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梁君璧的艺术形象

2018-01-21 10:23鞠丰璘
祖国 2018年24期
关键词:悲剧

著名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经典力作。应该说,这部小说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小说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描写了回族生活的日常,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撞击与融合中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们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与追求,更有人间烟火般悲剧性十足的爱情故事。也正是为穆斯林人心所传,全书笼罩着庄严肃穆的气氛,它是穆斯林圣洁的诗篇。

大部分读者都把这部作品看作是悲剧爱情小说。的确,从小说的名字中,我们就能理解一二了。但是,对于塑造的这些悲剧人物,很多人都直指梁君璧,认为她是造成新月与楚雁朝爱情悲剧的直接凶手,认为她同样制造了儿子爱情的悲剧;甚至还有读者认为,她对于自己婚姻的不幸,也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是,我个人认为,梁君璧虽然的确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但是单凭这些就断定她是构成全部悲剧的主要凶手,实在是有失公道。

那么,我就從以下几个方面为梁君璧进行辩护:

一、家庭所迫,无可奈何

我们通过阅读作品可以知道,少女时代的梁君璧,她的家庭遭遇了很大的变故。首先是她的父亲去世。那时她还只是个尚未成年的女孩。在当时,她只有母亲、妹妹和韩子奇可以依靠。妹妹梁冰玉年纪尚小,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更不用说她的母亲了,也只是个普通的女人。面对丈夫的去世,她没有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只是一味的哭泣,对于未来生活的打算毫无头绪。韩子奇作为唯一可以依靠的男人,却因并无血缘关系而无能为力。在这样环境的压迫下,梁君璧无计可施,只有自己挺身而出,被迫坚强且勇敢起来,主持大局。

然而,事与愿违,坏消息接踵而来,根本不给人喘息的缝隙。蒲绶昌的落井下石、要求索赔,这几乎要把梁家逼入绝境。试想,如果当时没有梁君璧壮士断腕般的果断,梁家想要日后翻身,怕是一丝希望都将荡然无存。这里我们必须承认,正是她梁君璧,以少女睿智的眼界和英勇付出,才保住了梁家活下去的希望。

二、时代所迫,鄙从中来

有人也曾说,梁君璧俗不可耐。在我看来有些过于绝对。梁君璧生活在市井当中,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她只能做一个凡夫俗子,这也是她的一处软肋。不妨换位思考,她身处那样一个年代,而读者却以现代人的目光审视她,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喧嚣的老北京城,南腔北调,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表面上她显露着压人的威视,其实内心满腔悲痛,家庭的兴衰成败系于一人身上,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只是残酷的现实让她不得不面对这一切。

我们换个角度再来讨论一下,梁君璧的丈夫韩子奇,性格敏感脆弱。虽然从表面看,是韩子奇的手艺供养着一家人,但是单靠他一人能把生意做起来吗?未必。他懂得玉的艺术,却不懂得生意甚至生活的本质,如果没有梁君璧的世俗,韩子奇很难在他周围环境生存下来。某种程度上,是当时的世道使她变成了这番模样。

三、爱情受挫,梦想破灭

婚姻最起码的要求是相互忠诚于对方,这是最根本的准则。无疑在这一点上,梁君璧是受害者。我们知道,韩子奇和小姨子梁冰玉出轨了,无论怎么去粉饰这个过程,事情终究是这样的结果。作为读者,我找不出理解与原谅,更没有同情这两人的理由。梁君璧之风云叱咤,韩子奇之愁肠百结,青梅竹马,却敌不过世俗的摧残。

我们也许会批判梁君璧是个守财奴,她当时应该和韩子奇一起出国避难。但是如果我们回首梁君璧的往事,便会懂得蒲老板给她所上的生动一课,使她深知没有金钱的危险与无奈。当初要不是她变卖了家产,现在的境遇究竟会怎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批判应该是理想主义者的专利,不值得深辩。或者说,如果单就这一点为此事辩护,也确实有点牵强了。可惜了一对才子佳人,终究是因为凡尘而负了彼此。

