续加入,李思安、向警予等人也纷纷入会。到后来,新民学会会员78人中,女会员有19名,占了四分之一。女子在学会中的地位也很高,李思安、陶毅、周敦祥、蒋竹如、魏璧等都是学会中的骨干。李思安还当选为评议部唯一一个副委员长(评议部委员长为何叔衡),陶毅、周敦祥、蒋竹如、魏璧当选为评议员。

正式加入新民学会后,李思安和毛泽东等一道,积极谋划,广泛联络,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筹募资金,组织培训,致力于新民学会的重头戏——组织赴法勤工俭学。

1920年4月,“驱张”运动目的基本实现后,毛泽东离开北京,几经周折,来到上海,主要是处理“湘事善后”:送别新民学会会友去法国和南洋,参加工读互助团,拜访陈独秀等名人,“设计”湖南的未来……

为了毛泽东的上海之行,先期抵达上海的李思安疏通各种关系,出面租赁了哈同路民厚南里29号(又称安南路214号,今安义路63号)一幢两层砖木结构的房子,作为湖南新民学会会员、湖南改造促成会会员在上海的活动驻地。

在上海期间,李思安与陈独秀、毛泽东等25人联名发起成立上海工读互助团,以实行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的半工半读、互助协作。

为了欢送留法勤工俭学的同志和去南洋的一些教员,并借以联络新民学会和少年中国学会的感情,4月21日即农历三月初三,李思安和毛泽东、彭璜、张国基等新民学会、少年中国学会会员七八十人,在上海霞飞路松社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联欢会,并一起商讨驱逐张敬尧以后的湖南建设及新民学会今后的发展等问题。

5月8日,在毛泽东的邀集下,李思安和新民学会会员萧子璋(即萧三)、彭璜、欧阳泽、刘明俨、劳启荣、魏璧、周敦祥、陈赞周(即陈绍休)、熊光楚、张百龄(即张怀)共12人又来到上海一处著名的私家园林——半淞园,着重研究了新民学会的会务问题。同时,确立了学会应该采取“潜在切实,不务虚荣,不出风头”的会风,提出今后吸收的新会员必须具备纯洁、诚恳、奋斗、服从真理4个条件。

5月9日,李思安和毛泽东、彭璜等前往洋泾法国码头,在这里为即将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陈赞周、萧子璋、劳启荣等6人送行。endprint

之后,李思安和毛泽东、彭璜一道分别去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拜访了陈独秀和“很提倡国际主义的”吴廷康先生(即共产国际的代表魏金斯基),寻求着手建立“共产党”的指导。

勇立潮头,“驱张”运动显身手

李思安生性思想活跃,好打抱不平。

1919年11月,长沙一个叫赵五贞的女学生因不满父母包办婚姻,在花轿里割颈自杀,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刚刚加入新民学会的李思安便组织一批女同学认真调查事件真相,并第一时间在报纸上予以揭露。毛泽东则根据她们提供的信息,连续在《大公报》发表9篇文章,对封建婚姻制度予以强烈抨击,对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号召人们奋起反抗黑暗的封建社会,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新民学会成立后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李思安则是其中的主要成员。

1919年8月中旬,张敬尧强迫解散湖南省学生联合会。9月中旬,李思安参加毛泽东、彭璜等原湖南省学生联合会负责人组织的会议,一致同意:趁着北洋军阀直皖两系的矛盾与日俱增的大好时机,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以湖南省学生联合会为公开活动平台,掀起一个“驱张”运动的高潮。同时决定,向北京、上海、广州、衡阳、郴州、常德等地派出代表团,争取全国舆论对“驱张”的支持和同情。

12月2日,重新恢复的湖南省学生聯合会联络各界代表在教育会坪举行第二次焚毁日货示威大会,遭到张敬尧军队的武力镇压。这一事件更激怒了湖南人民。12月6日,长沙各校总罢课开始,以湖南省学联与新民学会为骨干的湖南省各界公团联合会派遣“驱张”代表团,分赴北京、衡阳、常德、上海等处请愿联络。

