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2018-01-21 01:54:59张洪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6期
关键词:左心病情有效率

张洪梅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6)

急性左心衰竭是心脏结构、功能突然发生异常,短时间内心排血量急剧增加,组织灌溉不足引起的急性肺淤血[1]。急性左心衰竭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具备发病紧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所以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减少抢救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2]。对收入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以探讨急救优化护理措施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把所有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58~83岁,平均(67.4±5.5)岁。其中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分别为20例、18例、7例、5例。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57~82岁,平均(68.0±5.1)岁。其中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分别为21例、19例、6例、4例。两组患者的资料经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指导病患完善各项检查,遵医嘱安排患者卧床休息,予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急救流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快速有效判断病情、合理摆放科室急救物品、明确分工减少急救时间、心理护理等。

1.2.1 快速有效判断病情:接诊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识别病情(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的状况、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有无湿啰音等)对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快速询问、同时完善实验室检查,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磷酸酶、B型利钠肽等检查辅助确诊。

1.2.2 合理摆放科室急救物品:科室急救物品放置一定要合理,应符合方便取用的原则,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病情凶险,避免因抢救时取用物品耽误急救时间、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1.2.3 分工明确把握急救最佳时机:明确分工,可以把握急救的最佳时机,减少急救护理的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3]。应于30 s内开放绿色安全通道,用平车把患者送往抢救室。3 min内完成初期的急救护理(酒精湿化、面罩给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的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5 min分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并完成静脉采血,送检单加急,专人送检[4]。完成药物准备和核对,予患者吗啡减轻心脏负担,年老体弱者慎用,予硝普钠扩管,用药时严格掌握剂量,予利尿剂,并观察患者尿量、心率、血压、血钾等情况,予强心药西地兰静脉缓慢注射,观察生命征。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1.2.4 心理护理:在急救时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做好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统计两组急救时间及急救45 min和1 h后的急救效果。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若患者的生命体征正常平稳、肺部湿啰音消失、能够平卧、呼吸困难状况明显改善或消失为疗效显著。若患者以上症状有所减轻为正常。若病情加重或未达到有效指标判断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 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所需总时间的比较: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通过实施优化急救护理之后,经过比较发现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如下:观察组急救所需总时间为(38.4±7.2)min,对照组急救总时间为(58.9±6.6)min,观察组急救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急救45 min有效率比较:所有患者经过45 min抢救后,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观察组45 min内急救有效率为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急救1 h有效率比较(评价标准同2.2):所有患者抢救1 h后,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观察组1 h内急救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发病紧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急救护理十分困难、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患者往往会在发病数小时内死亡。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急救护理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常规的急救护理,分工不够明确,无针对性的急救手段,会影响急救护理效果。所以实行优化急救护理,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

优化急救护理需要分工明确,医护的彼此配合,因此平时要在科室多进行模拟演练,对急救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左心衰竭的病因、有瘾、发病机制、急救护理措施等方面)这样当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熟练掌握运用优化流程,使急救措施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提高急救成功率[5]。同时科室应该优化物品布局,合理摆放急救物品,避免因抢救时取用物品耽误急救时间、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同时在紧急情况下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患者恐惧,影响疾病的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急救总时间、45min后急救有效率、1 h内急救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说明优化急救护理措施能缩短急救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急性左心衰竭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6]。

猜你喜欢
左心病情有效率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39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应用效果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8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