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春市塘角矿区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探讨

2018-01-22 03:14符策志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盆系铅锌硅化

符策志

(广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广东江门529000)

广东省阳春市塘角铅多金属矿位于阳春市合水镇,矿区位于春湾—潭水锡、钨多金属、毒砂及煤远景普查区内、大垌向斜的南西翼,大垌向斜中部出露石炭系、上泥盆系灰岩及砂页岩建造,中泥盆系砂页岩建造,第四系河流冲积层分布广泛。

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1.1 地层

区域上出露地层有:寒武系、中下泥盆系、下石炭系。从老到新叙述如下:

(1)寒武系八村群;(2)中下泥盆系桂头群杨溪组;(3)中下泥盆系桂头群老虎头组;(4)中上泥盆系春湾组;(5)上泥盆系天子岭组;(6)帽子峰组;(7)下石炭统大赛坝组。

1.2 构造

区域内,构造为近北西向的向斜,局部地区形成穹窿状短轴背斜。断裂以北北东走向逆断层及切割此组断层的北西和东西走向的横断层为主,其次是这些断层附近的羽毛状的小断裂和层间滑动破碎带。矿区位于春湾复向斜的南东翼的走向节理中,少数穿插于背斜轴部走向节理中。矿区西部见有断层。

1.3 矿产

在矿区周边,分布有莲塘铜矿点、山口铜矿点、朝南寨铅锌矿点、留洞钨钼矿、大河山钨矿点。区域矿产特征规律:已知规模较大的工业矿床,均产于帽子峰及天子岭组钙质、泥质砂页岩,矽卡岩化灰岩和大理岩中。含钙质岩石性活泼,易于被交代,在背斜或穹窿背斜轴部,裂隙发育,或与次级断裂相伴生,后期含矿岩浆侵入,形成矿液的通路及交代充填的良好场所;寒武系、中下泥盆系、下石炭系及侏罗系的砂岩在一定的构造条件下,由于各种构造作用的结果,易产生节理裂隙,为各种金属矿液的良好通路及沉淀场所,形成脉状钨、锡多金属及毒砂中,小型工业矿床。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系八村群、中下泥盆系桂头群(杨溪组、老虎头组)、中上泥盆系春湾组、上泥盆系天子岭组、帽子峰组。现从下而上,简述如下:

(1)寒武系八村群(∈Bc),分布于矿区南侧,为一套浅变质砂泥质页岩,由黄白色、青灰色中细粒不等粒石英砂岩、灰色粉砂岩、泥质页岩夹灰绿板状页岩及含炭质泥质页岩互层组成。

(2)中下泥盆系桂头群杨溪组(D1-2y),分布于矿区南—西南部,由紫红色、灰白色、黄白色底砾岩、石英砾岩、砂岩夹薄层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组成,局部地段含凝灰质砾岩、砂砾岩、砂岩及粉砂岩。

(3)中下泥盆系桂头群老虎头组(D2l),分布于矿区中部中南部,由紫红色石英质砂砾岩、含砾石英砂岩、粉砂岩、绢云母泥质页岩及少量凝灰质粉砂岩组成。

(4)中上泥盆系春湾组(D2-3c),分布于矿区中部,由浅灰、灰黄、紫红薄层—中厚层细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互层组成。

(5)上泥盆系天子岭组(D3t),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灰、浅灰及深灰色中厚层块状隐晶质灰岩、石灰岩、微粒白云岩夹土黄色钙质砂岩组成,向东部灰岩减少,相变为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质页岩及泥质灰岩。

(6)上泥盆系帽子峰组(D3m),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由紫红色、青灰色长石石英砂岩及粉砂质页岩互层,局部夹含砾砂岩、薄层炭质页岩及劣质无烟煤组成。

(7)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主要由砂土、砂砾、岩块等组成,松散,厚度一般2~10m不等,平地多为5~10m等,山坡上多为2~4m不等。

2.2 侵入岩

那软断层东南侧有石英斑岩小脉侵入。

2.3 构造

(1)横岭咀断裂是区内的主要断裂F2,东边从尖山背至西边山口村,是春湾组(D2-3c)中厚层细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天子岭组(D3t)灰岩的界线,地表东面在横岭咀电站到横岭咀村附近有出露,地表在西面被第四系覆盖,无见有出露。前期的地质调查,该断层面平直,与顶底板界线较清楚,断层带内具“S”特征,属于正断层性质。产状倾向200°~220°,倾角65°~70°,主要表现为硅化构造角砾岩、硅化碎裂砂岩、碎裂粉砂岩、硅化岩、糜棱岩、次生石英脉(单脉宽2~20cm)和断层泥等。并见有黄铁矿化呈粗粒状、团块状分布于裂隙空洞中。

