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宏洁
摘 要:论述类文章阅读是高考必考题,针对2017年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的变化,提出策略及提分途径。
关键词:论述类文章;文章结构;训练途径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化味道浓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架起試题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去年相比在试卷结构、考点分布、题型设计、考查重心等几个维度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在保持往年命题特点和命题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高考命题“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评价功能,关注社会人生,渗透核心价值观与人文素养。
在命题方式上也不同于往年:之前往往是第1题的考查范围在文章的前半部分,第2题的考查范围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第3题的考查范围遍布文章全篇,而今年三道题的考查范围均遍布文章全篇;之前重点考查文章的内容,对文体特点考查较少,今年则同时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文体特点,直接体现了考纲“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变化,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全国II卷论述类文章《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第一段并未比较元明两代瓷器,主要证明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的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因此错误的答案是A项。
笔者以为,读懂文章的内容是答题的基础,而能分析文章结构思路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考试题的变化,我们应该重视三个方面的知识的总结与复习:
1.关注能体现结构思路的标志性词语为了表达得清晰,论述类文本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这些标志词有:
(1)关联词。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我们更快地理清结构和思路。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表递进的“而且”“甚至”,表转折的“然而”“但是”“不过”“其实”“与其相反”等。
(2)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时”等
(3)总结词。如“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此外,还有表范围的词、表解释的词、过渡词等
2.关注能体现文章结构思路的重要语句。论述类文本中,起统属作用的领起句、总起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启承作用的过渡句,前后呼应的句子,各段的中心句。
3.论述文都是以议论为主,都是通过事实材料、引用材料和逻辑推理来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明某个道理,证明作者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批驳什么。论述类文章的论证,也就是结合论点或分论点对材料的分析,包括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效果。论证的思路一般是先提出论题、概述议论范围,或点明中心论点、交代写作目的;然后运用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等方法对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证和分析;最后或归纳论点、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做法。
论证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并列、层进、正反四种形式。一般来说,大多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或并列、或层进、或正反的结构模式。
例:2017年新课标Ⅱ卷的论述类文本的第二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通过阅读和分析可以发现,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如果我们能及时找出上述的关键词、关键句,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清结构、理清思路。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将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只有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才能笑傲今后的高考考场!
参考文献:
刘永刚.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方法浅析[J].考试周刊,2013(4).
?誗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