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41期中青班第三调研组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特别是“绿色食品”这张牌,关系着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历史性任务,关系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造绿色食品牌,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必须强化金融服务和支撑。新时代金融服务云南乡村振兴和绿色食品牌的打造,要切实找准金融服务的功能定位,使金融成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新政策的领头雁、新动能的激发源、新主体的孵化器、新要素的催化剂、新战役的冲锋号、新风险的安全阀,助力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必须把资金投入放在先导性的位置。具体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要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投融资产品和工具,强化财政投入确保持续增长,拓宽资金市场化筹集渠道,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方位创新金融服务,推动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出台金融服务绿色食品牌打造的工作意见和发展规划,成为系列配套政策实施的领头雁。
绿色食品牌的打造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激发新动能。农业发展的常规动能是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直接增加化学投入物、机械和设施以及新种子等物化技术实现高产,这与绿色食品的本质要求格格不入。新时代农业发展将更多依靠生态改善等新环境、一二三产融合等新业态将成为主导性动能。金融机构应加快乡镇网点布局新增和优化调整,建立惠农综合金融服务站,加大绿色金融融合力度,构建并完善现代化县域金融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绿色食品发展动能的激发。
绿色食品牌的打造需要不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主体,农民合作社是生产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主体,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基本主体。现阶段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往往受到资金限制,通过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风险补偿基金、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信贷担保、涉农财政补贴担保等增信形式,帮助一大批小农户成长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帮助一大批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帮助一大批农业企业成长为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使金融成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孵化器。
绿色食品牌的打造离不开人才和土地两大要素,要激活这两大要素必须依靠金融来催化。发挥金融对农业经营人才的吸引力,让各类农业人才获得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一方面,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鼓励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发挥金融对土地的撬动力,紧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推动和参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的实施,积极稳妥发展“四权”抵押贷款业务。
绿色食品牌的打造要紧紧围绕乡村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发挥金融的“放大器”作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现阶段要结合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按照市场化、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模式,提高金融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匹配和适应程度,提升金融扶贫的效率和质量。下一阶段要围绕乡村产业兴旺,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增强绿色食品产业内生发展能力。
金融支持绿色食品牌的打造要防范化解乡村金融风险,努力成为新风险的安全阀。要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制度,设立专业性农业担保机构提供农业贷款担保,推广联保贷款,建立农户与农户、农业企业和农业企业、农户与农业企业联保机制。要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基金,由财政出资对“三农”信贷投入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对不良贷款按一定比率进行风险补偿。要大力推行农业保险制度,扩大政策性保费补贴范围和比例,吸引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政策性农业保险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