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对农村初中生物实验的影响

2018-01-20 14:45张晗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生物探究

张晗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1-0192-0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教学过程离不开实验。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能力,所以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作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应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但是目前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在我校并没有达到《标准(2011)年版》和教材的要求。

1.初中生物实验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设备紧张。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近三四年来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七年级就有六个班,每班都在六十人左右,全校就只有一间实验室,有心开展实验只能筛选其中几个好做的,效果明显的来做,而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基本不开展,所以实验开出率低。另外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员,由上课教师一手代办,工作量大,实验后的整理和维修更是繁琐。长此以往教师们就精力不足,不愿意上实验,或者换成了说实验。

1.2 生物专业教师和学生情况不容乐观。做为农村九年制学校,我校的专业生物教师只有两人,都在一线,分包了学校七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而八年级就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学,对课本知识讲解都不到位,实验就直接不做。我们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知識的储备又少,一节实验课下来学生喊苦喊累,教师更是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1.3 学生对生物实验不够重视。与其他物理、化学学科比较,生物在中考中所占的不例不高,生物实验又不参与年终考试,有些学生都不愿意上实验课,认为只是在浪费时间;还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积极,让学习程度好的全权代理;还有些学生不听指挥,做一些与生物实验没有任何关链的独创实验。慢慢地就会对生物实验失去兴趣。

1.4 部分实验过程历时较长。以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为例,在“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中,实验方法是:取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h;“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中,实验方法是:取三株大小相似的青菜,分别放入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培养液和蒸馏水中培养,培养过程中,注意光照、通气并及时补充培养液,一星期后观察它的生长情况;在“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中,实验方法是:实验开始时记录不同状态种子的最初温度,24h以后,观察不同状态种子的温度发生的变化……此类实验的开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单凭一节课(40分钟)根本不会有任何实验现象。那么,就得提前处理材料,而前期处理工作只能选择少部分学生来完成,后续实验再由所有学生共同来完成。长此以往导致没有从头参与实验的学生就把自己的工作干脆交由参与过的同学来完成,这样就致使实验表达与交流环节课堂冷场,或者是众说纷纭,课堂氛围混乱嘈杂,没有效果。

2.微视频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微视频(又称为视频分享类短片)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时间是30秒到20分钟不等,短、快、精、大众参与、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其最大的特点。根据心理学研究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一般在15分钟左右,“微视频”在时间上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语言精练、准确、明晰,干脆利落,紧扣主题,新颖独特,引人注目,能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内容整体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理有据。而且微视频格式普通,容易在网络中上传和下载,授课教师随时随地随堂使用,从此告别粘贴复制和优盘的不方便。

2.1 在前期实验准备中的优势。利用微视频的特性,只需要一个兴趣小组(4到6人)来完成前期实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手机或DV全程录制,录制过程中还可以穿插提问及实验理论指导,录制结束后利用视频软件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剪辑处理,24h的实验瞬时变得简短清晰,既能体现生物实验的意义和价值,还能弥补农村专业师资力量不足问题。

2.2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对于“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类历时较长的实验,首先通过播放剪辑好的微视频,让学生都清楚前期的处理工作和接下来的后续实验步骤,然后再根据实验步骤继续实验,这样就不会出现实验断层和学困生不知所措现象,而且在短时间内就会有显著的实验结果。使得每一个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都得以锻炼,最后在表达与交流环节更是表现欲望强烈,成就感倍增,更能体现课程标准对生物实验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校。对于“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类历时短,效果明显,轻松好做的实验,教师会利用微视频多设置几个变量,如:增设溶液浓度梯度,探究哪个浓度梯度下植物更容易吸水。学生通过视频资料里的图片和数据得出更加精准的实验结果,发散了生物学思维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3 在拓展延伸课外实验中的优势。课外实验是丰富学生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苏科版教材中的DIY部分中就有许多实验需要学生课外完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可能由于缺乏现成的实验材料、有畏难情绪等原因,不能真正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简单介绍实验,帮助学生减轻畏难情绪,找到替代材料,再把学生的实验成果收集起来,制作成微视频并予以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甚至会有新的发现和探究。例如,七年级有一个“自己动手做一个生态瓶”的活动,一位学生在做生态瓶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绿萝叶可以在水中生根,于是他就想探究“不同的水质对绿萝叶生根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选取两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贴上标签,分别加入自来水和雨水各500ml,放入大小相同的绿萝叶四枝,放在温暖湿润、通风透光的环境中,每天观察并记录根的生长状况,拍摄并测量根的长度。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即不同水质对绿萝叶的生根有影响,绿萝叶在自来水中比在雨水中生根速度快。当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时,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探究热情。

微视频虽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较高,但是能替学生节省时间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就值得我们去实践和推广。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生物探究
生物多样性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第12话 完美生物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