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设想

2018-01-22 13:30林锋华
法制博览 2018年28期
关键词:金融信息义务金融机构

林锋华

潍坊农商银行,山东 潍坊 26106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金融信息安全的问题也变得日渐突出。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大数据对信息进行储存,可以使成本降到最低,所以很多金融机构都采用大数据来保存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多信息。大数据运用同时也具有很多风险,很多金融机构在实践中忽视了客户利益,没有妥善保护客户的金融信息,这就使得很多金融信息被不法分子频繁获取、公开售卖,甚至已经出现了售卖客户信息的产业链。

一、我国金融信息保护面临的困境

第一,保护金融信息依据并不足。当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这就造成了法律空白。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反洗钱法规定,我国法律所保护的对象分别是存款信息和基于反洗钱义务所获得的客户信息。与此同时,金融信息安全保护义务规范也不明确。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金融信息保护主体仅仅局限于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相关的其他主体并没有涵盖在内,对于不履行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责任也没有行之有效规定,基本上只是进行谈话或者整改,缺乏有效的救济措施。

第二,缺乏行之有效的行政监管措施。对于侵犯金融信息行为除了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强行政监管。在我国当前立法中,金融信息保护的行政监管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监管部门的职权非常零散,不能够对侵害金融信息的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根据我国当前法律规定,金融监管部门仅仅只是对反洗钱信息以及存款信息具有处罚的权力,无法归规制其他侵害行为。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职权也非常小,难以实现有效监管。根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反洗钱行政管理部门对金融机构违反保密规定享有执法权,但是这部法律所保护范围非常有限,根本做不到全面保护。

第三,金融信息格式合同非常泛滥。当前客户在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时常常会需要填写单方面的格式合同,这些合同常常会使金融机构推卸责任,对于保护客户信息非常不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信用卡申请人和持卡人同意银行向第三方披露信息,无论申请成功与否,银行均需要将相关资料进行保管。在客户申请法律救济之时,金融机构常常援引此条进行免责,这明显不利于客户的金融权利维护。

第四,举证困难。对于我国来说,严重侵害个人金融信息的行为可以比照刑法的规定进行处罚,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受害人只是主张民事权利的救济。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金融信息受害人需要证明自身的主张。但是在实践中,金融信息的非法出售具有极大隐秘性。受害人在损害结果发生之前几乎不可能知晓,在损害事实发生之后就很难取证,这就使得举证困难已经成为了金融信息维权的重要障碍。

二、我国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完善

第一,明确金融信息安全保护义务主体。在大数据时代,金融大数据使用者不仅包含有金融机构,同时还包含有许多中介组织、技术供应商等等,因此金融信息保护义务不能仅局限于金融机构一家。根据美国联邦交易法案规定,所有行业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施加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我国立法可以借鉴美国立法思想,不能将金融信息的保护仅仅停留在某一机构,而是应当将涉及多元主体都纳入到承担责任范围之内。除了金融主体之外,大数据供应商、金融管理部门等等可以接触到金融数据主体也需要承担安全保护义务。由于金融机构并不擅长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服务都是由供应商进行,而客户信息很容易被供应商泄露。由于金融客户和技术服务商之间并不会签订合同,因此很难遇到合同相对性获得救济。对于这种状况,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技术供应商也必须承担保护责任。除此之外,国家公权力机关在对金融信息进行管理时也可能出现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信息泄露的现象,对于金融交易主体造成损害。因此金融管理部门在收集和使用大数据时也必须有安全保护的义务。

第二,明确金融信息安全义务的内容。首先,必须合法收集信息义务。对于信息总体来说,金融大数据都是被动收集,甚至可以在完全不知情情况下收集。通过对大量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对于客户信息了解常常超乎了客户自身了解。因此,在立法中应当明确规定金融机构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客户意志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直接认定侵权。根据美国金融法规定,金融服务的企业会将信息收集和使用状况告知消费者,企业有义务向消费者解释使用方式和保护的方式。对于我国来说,大数据使用也必须坚持告知和说明方式,这是保护金融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法律应当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将客户收集信息的目的和用途一一告知,而且规定告知不能成为以后免责的事由。

猜你喜欢
金融信息义务金融机构
动态信任视角下消费金融信息产品设计与评价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跟踪导练(一)(4)
媒体融合时代金融信息服务业如何转型升级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