(2)与横岭咀断裂近似平行的次一级断裂:断裂产状与那软断裂一致,为矿区主要的容矿构造,如山口铜矿点。

3 矿化体地质特征

3.1 矿化体特征

矿区内目前发现的有4条构造破碎蚀变带。分别编号为:Ⅰ、Ⅱ、Ⅲ、Ⅳ号。

Ⅰ号硅化构造破碎蚀变带:位于潮南寨附近区域,前人曾在潮南寨村北面挖过一民窿ML1。经现场调查,窿道见有硅化破碎带,围岩为灰岩,硅化破碎带中含有角砾状方解石、硅化角砾状灰岩,见方铅矿、闪锌矿及以及少量黄铁矿化,硅化破碎带宽度约1.5~2.5m,走向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为40°~50°,根据采样分析结果为ML1-H3的Pb0.65%、Zn0.26%,矿化情况良好,为铅锌矿化破碎带,断续出露长约500m,推测可继续往南东延伸。其特征见表1。

Ⅱ号硅化构造破碎蚀变带:位于横岭咀电站附近区域,该破碎带为本次的普查工作的新发现,通过地质点采样分析结果圈定含金矿化构造破碎带,断续出露长约600m,推测可继续往北西方向延伸。该破碎带围岩为石英细砂岩,蚀变带大约10m左右,夹于围岩当中,蚀变带中见有黄铁矿化、硅化、绿帘石化等,局部还偶见萤石等,矿化情况良好,延伸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其特征见表1。

Ⅲ号硅化构造破碎蚀变带:位于农场十六队至青年陂一带,初步定为农场十六队至青年陂矿段。该破碎带也是在前期普查工作的新发现工作成果,Ⅲ号硅化构造破碎蚀变带是根据地质点采样分析结果圈定含金矿化构造破碎带,断续出露长约1500m,推测可继续往北西—南东方向延伸。农场十六队附近发现的构造破碎蚀变带视厚度约1.5m,围岩为泥质粉砂岩,蚀变带夹于泥质粉砂岩当中,中间含有石英脉,见有石英硅化,褐铁矿化,根据该地质点D086采样分析结果(Au0.57g/t)矿化情况良好,产状方向55°∠75°延伸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在青年陂附近发现有一条石英硅化破碎带,宽约1.5m,围岩为细砂岩,该石英硅化破碎带中见有石英脉充填,有硅化,局部见褐铁矿化,根据该地质点D165采样分析结果为D165-H3(Au0.27g/t),矿化情况良好,产状方向清晰为240°∠51°,延伸方向为北西—南东向。根据该2处矿化点的分析结果,结合地表地质调查,我们可推断该2处的矿化点可以连接成一条构造破碎蚀变带,为Ⅲ号硅化构造破碎蚀变带,推测往北西—南东方向延伸。其特征见表1。

Ⅳ号带为硅化构造破碎蚀变带:断续出露长约800m,推测可继续往东面延伸,宽度3~7m不等,在破碎带中,主要由硅化岩、硅化砂岩,硅化构造角砾岩等组成,岩石强烈破碎,硅化强烈、局部裂隙充填有褐铁矿。其特征见表1。

3.2 矿体结构构造特征

主要矿物是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其次是石英、绿帘石。矿区内主要为原生矿石,少量氧化矿石。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碎裂变晶结构。构造:块状、角砾状、浸染状和细脉状构造。A.原生矿石:浅灰—灰绿色,碎裂、角砾状构造,微裂隙发育,主要的矿物组成为柱状、粒状石英,次为云母、黄铁矿等。有用矿物方铅矿、闪锌矿多形成细脉状、团包状,沿破碎裂隙分布。B.氧化矿石:主要为褐铁矿化构造角砾岩(铁帽),褐色,角砾状、蜂窝状构造,主要成分为褐铁矿,次为砂岩角砾。氧化带的深度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制约:地形的相对高度、地形的坡度、潜水面深度、矿脉产状和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关。据初步调查,本区氧化带深度一般10~20m。金以硫化物黄铁矿的形式存在,铅、锌以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的形式存在,铜的赋存状态目前在该矿区还没发现,赋存状态未做研究,有待下一步查明。

表1 各蚀变矿(化)带地表特征统计表

3.3 围岩蚀变、矿化

矿区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主要的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铁矿化等。

4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4.1 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为山区地貌,区内海拔高程60~650m之间,高差起伏大。基岩露头极好,地表浮土覆盖较广,植被发育。残坡积层发育,覆盖层厚度一般在1~10m之间。土壤A、B、C层均发育。除极个别地段外,采样点均可采取B层土样。在表生作用下,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主要以机械分散晕形成存在于土壤中,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十分有利。

4.2 元素分布特征

根据土壤剖面测量成果:各元素的含量分布与地层、构造具有较强的相关连特征:

