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区、市)的调查,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比2017年减产306万吨,下降2.2%。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70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64千公顷,下降0.6%;全国夏粮每公顷产量5194.9公斤,比上年减少82公斤,下降1.6%;2018年,夏粮产量因面积减少而减产86万吨,因单产下降而减产220万吨。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分析认为,2018年夏粮播种面积减少,一是因为各地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夏粮播种面积,增加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二是上年秋冬播期间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天气,影响了小麦播种。三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的实施,促使新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提高,更多农户倾向于扩棉减麦。
(林火灿)
近日,中央财政拨付资金50.9亿元,支持有关省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比上年增加25.3亿元,增长98.8%。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对2018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将中央财政补助的试点规模扩大到2400万亩,比上年翻一番。同时,安排相关地区自行开展试点面积600万亩,2018年总计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达3000万亩。二是将中央财政补助的试点区域由9省区扩大到12省区。
据了解,中央财政主要采取直接发放现金或折粮实物补助的方式,将补贴资金落实到县乡、兑现到农户,并根据年际间不同作物种植收益变化,与作物间收益平衡点相衔接,对试点补助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李丽辉)
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近日启动。7月31日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牵头部门将向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办公室上报推荐候选人和候选组织。
据了解,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组成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办公室,承担评选表彰日常工作。
从今年起,全国脱贫攻坚奖将“奋进奖”“贡献奖”“奉献奖”“创新奖”4个奖项的表彰名额,由每个奖项每年10名增加到25名左右,并增设“组织创新奖”,表彰名额为每年40个左右。
今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将于10月中旬结束。扶贫日期间将召开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表彰获奖者和获奖组织,采取举办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录制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编辑出版先进事迹图书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浓厚氛围。
(赵鹏飞)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近日主持召开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门分工会议。于康震强调,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协同配合,合力推进奶业全面振兴。
会议强调,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措施和责任,确保《意见》各项目标和任务如期实现。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信息沟通,做到工作无缝衔接,按时间节点要求合力做好各项工作。要突出抓好重点难点工作,支持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业质量安全和发展水平。
(卢 静)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社会影响力和参与度,农业农村部决定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标识和主题歌。征集活动截止日期为2018年9月6日。
主题标识和主题歌要紧紧围绕“三农”主题,突出庆祝丰收特点,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突出时代特点,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主题标识应以图案和文字(字母)为主构成,色彩搭配适宜,造型端庄稳重,利于公众识别认知,便于宣传推广;主题歌要旋律优美、喜庆欢乐,歌词要简洁大气,利于公众记忆学唱;主题标识要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推广要求,便于彩色印制,便于胸章等制作,适宜在各地活动中广泛使用。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将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初步筛选,广泛听取社会意见,选出应征优秀作品。农业农村部成立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优秀作品进行评审,按程序评选出入围作品和采用作品。
(宗 禾)
水利部部长鄂竟平近日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共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另有29个省份设立村级河长76万多名,打通了河长制“最后一公里”。
鄂竟平说,河长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已经实现河长“有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市、县三级均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承担起河长制的日常工作。同时,建立了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验收制度等6项配套制度。各级河长开始履职,党政领导上岗,社会共治正在形成。河长制下一步重点工作是:建立完善河湖档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河湖系统治理,夯实河长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实现河长治、湖长治。
(刘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