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一”起义发生在1927年的8月1日,也被称作南昌起义,对我国近代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首次直接领导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武装暴动,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端。这次起义具有开创性的历史价值,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进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八·一”起义 开创性 历史价值
“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暴动,这一事件震惊中外,被载入到我国革命史册之中。自此之后我国有了服务人民的武装队伍,从而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所以,为了纪念“八一起义”,我国将每年的八月一号定为中华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就连我们的军旗上也赫然写着“八·一”,也因为这段历史,南昌这座城市成为了人民军队的摇篮。“八·一”起义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派、和党内“右倾”错误思想的彻底决裂。在革命重要的关头,“八·一”起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理想的坚持。因此,认识这次武装暴动的开创性历史价值十分重要。
一、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决裂,正确辨别敌友,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之所以会发生这一武装暴动,是因为在国民革命期间,共产党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严重的迫害,全体共产党人与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向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进行宣战,从中能够看到中国共产党同胞对于革命理想的宝贵坚持,共产党人坚定革命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也是光明的。
在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并强调这是革命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当时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在两篇文章中却提出了相反的觀点,对革命的前途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他认为革命是由资产阶级主导的胜利,工人阶级并非革命的领导力量,虽然其在革命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并非是完全独立自主的革命势力。所以,陈独秀认为,国家命运的改变只能依靠国民党,他对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逼迫奉行“再三退让”政策,将全国人民的利益拱手送给残暴的国民党反动派。
这次武装暴动在实践上,与右倾机会主义完全决裂,并通过行动表明了谁是人民的朋友和敌人。“八·一”起义让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有了正确的方向,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全体同胞革命必胜的信心。在这一起义之后,我国先后爆发了超过一百次的不同规模的武装起义,如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自此我国革命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直接领导革命,是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试金石
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来挽救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召开了临时政治局会议并达成了退出武汉政府的共识,会议还组织建立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代理行使中央政治局职权[1]。次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政局的宣言》,该文章揭发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右派集团的阴谋活动以及汪精卫、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刑;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群众的英勇斗争;宣布了党的斗争任务,命令加入武汉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党员退出;号召所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斗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对政局的宣言》说明新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已经认识到问题,并开始改变妥协退让的策略。常委会议首次对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三个重要决策:武装反抗国民党、独立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以及召开一次中央紧急会议。通过总结这次失败经验,中共中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明确了党在新时期领导革命运动的政策及方针。
“八·一”起义落实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决策,并且取得了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有效尝试,这次起义的成功为“八·七”会议奠定了基础。“八·七”会议对我国的各阶级状况进行了分析,强调只有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这次起义让我国革命出现了转机,自此步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三、是军队听党指挥的重要尝试,标志着中华人民军队的诞生
起义军按照共产党的进步思想,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揭开了中国共产党指挥革命的序幕。依据中共中央的计划,在发动“八·一”起义后,于第三日分批从武昌撤离并沿着抚河南下直至广东省内,沿路发展革命力量并争取外部援助,攻取广州后继续寻找机会北伐,誓将革命进行到底[2]。起义军在向南征战中也承受了很多的考验,但是在遭受重创后不仅没有泄气,反而使得其革命信念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更加坚定。在朱德、陈毅的带领下进行了土地革命,真正实现了向工农红军的转变。在此之后,在朱德和陈毅的带领下工农红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创性举动,部队人数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为各种因素,到大庾时人数只有七八百,最后整编成一个团,由朱德担任团长。在朱德的领导之下对部队纪律进行了整肃,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思想工作。工农红军到湖南宜章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进行了湘南起义。次年的4月,部队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和,整合成红四军,为革命保存火种。后来的人民解放军就是在红四军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且夺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四、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八·一”起义的重要历史价值,对新中国具有开创性意义。分析“八·一”起义的意义,可以让我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学习“八·一”精神,不忘初心,坚定前进。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要努力学习,不畏各种困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奇慧.南昌起义历史意义的再思考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J].青春岁月,2017,(06).
[2]曾明芳,乔露,徐贝琳.论南昌歧义的伟大历史意义[J].山海经:故事,2016,(11).
(作者简介:徐艺菲,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中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