铜元素的高背景区主要分布在测区东部(Cu-1)和南部(Cu-2),浓集中心和峰值较明显,最高值达353.9×10-6,全区平均值25.58×10-6,从形态展布上看又多受东西向构造控制并又多沿地层走向展布。铅元素的高背景区则主要分布在测区的北西(Pb-1)、北中(Pb-2)、东部(Pb-3)以及7号勘探线北段(Pb-4),总体来讲,其浓集中心和峰值区较明显,最高值达409×10-6,全区平均值32.23×10-6,从总体趋势来看,其高值与东西向构造关系较为密切,而且多沿地层走向展布。锌元素的高背景区则主要分布在测区的北部(Zn-1、Zn-2、Zn-3),总体来讲,其浓集中心和峰值区不明显,最高值仅226.57×10-6,全区平均值33.43×10-6,从总体形态来看,其高值分布与构造及地层关系不明显。金元素的高背景区主要分布在测区南西部(Au-1)以及北部(Au-2、Au-3),浓集中心和峰值较明显,最高值48.70×10-9,全区平均值1.43×10-9,从高值分布的地层来看,其高值则主要分布在地层分界线上。且该区构造较为发育,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银元素的高背景区主要分布在测区北部(Ag-1、Au-2),浓集中心较明显,但峰值较小,最高值仅1.23×10-6,全区平均值0.06×10-9,从总体形态来看,其高值分布与构造及地层关系不明显。As、Sb、Hg、W、Mo、Bi异常强度小,大部分为外带异常、仅有个别面积较小的中带异常存在,浓集中心不明显,对于找矿的指示意义较小。

总体来看,区内元素异常分带明显,各相关元素浓集中心比较吻合。从土壤样中的各元素的其它参数来看,铜、铅、锌、金、银5种元素的变异系数和致矿系数较大,因此,区内的铜、铅、锌、金、银元素应引起下步工作的重视。

4.3 综合异常的分布及其特征

综合异常是根据异常区内单元素异常的主要成矿元素,各元素异常吻合情况,结合测区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情况,把综合异常的边界勾绘出来,即圈定了综合异常及分布范围。在全区圈定了3个综合异常,异常特征见表2。

5 钻探揭露成果

从钻孔钻探结果分析,均揭露到构造蚀变带,但含矿性一般。基本能揭露到构造蚀变带;见到有弱金矿化,岩性为硅化构造角砾岩含金0.44g/t。黄铁矿化硅化构造角砾岩,含金较低。以及黄铁矿化硅化构造角砾岩夹硅化粉砂岩。

6 成矿条件综合分析、研究

矿区位于留洞岩体的北东面,其西边的山口铜多金属矿见石英斑岩(脉)出露。区域的成矿主要与岩浆岩的侵入和灰岩有关,对该区域的矿床进行统计,发现以留洞岩体为中心,向外成矿有一定的规律性,本矿区处于中低温成矿带(图1)。

表2 综合异常区特征一览表

图1 区域地质矿产图

根据现有的矿床分布,主要是铜、铅锌(银)和金矿,矿区的主攻矿床也应以铜、铅锌(银)和金矿为主。具体以与所处的地层岩石有关联。

根据成矿地质背景(地层、岩石结构等)的差异及地形地貌的不同等因素,把矿区分为3个区段:山冲—横岭区段、潮南寨—平东林场区段和乌牛岭区段。

在山冲—横岭矿段,岩性以页岩为主,结合化探(剖面)圈定的铜、铅锌和金异常,及地表采样含金,认为该矿段以铜、铅锌和金为找矿目标。

在潮南寨—平东林场矿段,岩性以灰岩为主,结合化探(剖面)圈定的铅锌异常,及地表采样含铅锌(银),认为该矿段以铅锌和银为找矿目标。

在乌牛岭矿段,岩性以砂(砾)岩为主,结合20万圈有188号Au和182号W、Bi重砂异常,认为该矿段的西部以找钨、铋矿为主;东部以找金矿为主。

建议继续对矿区异常内进行地质填图,寻找发现矿(化)体。在原来工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填图基本查明矿区地层层序、分布特征;基本查明岩浆岩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分布特点;查明区内构造,结合山地工程准确圈定含矿破碎带。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主要是铜、铅锌(银)和金矿,矿区的主攻矿床也应以铜、铅锌(银)和金矿为主。具体以与所处的地层岩石有关联。

(1)在山冲—横岭一带,岩性以泥岩、页岩、砂岩为主,结合化探(剖面)圈定的铜、铅锌和金异常,及地表采样见有含金矿化,认为该矿段以铜和金为找矿目标,建议利用水平钻及深部钻探为主的探矿方法进行揭露。

(2)在潮南寨—平东林场一带,岩性以灰岩为主,结合化探(剖面)圈定的铅锌异常,及地表采样含铅锌(银),认为该矿段以铅锌和银为找矿目标,建议通过填图寻找含矿带,然后用水平钻或深部钻探进行揭露控制。

(3)在乌牛岭一带,岩性以砂(砾)岩为主,结合20万圈有188号Au和182号W、Bi重砂异常,认为该矿段的西部以找钨、铋矿为主。

[1] 南颐.广东岩石地层[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起,等.广东省阳春市塘角铅多金属矿普查工作阶段性总结报告[R].2014.

猜你喜欢
盆系铅锌硅化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四川盆地奉节地区上古生界古隆起特征及地质意义
河南崤山东部浅覆盖区磁异常特征及其银铅锌找矿预测
内蒙古巴尔陶勒盖-复兴屯发现特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
川西地区中部存在泥盆系—石炭系吗?
——一个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推论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云南麻栗坡新厂冲-西畴兴街一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川西北地区ST3井泥盆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