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梦秦简”①看秦王朝的吏治之路

2018-01-22 13:30
法制博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吏治秦简秦始皇

欧 敏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

一、秦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当今,中国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③。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国家繁荣与进步的必由之路。翻阅历史的案卷,借鉴古人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众所周知,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中华民族统一大任的王朝。秦帝国的前身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的秦国,其建国历史则可追溯至公元前770年。经过连年的战乱及分封割据,直至公元前221年,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秦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的君主专制国家。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华民族才开始有了一个统一集权的国家,虽然秦始王在统一中华的道路上存在很多诟病,但依然不能改变其统一大业的伟大功绩。如果没有战国时代的动乱,没有法家思想的形成,就没有后来秦始皇的号令诸侯。因此,法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华的理论基础。秦王赢政成为中华民族统一后的第一任皇帝,号称秦始皇。统一大业完成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六国的文字与度量衡,以秦相李斯订正的秦篆(小篆)为全国统一字体。为了消除方言方面的障碍,建国之初,就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其中规定了币制、地亩制、车轨制等各种订制。经过全方位的整治,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初具雏形,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他是如何号令诸侯,立国安邦的呢?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为我们了解秦王朝的吏治制度打开了一扇窗户。

二、云梦秦简描述的吏治之道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一座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的墓葬被发掘出来,同时出土了大量的竹简,被称为云梦睡虎地秦简。据考证,竹简中的《为吏之道》大概成文于秦庄襄王时期到嬴政继位后的一段时间内,至多到秦王执政十年,也就是吕不韦执掌秦国大权时完成的。④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大部分为竹制秦简,内容包括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等等。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依据这些文物,我们也看到了秦王朝吏治制度的一些端倪。

在云梦睡虎地秦简中出土的最重要的文物,莫过于是“吏治之道”。“吏治之道”共计出土51枚竹简。因开篇有“为吏之道”四字而得名。纵观简文,其内容主要叙述的是秦代为官从政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或者我们也可把它当做治国之本。仔细分析研究后发现,其思想内涵远远超出了前期法家单一的“治世”思路。云梦睡虎地的出土竹简,涵盖了治国、理政、安民、趋利、远祸的政治目的,体现了以法为本、综合治国的特色。

下面摘录一部分云梦秦简的法律条文,供分享。出土秦简中这样写道:“凡为吏之道,必精絜(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无)私,微密韱(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严刚毋暴,廉而毋刖,毋复期胜,毋以忿怒。宽俗(容)忠信,和平毋怨,悔过勿重。兹(慈)下勿陵,敬上勿犯,听间(谏)勿塞。审智(知)民能,善度民力,劳以?(率)之,正以桥(矫)之。反赦其身,止欲去?(愿)。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员(圆)。尊贤养孽,原?(野)如廷。断割不刖。怒能喜,乐能哀,智能愚,壮能衰,恿(勇)能屈,刚能柔,仁能忍,强良不得。审耳目口,十耳当一目。安乐必戒,毋行可悔。以忠为干,慎前虑后。君子不病?(也),以其病病?(也)。同能而异。毋穷穷,毋岑岑,毋衰衰。临材(财)见利,不取句(苟)富;?临难见死,不取句(苟)免。欲富太甚,贫不可得;欲贵太甚,贱不可得。毋喜富,毋恶贫,正行修身,过(祸)去福存。”

从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早在秦王朝时期,统治者已经懂得,为官者必须清正廉明,不苟私利。判案必须大公无私,明察秋毫,提倡赏罚分明,禁止严刑逼供。对于为官者的要求,则是宽容忠信,兹(慈)下勿陵,敬上勿犯。没有维护领导核心的意愿,就不能实现令行禁止,上通下达。没有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又怎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欺下犯上,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审知民能,善度民力,劳以率之,正以矫之。是要求为官者善达民意,倾听民众的意见,理解民众的疾苦,解决民众的难题。要求为官者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律人首先律己。不能正身修行,岂可去祸存福。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圆。尊贤养孽,原野如廷。是指官员如果不能正其身,养尊处优,助纣为虐,把官位当做索取的资本,视官廷如乡野。只能为害一方,祸国殃民。

为吏之道,必精絜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微密韱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这是秦人的治国方略。古人两千年前已经实行的政策,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为官之正途,前人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要对为官律政做不懈的努力。

三、秦王朝的治国之本

从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我们可以看到,在秦国建立的过程中,法家思想的形成,为其治理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纵观秦简吏治之道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法理体系,而且其中的许多条文与现代的法律条文相比毫无逊色,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法治理论对治理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在秦王朝的治国方略中,除了法学上的吏治之道外,人们知道的还有其它的一些措施。比如统一度量衡,这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战国时期各君主国之间,由于存在着地域和政权的阻隔,各国的度量工具并不统一,因此形成标准各异,各行其是。在分疆诸国时可以接受,而一个统一的国度,如果依然设定不同的标准,那就削弱了国家的权威,为动乱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还有人口的大量迁徙,也是在为统一大业服务。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各国割据,自立门户,必然会对各地民众产生一定的向心力影响。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大量的人口迁徙,也是秦始皇治国的智慧所在。只是在整个人口迁徙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野蛮的举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这是最为后人诟病的。

除此之外,文字的统一,也是秦王朝建国的历史功绩。战国时期,文字书法各不相同,各地上奏的文本也各不相同。为了统一文字,形成全国一致的文字系统,当朝政权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设定了以秦相李斯订正的秦篆(小篆)为全国统一字体,才使大江南北有了共同的文字基础,这对政令的上通下达有了更广泛的基础。

尽管对秦始皇的统一,秦始皇的暴政均有不同的解读,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统一中国应该是秦王嬴政的伟大功绩。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尚且懂得吏治之道,懂得治国安邦的为官之道。因此才有了秦王朝的鼎盛时期,才有了一统中华大业的伟大创举。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正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我们正在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严格执法。⑤只有依法治国,只有依宪治国,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才能伫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注 释 ]

①指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出土的秦代墓葬中的竹简.

②湖北省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

④刘天奇.黄老政治的初次实践.唐都学刊.第10卷,1994(5).

⑤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2月23日).

猜你喜欢
吏治秦简秦始皇
云梦睡虎地秦简,让秦史“活”起来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孙中山的吏治思想与实践
秦始皇拜荆条
秦简“识劫 案”发微
况钟为官之道刍议
《语书》对于当今吏治的借鉴意义
秦简《吏道》、《为吏》所见格言疏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