四、善良所在,有目共睹

整部作品中,梁君璧的身上似乎总有些令人压抑甚至讨厌的因素,我们不去讨论这种因素是否存在被故意放大的可能。但是,一个人物的身上必然有多样性的东西存在,现实中的人是这样,塑造的艺术人物亦是如此。而梁君璧身上的善良,也正是作者所正面描写的。在儿子过生日时,她对老妇人的态度是对梁君璧人性正面的肯定,她对弱势群体也是充满了同情和爱心。她甚至把老妇人收留下来,变成了家庭中的成员,甚至改变了她的一生,这一点,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而梁君璧对于新月的态度,是我们争议最多的,所谓批判梁君璧的证据更多也出自于这里。的确,我们谈梁君璧确实有不对的地方,处处有压抑新月之处,让新月的青春里充满了对母亲不美好的回忆。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新月是他丈夫和妹妹生的孩子,是他们关系不洁最好的证据。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更何况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背叛她的是她最亲的人。站在这个角度上,梁君璧还能把新月收养,给了她相对的稳定生活,且隐瞒着事实,没有因为急于反驳而使新月了解真相,这是她母爱的光辉。即使不是亲生女儿,但她也终究是个孩子,是韩子奇的骨肉,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而不是拘泥于痛苦的现实无法自拔,君璧又怎会不明白这种简单的道理呢?试问,是不是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不分原因地指责梁君璧。

五、虔诚信仰,是非难辨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梁君璧的所作所为都是对的,这也不客观。比如在阻止新月和楚雁朝这对年轻人的爱情上,她的作法决绝,态度决绝。我们不排除一点,那就是出于对丈夫和妹妹的某种报复心理。

但是,她按照自己宗教的规矩去行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真的。因为她是个十分虔诚的教徒,或许文化水平低是她强化甚至极端了自身宗教信仰的原因之一。至于她宁愿让新月死也不打算成全这对恋人的说法,我个人觉得,也存在一定的赌气成分。她确实有过动摇的时候,她也曾打算在宗教之外做一些妥协,但当她知道楚雁朝不是穆斯林时,就坚决反对了。我在这里大胆设想,如果楚雁朝符合她教规的条件,就算她不愿意,也还是能够商量的。从这一点上,我们说,极端的信仰,让她伤害了别人,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造成她自己人生不圆满的根源之一。换句话说,她自己也是受害者。

六、结局尾声,曲有终章

对一个人的评价要坚持客观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梁君璧,外表寒冬凛冽内心也曾骄阳似火,那些迫不得已的改变也与她个人的身世和经历有关。但对于陌生的弱者,她也有爱心和同情心。当然她也有错误的一面,在阻止新月的恋情上,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在面对儿子的婚姻时,她同样将儿子的婚姻玩弄于指掌之间,造成了韩天星人生的不幸。她的一些做法在客观上的确造成了一些人的悲剧。但是,追溯到本质,这也是梁君璧个人的不幸。从文学的角度上说,这也是成功塑造人物的具体表现。多样性甚至充满矛盾性,才能使艺术人物真实可信,才能使之立起来,也才能带给读者对于作品多样性的解读,这也是一部好作品具有经久魅力的原因吧。作者曾说:“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仅仅炫耀技巧就失去了灵魂。”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作者以其独到的笔法,如此强大的驾驭历史的能力,挥洒人生、驱使命运、可圈可点、芬芳万里。而读者的选择,历史的淘汰,最是无情也最有情的,能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绚烂的一笔,这也是时代对作者最大的肯定。

(作者简介:鞠丰璘,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中学历。)

猜你喜欢
悲剧
伟大的悲剧
第23章连环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卢卡奇论悲剧的形而上学
一曲悲剧英雄的赞歌——《伟大的悲剧》解读
认识悲剧与否定悲剧——雷蒙·威廉斯革命悲剧观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