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下乡贵在落实

2018-01-22 15:54:56张海霞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8年1期
关键词:乌兰牧骑惠民常态

■文/张海霞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的重要指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生的关注,对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视。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广大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有了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将文化下乡进一步落到实处。

文化下乡要常态化。送文化下乡不应“刮阵风”,只在年终岁尾或是安排某一阶段集中搞,其他时节就不再问津。众所周知,文化要发挥影响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应大力提倡文化下乡常态化,形成“农民在哪里,艺术就在哪里;艺术在哪里,艺术家的心就在哪里”的浓厚文化氛围。在这一点上,乌兰牧骑作出了示范,坚持60年为农牧民服务,每年演出7000多场,真正实现了文艺惠民常态化。

文化下乡要有具体举措。想要真正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解决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的难题,就要制定具体举措,并将其作为民生的实事来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17年,自治区出台了文化惠民政策,建立完善图书馆总分馆模式,让城市的文化地标走进苏木乡镇,并在嘎查村落设服务点,推进区域内文化工程全覆盖。这看似是惠民举措的一小步,却是整个基层文化建设的一大步。

文化下乡要接地气。有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流于形式,百姓不喜欢,自然收效甚微。打造文化大餐要改变思路,把以往的“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把百姓“满不满意”“喜不喜欢”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惠民上的具体落实。我区东西跨度大,绵延2400多公里,有道是“十里不同俗”,要充分考虑文化审美、文化需求的差异,不搞“一刀切”。乌兰牧骑自编自演节目,图书馆送蒙古文图书进蒙古包,以及采取“订单”“菜单”式服务的分馆建设,都是卓有成效的实践和尝试。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们要将文化下乡工作落到实处,真抓实干,推动农村牧区文化建设,为建设亮丽内蒙古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乌兰牧骑惠民常态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人大建设(2019年11期)2019-05-21 02:54:46
乌兰牧骑进校园
民族音乐(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6
玛奈乌兰牧骑
草原歌声(2018年1期)2018-05-07 06:40:02
光荣的乌兰牧骑
草原歌声(2018年4期)2018-04-04 05:19:22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18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民族大家庭(2015年2期)2015-08-21 07:59:44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专用汽车(2015年2期)2015-03-01 04:05:35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