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喜钊,宋安琪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4)
薄膜包衣是指在片芯的表面通过喷雾的方式使其均匀的喷上高分子聚合材料形成一层较为稳定的塑性薄膜层,机械性能良好。薄膜包衣剂是一种没有毒性,也没有化学惰性的包衣材料。在环境中能稳定存在,并且不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2]。衣膜的溶解性满足不同pH值时的影响。薄膜形成包括几个阶段,润湿阶段,随后粒子紧密接触,聚合物粒子紧密相连,最后相邻粒子相互扩散时产生凝聚[2]。
纤维素衍生物类,包括HPMC、HPC、MHEC等;聚乙二醇PEG类;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胺乙酯AEA以及近几年十分受中药厂欢迎的欧巴代。
常见的溶剂有水、乙醇、氯仿等,旨在使配料中的重要物质在片芯表面均匀分布,溶剂具有一定亲和性。在使用有机溶剂的时候应确定其不与素片反应,并且是否有残留物。正因为有机溶剂的易燃性和毒性大的特点,所以操作过程中要极其注意安全。当然这种潜在的危险使现在的生产企业开始使用水溶性的薄膜包衣,不仅解决了上述弊端,而且简化了包衣流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3]。
从包衣粉的的角度来说,早期只能使用乙醇溶解。但如今考虑到环保以及安全性的问题,多采用水溶,当片芯对湿热不稳定的时候采用醇溶。
某片采用喷雾包衣系统,将包衣料用溶剂溶解混合45 min后,使用高效包衣机包衣,经过溶解混匀的包衣料通过喷枪向片床喷洒,随着包衣机滚筒的旋转使其中的药片全部均匀的被喷淋,与此同时吹热风使片芯表面的戒指和热空气接触并达到干燥,形成一层色泽均匀表面光滑的薄膜[5]。
某片目前采用醇溶性包衣剂包衣,包衣剂需要用乙醇溶解,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计划将醇溶性包衣剂改为水溶性包衣剂,消除安全隐患。现设计实验方案对新的包衣剂作相关考察,确定一种良好的水溶性包衣剂以保证能持续的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现设计如下三组实验:
(1)三种包衣片各取20片×4份,分别称重后用一层白纸包装,置恒温恒湿箱内温度40℃、湿度75%裸露存放一个月,每周取样检查吸湿增重情况、形状和颜色变化情况,并作相关记录。
(2)三种包衣片各取20片×3份,分别称重后泡罩,置恒温恒湿箱内温度40℃、湿度75%存放3个月,每月检查吸湿增重情况、崩解时限、形状和颜色变化情况,并作相关记录。
(3)三种包衣片各取20片×3份,分别称重后泡罩、与干燥剂一起装袋密封,置恒温恒湿箱内温度40℃、湿度75%存放3个月,每月检查吸湿增重情况、崩解时限、形状和颜色变化情况,并作相关记录。
图1
图2
图3
(1)在防潮性方面,三组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
由图1可明显看出,裸片加速实验,三种包衣片均有3%左右的增重,无明显差异,但是水溶性包衣290W的增重相对较低;
由图2明显可知,泡罩片加速实验中,醇溶性包衣片的增重大于1%,而水溶性包衣片增重小于1%,可见水溶性包衣的防潮性优于醇溶性包衣剂。在水溶性包衣片中290 W的增重相对较低;
由图3可知,在泡罩片加干燥剂装袋加速实验中,因为干燥剂自身的吸湿性,加上包装袋的防潮性,导致短期时间内片子的水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三种包衣剂表现出的差异不明显,但都有较好的防潮能力,符合标准。
综合三组实验基本可以判断出水溶性包衣剂290W在防潮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2)在崩解时限方面
三种包衣剂对某消片的崩解时限无明显差异,均为11min左右,且都符合标准。
(3)在外观性状方面
裸片经过一个月加速稳定性实验,水溶性的包衣的某消片性状基本无变化,而醇溶性包衣的在第三周即出现了有黑点,边角稍微胀破等较明显的变化,可表明水溶性包衣在保证某消性状稳定性方面作用较好。
泡罩片经过三个月的加速稳定性实验,水溶性包衣剂290F包衣的某消片全部都是边缘一半裂开较大缝隙;水溶性包衣剂290W包衣的某消片仅一片边缘裂开,其余边缘稍微膨胀;醇溶性包衣剂包衣的某消片4片无明显变化,其余边缘均裂开一半,另有少量外表面凹进。可表明水溶性包衣剂290W在保证某消性状稳定性方面作用较好。
泡罩片装袋经过三个月的加速稳定性实验,除了水溶性包衣剂290F包衣的某消片表面有轻微擦痕外,其余性状都无明显变化。也可表明水溶性包衣剂290W在保证某消性状稳定性方面作用较好。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水溶性包衣剂290W的包衣片最优,建议选用该型号包衣剂。
随着中药制剂技术的不断进步,药企对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风险控制要求不断提高,国家和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日益重视。对片剂由醇溶性包衣剂改水溶性包衣剂的包衣工艺优化和革新,对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质量稳定性,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张 凤.薄膜包衣技术在片剂制药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4(07)。
[2] 何斯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发展的策略.附件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
[3] 陈明晰,赵岩枫.探讨薄膜包衣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生产中问题的解决[J].中国医药导报,2009(07).
[4] 谭永恒,许晓峰,廖雪珍,等.某消颗粒润肠通便和止血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安徽医药,2007(04).
[5] 李赐恩,李丽青,邓晓梅,陈木水,黄明宏.中药片剂薄膜包衣工艺的优化[J].时珍国医国药,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