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图为载体 搭建学生思维的“跳板”

2018-01-22 07:09单红梅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搭建跳板思维发展

单红梅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当他们遇到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需要借助图形来理清思路,使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因此,教师要以画图为载体搭建学生思维的“跳板”,将数与形有机结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画图;搭建;跳板;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3-0067-02

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当他们遇到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需要借助图形来帮助他们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从而理清思路。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一课时,教材提示我们要借助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也为后面学习“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技巧打好基础。因此,画图教学作为搭建学生思维的“跳板”,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挥出它特有的效果。

一、模仿:体会画图的要点

数学新课标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时,学生不太愿意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觉得麻烦,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画图呢?我们可以从教会学生模仿画图开始。

【案例1】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教学时要先理解“其中男运动员占 ”的含义。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画图的:

师: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你能画线段图表示这个量吗?(学生模仿画图)

师: 怎样表示?(学生先跟着老师画图,然后解释一下 的意义)

师:单位“1”的 是哪个量?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完善线段图)

学生通过模仿画图了解到与女生相对应的分率是 ,很快就能选择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道数学题。

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画图的要点,对整道题的关系、结构加以分析,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学会慢读

面对抽象的文字,学生要慢读,甚至读第二遍,边读边画图,对于难以理解的条件,教师要加以指导,这样才能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可以是线段图、几何图等,只要能直观反映题意,帮助学生理清条件和问题,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就可以。

2. 学会分析

弄清线段的长短与题中的数值有关,找准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体会到画图的必要性。

3. 学会描述

在画线段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画图的过程,弄清求什么、再求什么,能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

二、迁移:勾起画图的回忆

在各种解题策略中,画图策略是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策略。利用画图,渗透知识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学生在模仿中产生兴趣,做题时就会产生迁移。

【案例2】教学“分数实际问题”时出示这样一道练习:书架上上层书的数量与下层数量的比是8∶7,如果上层给下层8本书后,上层的书是下层的 ,求原来上层和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读题后,学生会觉得题目中的信息量比较大,用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经历一次数到形的过程。

根据线段图,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再经历一次从形到数的过程,此时教师不宜再紧抓不放,而是应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不断修改线段图,最终理解原来上层书是总量的 ,上层移给下层8本后,上层书现在是总量的 ,最终顺利解题。

画线段图,将数与形有机结合,渗透假设、转化的思想,在无形中熏陶了学生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这里不仅仅要以画图为目的,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感受到画图的价值所在,在解题的“成就感”中获得画图的思想方法。

三、拓展:搭建思维的“跳板”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他们的思维总是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要将画图教学从低年级抓起,并不断拓展到其他类型的题目上,让画图法成为一个“跳板”。无论学生的画图是 “优作”或是“劣作”,那都是学生对题意的个性解读,我们要指导他们不断地完善题意,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借着这個“跳板”,使学生在图画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魅力所在。

【案例3】在“苏教版“间隔排列”教学时,笔者在预学单中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如果把□和○一个隔一个的排成一行,□有10个,○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数”与“形”,在低年级通常以形来辅数,有学生就画出了3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可见,画图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做到一题多解。

(1)□○□○□○□○□○□○□○□○□○□○

(2)○□○□○□○□○□○□○□○□○□○□

(3)□○□○□○□○□○□○□○□○□○

画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变得更形象。画图让学生把握住数学问题的本质,高效地解决了数学问题,在头脑中建立起了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画图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所说的数学画图基本功也并不只是线段图,还包括集合图、平面图、立体图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画出图并适时应用,从中领悟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素养。

1. 准备

教师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顺利地展开画图,让学生体会到画图的时效性;画图为学生分析题意时减压。如案例2中,信息量大,画图能给学生一个“支点”,分化了重难点,为学生的解题铺平道路。

2. 助力

外在的画图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思维,数与形的结合,无疑为他们的解题增加了能量,从而诱发学生画图的欲望,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画图中“跳一跳,摘桃子”;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能够为学生画图习惯的养成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和自信心。endprint

3. 多解

案例3的画图中,学生能得到多种解题方法,还他们思维的自由。

4. 精通

画图不应仅限于一课、一个应用题类型,而是让学生在运用画图策略时,数学知识得以增长,画图经验不断积累,为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收获:体会画图的乐趣

1. 借“形”助“数”,帮助学生尝“甜头”

一些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和概括,学生在“欲求而不得”的情况下,需要教师向学生提供大量“形” 的材料来寻求突围。如教学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正方形图等,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获得“数形结合,豁然开朗”的成功体验,尝到“甜头”,让画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 以“数”解“形”,促进学生享“快乐”

“形”必要时,要以“数”来达到直观知觉的深化。如我们在讲解题目“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以边为轴旋转一周,怎样转所得图形体积最大?”时,通过计算,学生得出“胖圆柱”的体积最大,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题目时,学生就能够大脑“补图”,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3. 化“评”为“思”,激发学生品“乐趣”

学生在探索、体验解题策略的过程中,自觉用到转化、数形结合、对应等思想,将题目中显性和隐性的条件找出,并能分析“量”和“率”的关系。教师要善于从中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给予激励性的評价。例如,案例1中,在理解“其中男运动员占 ”这句时,有的学生指出: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9份,男运动员占了5份。还有的指出:全班人数看作9份,男运动员有5份,女运动员有4份。笔者都给予掌声鼓励,学生下次就更乐于思考问题了。

学生以画图为载体,就应具备搭建解题思维“跳板”的数学素养,掌握画图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抓住理解的契机,让图发挥应有的价值,折射出灿烂的光芒,这样,画图才会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吴小洁,丁君华.第一学段学生画图经验积累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4,(2):28-31.

[3] 王一军.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科研2013[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90-99.

[4] 魏灵域.浅谈线段图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研究,2014,(34):135.

(编辑:杨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搭建跳板思维发展
活跳板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体系平台的搭建策略研究
基于单节点单网卡环境的OpenStack平台搭建
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的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的搭建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
不过是一块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