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彤
摘 要:以南京名胜古迹的寻访为基础,以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交融的紧密度作为取舍,以“礼、义、廉、耻、诚、朴、仁、勇”为线索,探索了依托名胜古迹,进行德育教学。
关键词:德育内涵和教学;活动式德育;教学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说:一生要做三件事,第三件事是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建立人民大众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这可说是历史社团中德育教学探索的历史的理论渊源!
以下通过历史活动,从“礼、义、廉、耻、诚、朴、仁、勇”八个方面探索德育教学。
一、
1.礼
大报恩寺塔:最新的主流学者认为,朱棣是为纪念蒙古人的生母,对于朱棣,张宗子先生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之物力、之功令,胆智力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报天恩,恕己失礼。”
德育内涵和教学:如何看待朱棣夺晚辈子侄的皇位,他统治年间,生产力稳步提高。他的失礼夺位应该是给予肯定的。
2.义
航空烈士纪念馆:在南京最气贯长虹、义气冲天的事儿,应该是由位于蒋王庙的航空烈士纪念馆诉说的。
德育内涵和德育教学:学生在现场看得到烈士们的英气逼人,听得到他们的义薄云天,和甚嚣尘上的日军相比,他们没有半点优势,却沉重打击了日军。
所以,所谓义,就是人们为着一个正确而伟大的目标,拥有正义感,有见义勇为的精神。
3.廉
南京的名胜古迹本就富于廉政、廉洁内容,我们整理成并赋予“观明朝城垣建筑史,评城砖铭文问责制”“观太平天国兴衰史,评成由勤廉败由奢”“观儒家圣贤成长史,评孔子传世廉政论”“观东晋王朝建国史,评历史人物廉政事”“观科举考试兴废史,评选才任能须公正”等廉洁主题。
德育内涵和教学:如何体会廉,不如看看不知廉洁的反面事物,威震全国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何最后惨烈失败,和后期领导人奢靡浪费、骄奢淫逸有很大关系,相当于小半个玄武区的天王府,生活奢靡浪费,发展下去,进取意识逐渐丧失,最终内部分化明显,争夺利益,酿成天京事变,最后在清军面前,屡战屡败,太平天国运动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众多失败原因里,没有廉洁从政,廉洁施政,是个重要方面。
4.耻
南唐二陵:民间声望更高的后主李煜虽能守十余年,亡国之后,不知韬晦,因曲获罪。
德育内涵和教学:他带着羞耻离开人世,那一瞬间,也许在忏悔自己对不起南唐百姓。学生都觉得一个人做不好自己的责任之事,没有恪尽职守,是羞耻的,犯错误,没关系,一定要知耻而
后勇。
5.诚
对于中学生,忠诚就是坚守自己的信念,忠于学习责任,忠实对己——实现本真自我。
四个基督教堂:先去太平南路的圣保罗堂,再北上江苏路堂,辗转石鼓路天主堂,最终抵达莫愁路堂,这四个基督教场成为南京地区的一片独特景观。
德育内涵和教学:无论是江苏路堂的赫然在目的“以马内利”,还是莫愁路堂的“耶稣爱你”,总会给人莫名的、即刻的、不请自来的温暖感,基督教自有其魅力,最根本的还应该是“真诚”。
作为中学生,对师长、对同学能以诚相待,学会信任。
6.朴
钓鱼台河房办公处:曾国藩,初期偏偏选择了钓鱼台秦淮河房办公,堪称朴素。
德育内涵和教学:曾国藩,一直教育子孙要艰苦朴素。在京城时见到奢侈腐化官员,于是不让子孙住京城,告诫:饭菜不能够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匾额”,其子女反而更担心,自己是曾国藩的子女而言行不检点、学识不渊博。
对于中学生,应该知晓,真正和人比较的,应该是品德、知识、能力,而非坐享其成的一切。
7.仁
南京博物馆(朝天宫):它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德育内涵和教学:进得大门,就赫然见到——孔子行教图,仁,是其教育学生的渊源和抓手,作为中学生,更要推而广之到爱党爱国、矢志不渝,同学间仁爱善良、通情达理。
8.勇
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一面鲜艳的旗帜——打過长江去,耳边响起毛主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
德育内涵和教学:勇,就是勇敢,勇气,勇略,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对同学们来说,学习中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不可谓不多,除了解决方法的寻找和选择,果敢进取,敢于担当的勇气心态,也不可或缺。
二、历史社团活动中德育教学的定位
活动教学中,采用“生动活动—间接体验—直接体验—反思体验—体验内化”的基本形式,其现实理论基础: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包括——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历史学科和南京地方史相互渗透交融。
三、历史社团活动的德育教学感悟
首先改变了传统的理论说教,其次培养了健康人格,最后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历史活动式德育教学,采用“生动活动—间接体验—直接体验—反思体验—体验内化”的基本形式。
在历史社团中,与知识对话,与课程交流,与实践讨论,一次性形成学生与知识、课程、实践,以至于人与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历史社团活动的德育教学课程规划里,在对名胜古迹寻访的历史社团活动中,通过自主选择、实践、评价,提高教育自我习得的能力,才能培养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毅.德育原理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贾康.供给侧改革十讲[M].东方出版中心,2016-03.
?誗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