12月18日,李思安作为学生代表,化装成一农妇,和毛泽东、陈绍休、李振翩、蒋竹如、张怀等赴京请愿代表团一行40人到达北京,与先期“孑身入都,请愿联络”的罗宗翰会合。在京期间,李思安和代表们联络湖南旅京学生,组织旅京湖南学生联合会,每天四处奔波,频繁联络,又联合湖南旅京各界,组织旅京湖南各界委员会,作为驱张机关,向湖南在京议员、名流、绅士宣传“驱张”的意义,发动他们参加“驱张”的斗争。同时,在北京北长街组织平民通信社,成为“驱张”运动专用喉舌,专门负责报道各地的“驱张”活动。从12月22日起,“每日发出稿件百五十余份,送登京、津、沪、汉各报”,争取全国声援。从而,使北京逐渐成为“驱张”运动的中心。

1920年1月28日上午,李思安和罗宗翰、毛泽东及全体请愿团代表、部分旅京湖南学生一道,冒着凛冽严寒,高举“湖南公民代表团”“湖南教职员代表团”“湖南学生代表团”3面大旗,一齐拥向新华门,痛斥张敬尧祸湘罪行,强烈要求张敬尧下台。

时值隆冬,北风呼啸。新华门前军警林立,荷枪实弹,当局谈判代表却迟迟不露面。请愿者群情激奋,强烈抗议,双方相持长达3个多小时,迫使当局同意3个代表团各推选2名代表进行谈判。于是,湖南公民代表毛泽东、张百龄,教员代表杨树达、罗教铎,学生代表李思安、柳敏先是在国务院与一位姓王的秘书舌战两小时,没有结果,后又转赴棉花胡同国务总理靳云鹏私宅,敦使靳云鹏承诺将湖南问题提交国务会议讨论。2月5日,李思安和毛泽东等人一道再次到靳云鹏住宅进行请愿,仍然无功而返。

代表团在两个月内7次请愿都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于是,在毛泽东“武力驱张”的主张下,李思安等又分别到衡阳、广州、上海等地活动,向衡阳的吴佩孚、湘南的谭延闿等作最后的“请愿”。2月,李思安被留在上海,参加全国第二届学生代表大会,继续争取全国学生对“驱张”运动的支持。

在全国一致“反张”的强大压力之下,张敬尧不得不仓皇出逃,“驱张”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1951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约在政治研究院学习的李思安和周世钊、蒋竹如等人到中南海共进晚餐。席间,毛泽东问李思安:你还记得“驱张”运动时向北洋军阀政府的国务总理请愿,在新华门坐冷板凳的事吗?李思安答道:当然记得。那是您在领导,已是30年以前的事了。可见,毛泽东和李思安等对当年的“驱张”记忆是多么的深刻。

海内海外,革命教育不相忘

“改造中国与世界”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为着对各国实际和各家学问都有深入了解、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当地起到领导核心作用,新民学会会员除了去法国取“世界主义”即先进文化的经,还提倡到文化闭塞、华侨众多的南洋去,“宜以发达文化为己任”,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道德文化。

就在这时,恰逢新加坡华侨中学校长涂开舆回上海为华侨中学聘请教员,并代新加坡道南学校、吉隆坡尊孔学校和坤成女校聘请教员。李思安便决定和张国基等一道去新加坡充当传播文明的使者。

于是,1920年“驱张”运动结束后,李思安即离开上海,自筹旅费前往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坤成女校任教。1922年,又转到印尼爪哇北加浪岸的中华中学任教。这一时期,李思安和张国基、周敦祥、萧道五、任培道等一道,致力于南洋的教育运动和文化运动,直至1924年回国。

同时,李思安仍然十分关心国内的新民学会及其相关工作,曾将自己节约下来的收入汇回国内,以解创办长沙文化书社基金的燃眉之急。

1924年6月,李思安离开南洋回到祖国,经向警予帮助,进入上海大学读书。1925年,她由向警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再次走入布满重重险情的革命道路。

五卅运动前,在党组织领导下,李思安深入到工厂、学校、商店进行宣传动员,声援北伐军进军北伐活动。五卅运动大示威时,她爬到电线杆上,一面散发传单,一面高呼口号,被武装巡捕开枪打伤右颊。

1926年冬,受党组织委派,李思安回到长沙,任湖南省总工会妇女部长。在郭亮指导下,她积极开展妇女运动,先后主持创办了19所妇女夜校,举办了1927年盛况空前的三八妇女节庆祝大会。在总工会主席郭亮外出期间,她曾代行主席职权,主持总工会工作。endprint

