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的耦合策略研究

2018-01-20 15:04孙会
市场周刊 2018年3期

摘 要:如何对海洋科技人才的集聚与内育进行多方调控使两者保持动态平衡和螺旋上升,进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是江苏沿海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挖掘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该地区海洋科技人才集聚與内育耦合的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该地区人才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江苏沿海地区;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3-126  -02

一、引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科技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中的优秀群体和精华部分,具有极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处于江苏经济发展“洼地”的江苏沿海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需要的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能使该地区的人才供给与需求逐步形成匹配,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江苏沿海地区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在深度挖掘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的动因基础上,发现江苏沿海地区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耦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江苏沿海地区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耦合的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该地区科技人才整体目标的实现,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二、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的动因

(一)海洋科技人才集聚的动因

由于海洋科技人才的性质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与其他人才相比,其在产业内起着“领头羊”式的关键作用。他们既有其他类型科技人才寻找适宜的工作环境,以满足其各项基本需求的动机,也有寻找合适的工作舞台实现抱负,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的动机。因此海洋科技人才集聚的动因除了环境驱动外还应包括创新驱动。

1.环境驱动

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影响海洋科技人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的外部因素。其优劣程度关系着海洋科技人才的质量,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能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加入并留住该地区。环境驱动具体包括:经济环境驱动、自然环境驱动、人文环境驱动和制度环境驱动。

(1)经济环境驱动

①个人利益驱动。海洋科技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稀缺的资源,具有较大的自由流动空间,能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其流动是一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并实现自身人力资本最优化的过程。②经济实力驱动。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的区域,对科技人才越具有吸引力,逐渐形成集聚,从而集中经济发展所需的优势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从而实现科技人才集聚与经济健康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2)人文环境驱动

一个地区仅依靠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来吸引科技人才还不够,还需要一个兼容性强,重人才、重知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会形成持久的“拉力”,吸引和集聚关键科技人才,留住他们,并通过培育和开发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良的绩效,从而形成科技振兴的人才链,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夯实平台。

(3)制度环境驱动

一个地区能否留住科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制度环境。一个地区如果建立健全科技人才的身份管理制度、配置制度、培训开发制度、激励及使用制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人才迁移,提高科技人才满意度、增加相互之间的信息互动、信任,并增强团队合作,从而驱动组织和地区实现科技人才集聚并产生集聚效应。

2.创新驱动

海洋科技人才在集聚过程中,更注重寻找一个合适的舞台来实现自身的自我价值。而创新能最好地为海洋科技人才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与舞台,因此创新便能对科技人才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引领科技人才的集聚。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能促使海洋科技人才重组并从本质上改变人才聚集模式。

(二)海洋科技人才内育的动因

1.需求驱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持续不断增加,各级政府为此立足相关产业,从产业内部挖掘和培育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并推出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手段,对科技人才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投入,积极促进科技人才向相关产业集聚。企业在吸纳人才的同时,注重育才,并采用各种方法把优秀的人才保留下来,做到引、育、留结合,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科技人才也有积累知识,完善自身知识、技能结构,实现自身增值的需求。

2.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

在科技人才集聚的过程中,会形成天然的知识学习氛围,具有不同背景、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科技人才,在这种氛围中,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沟通思想,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总结经验,实现知识再造。

三、 江苏沿海地区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耦合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人才总量和结构耦合均不足

江苏沿海地区一般通过人才引进和内育来满足该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和发达沿海地区相比,江苏沿海地区海洋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发展不均衡,拥有的海洋科技人才总量较少,更缺乏高端科技人才,人才引进及聚集的数量与该地区发展要求的海洋科技创业效益不成比例,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实力落后于其他发达沿海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另外,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基本空缺,科技人才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和发展阶段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合理状态。

(二)科技人才动态耦合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政府主导的人才引进具有滞后性,导致江苏沿海地区人才引、育、留与该地区经济发展动态流动耦合不足;(2)江苏沿海三市每年毕业生数万名,但留在该地区工作和发展的人比较有限,致使江苏沿海地区科技人才的引育实现不了动态流动平衡;(3)江苏沿海地区的高校在科技人才培育方面缺乏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合作整合共享机制,校企之间科技人才交流与互动都相对不足。

(三)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规模和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之间耦合不足

每年江苏沿海三市的高校和相关企业都会有专利和授权若干件,但科技成果创造虽然可观,但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高校更注重学术价值,更多地将资源和精力投入在论文上,其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政府和企业对科技人才的支持政策不能持续或兑现。而且由于缺乏服务市场激励机制,致使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专业服务缺少主体,进而影响了海洋科技人才创业项目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四、促进江苏沿海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的策略

(一)对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充分了解,实现个人与岗位的科学匹配

仅仅依靠大规模、大范围的海洋科技人才内育与集聚只会造成科技人才数量的堆积,江苏沿海地区应综合考虑海洋产业发展与市场主体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该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集聚与内育于该地区,从规模化引进向合理性引育布局转变,并通过调查分析科技人才的需求,结合岗位特点,想方设法把其科学合理地配置到相应产业、部门和岗位上,以协同满足该地区海洋产业发展需求对科技人才的总量、职称比例和结构的要求,以实现科技人才个人与岗位的科学匹配。

(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海洋科技人才职业发展

江苏沿海地区为了集聚与内育更多的海洋科技人才、促进其职业发展,应根据科技人才的自身条件和特点为其设计职业发展规划,并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地推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来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其技能的提升,降低职业倦怠,提高工作热情。

了解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的意向,帮助其制定职业发展计划书,通过工作技巧培训、沟通能力培训、管理技能培训、业务知识培训等来增强他们的终身就业能力,扩展职业发展通道。利用科技人才个人能力获得组织认可的动力,设计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増加浮动奖金的比例,将个人能力与绩效挂钩,对其进行激励和鞭策,体现不同技能的服务价值,提升他们满意度。

(三)着力海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提高人才利用率

江苏沿海地区应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大力开展海洋科技人才吸引环境建设,学习考察沿海发达地区海洋科技人才引进经验和发展模式,为人才引育提供先进、开放的制度和环境保障,全面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抓好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建设,健全科技人才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建立科技人才项目产业化考核评价体系,改变海洋科技人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加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人才个体多方的合作,推动科技人才由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实现。

(四)促进人才动态流动,实现人才集聚与内育的协调互补

江苏沿海地区对海洋科技人才吸引达到一定的规模即会产生科技人才集聚效应。受江苏沿海地区人文发展、经济发展、人际关系、科研资源等相關资源的累加和集聚的影响,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会促进个体积极发掘自身潜能,使科技人才相互促进、相互竞争,为江苏沿海地区科技人才的内育注入动力和能量。江苏沿海地区随着海洋科技人才内育的发展,会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对江苏沿海地区外的海洋科技人才形成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将会导致江苏沿海外的优秀的科技人才资源愿意并主动加入江苏沿海地区,为充实该地区的人才队伍提供动力。但只有集聚与内育总量和结构“适销对路”的科技人才,才能增强产业内人才的活性。因此,江苏沿海地区应充分考虑其自身发展需求,作出前瞻性人才引育计划,避免出现科技人才资源的紧缺或浪费。

参考文献:

[1] 陈秀竹.高新园区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双螺旋耦合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王世杰. 战略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双螺旋耦合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3] 赵京波.美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1,(12).

[4]张樨樨,郗洪鑫. 我国海洋科技人才需求关联因素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06).

作者简介:

孙会,女,江苏徐州人,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