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怀萍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既是教授知识的教师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班级管理是一种艺术,需要老师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善,根据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校规校纪,建立正确的班级管理政策,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从改善班级管理缺陷、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建立正确的班级管理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创新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和正确的日常管理,对学生的生活还有学习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事物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小学班级能够积极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老师错误的体罚、不正确的规定都会对学生幼小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正确的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通过体罚学生建立威信,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这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在很多小学班级管理中,老师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没有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部分老师通过体罚、恶劣的言语等管理学生,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这样的行为方式,会使学生畏惧教师,在班级中产生紧张的情绪,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本应活泼开朗的学生变得沉默寡言,完全扭曲了教学的宗旨,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成效。
2.教师对学生过于“爱护”,学生达不到锻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教师稍微严厉一点,家长就十分不满,甚至向学校施压,这样的情况使许多老师不敢过于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不到锻炼,阻碍了学生正确的成长,忽略了磨炼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3.班主任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品质是从小养成的,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学习新鲜事物最快的时期,然而在班级管理中,很少看到德育方面的教育,学校重视学习文化课,班主任不重视学生的德育,致使学生不懂基本的礼仪,道德品质低下,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
1.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师生之间产生信任有利于教师开展班级管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天真可爱的,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好感,只有帮助孩子们保持一颗童心,才能健康地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告别错误的交流方式,打开心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建立和諧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多多交流,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这样学生才能和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换,便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才会认真地听取老师的教育,并认真执行,总之,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生拥护老师而不是害怕老师。
2.不断倾听他人意见,学习新的班级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学生,鞭策学生。班主任应该更好地了解学生,改善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多与孩子的家长沟通,掌握孩子与家长交流的信息,以反映自身的工作状况。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更加了解学生,便于自己更新班级管理模式,改善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2.班级管理过程中考虑学生的感受,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教育引导学生
小学生对很多事物正确与否都没有清晰的认识,犯错无法避免,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应对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为了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应该避免在公共场合对学生进行批评,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耐心地分析,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这样才能完全改正,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进行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
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之中,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级风气,在不断的良性循环中学生更有集体荣誉感,会更热爱学习,并在学习和与同学的交流中热爱校园生活,这是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创新管理策略必须努力的方向,班主任应该不断挖掘学生潜能,努力地更新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刘莉红.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J].散文百家,2015(12).
[2]唐小辉.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J].南北桥,2016(10).
[3]王曼曼.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若干思考[J].新教育时代,2016(9).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