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发生,李思安成为国民党反动派追捕的主要对象。她先是委托堂兄李晖球弄了一张国民党党证,以此作掩护,逃到了好友周敦祥住处,藏匿了一段时间后,又改扮男装下乡暂避,后与中共党员郑瑞星一道途经武汉去上海寻找组织。辗转多时,他们一直未能与党组织联系上。

1929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李思安又一次凭借一张国民党党证通关过卡,再次赴南洋,去新加坡、印尼,先在印尼雅加达中学任教,后改任北加浪岸中华学校校长。她兢兢业业工作,倾注心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华侨青年。

1950年,经过多方联系,李思安终于回到解放了的祖国,此时她已58岁。1951年,她进入华北大学政治研究院第三期学习班学习。1952年2月,她被分配到湖南文史馆参事室工作,后被选为长沙市第二届侨联委员,湖南省第二、三届政协委员。

两度往返南洋从教,几度遭遇艰难险恶,李思安坚毅如初。

英姿飒爽,众人齐称“思安先生”

纵观李思安的革命生涯,反对“二十一条”,开展“驱张”、“湘人治湘”、五四运动,加入新民学会、湖南改造促成会、上海工读互助团……李思安的早期活动轨迹与毛泽东如出一辙,高度契合。而李思安和毛泽东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这从可查的毛泽东写给李思安的3封信中毛泽东对李思安“钦文姊”“思安先生”“思安姐”的称呼中即可见一斑。

1920年8月19日,当时在新加坡坤成女校教书的李思安给毛泽东写信,交流如何“改造湖南”。她在信中说:“望你在这时候快些做几篇文章,将改造湖南的意见大大的发表。乘得一班伟人们的势子尚未十分巩固。不然,时机一失,难再得了。”

11月25日,毛泽东给李思安回信,从学习到工作和思想,都予以真切而细腻的关心。内容如下:

钦文姊:

你这信我八月里就接到了。后来还接到你在星加坡寄来的一封长信,并一些印刷物。很感你的厚意。我因事忙,没有即答,想能原谅我罢。湘江尚未出版。湖南须有一些志士从事实际的改造,你莫以为是几篇文章所能弄得好的。大伟人虽没有十分巩固,小伟人(政客)却很巩固了。我想对付他们的法子,最好是不理他们,由我们另想办法,另造环境,长期的预备,精密的计划。实力养成了,效果自然会见,倒不必和他们争一日的长短。你以为然么?你事务谅是忙的,我劝你总要有时间看一点新书报。并且希望你能够继续省察自己,能够知道自己的短处。你前信嘱转集虚(即蒋竹如),已转他看了。有暇望告我以近状。

弟 泽东

十一月二十五日

1950年回國定居后,李思安仍然与毛泽东保持书信往来,毛泽东对她也予以老友的礼遇。1951年1月14日,针对李思安连续两次来信中提到的工作学习问题,毛泽东给李思安回信。内容如下:

思安先生:

两次来信,均已收到,甚为欣慰。同意你来北京,如果你愿意和蒋竹如同学他们一道进革命大学学习一时期,则可以进该校;否则另想工作办法。来时可持此信向中共中央统一战线部李维汉部长接洽入学或工作问题。此复,顺致

敬意

毛泽东

一月十四日

1951年9月,经李维汉安排,李思安参加华北大学政治研究院第三期学习班学习,毛泽东接见了她和蒋竹如、戴毓本、周敦样等。

无论是“姊”还是“姐”的称呼,都足见毛泽东对李思安的亲切和亲近,而“先生”之称,显现了毛泽东对李思安除宋庆龄、何香凝、杨绛等极少数女性外极少有的尊敬之情。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甚或思想,毛泽东与李思安几乎是无话不说,无事不谈,其亲密而又尊敬之情得以充分体现。

李思安长得眉清目秀,却英姿飒爽,英气逼人。16岁时父母媒妁之言下的丈夫去世后,她终生未再嫁。一直与堂兄李晖球等族人生活在一起,住在长沙菜根香巷子。及至晚年,她犹以男装面世,侄孙晚辈尊称其为伯伯、伯爹爹。因其历史渊源,以及其不男不女之姿,“文化大革命”初期,还差点被红卫兵定性为革命对象。情急之中,她赶紧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很快亲自给她回了一封信,开头便称“思安姐久违”,使她逃过一难。

1969年2月6日,李思安病逝于长沙,终年77岁。李思安一生傲骨,自我定位,勇立潮头,几度艰难曲折,经历了非凡心路历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湖南毛泽东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湖南童谣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