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芬
摘 要:旨在結合当前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部分内容,尝试做几点内容和能力的延伸,让高中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使青少年真正成为我国强有力的知识、技术后盾,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由此便引申出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概念,将针对于此做简要分析,望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的一首诗,将其运用到高中英语德育的渗透中,凸显教师默默无闻,学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过程再合适不过。以下笔者就结合自身英语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巧妙渗透德育思想,也让素质教育理念在行动中得到落实。
一、研读教材内容,挖掘德育立足点
想要渗透德育,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最基本的立足点,就好比是炮弹的发射需要一个支点一样,有了最基本的支点,炮弹才能精准定位,进而摧毁目标。同理,在高中英语中渗透德育也需要一个“支点”,而在笔者看来,这一支点就是教材。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教材是开展学科教学的必要工具,所有的教学内容虽然说不能全部限制在教材上,但是最起码教师要将教材研习、读透,如此,我们才能保证在英语知识教学中不会出现被“难倒”的现象,此外,在精心研读的基础上,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有所了解,我们更能有效找寻德育的立足点,从而优化德育的渗透效果。
比如,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Friendship为例,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引申出“友善”“诚信交友”“善待身边每一个人”的德育话题,针对本单元涉及的单词:upset(心烦意乱的);ignore(不理睬);calm(平静的)等等,教师可以提出问题:“Can you get angry with your friends when youre upset?”或者“How do you treat your friends around you?”如此一来,学生既锻炼了英语口语,又表明了对待朋友的态度,以此为德育的基点,可以有效传递“友善”意识。
二、为人师表,当以榜样力量引导学生
为人师表,这一词既是对我们教师的褒奖,又可以视为对我们言行的警示、约束。教师的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影响到学生,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身边的人生活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间从他人身上学到一些习惯,这些习惯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良的。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就一定要树立模范带头意识,积极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促使高中生养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人生的道路上规避一些不利的因素,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比如,英语教师在要求高中生准时上课的前提下,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按时到达班级,不能出现学生已经在班级等待教师,而教师还漫步在去教室的路上的情况。又如,教师唯有自身做到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才能将本条班级制度写入班级的日常规章中,从而助力学生低碳环保行为规范的养成,让德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青少年的内心。
三、开展实践活动,品味德育乐趣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曾明确提出要避免单一的讲说式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倡导学生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思想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与我们以往传统应试教学思想恰恰相反的。德育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给学生带来了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一定要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青春期阶段的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思想前沿性,因此,我们不妨在教学中插入一些课堂或者课外实践活动,如此,可以体现出探究性学习的乐趣,更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亲自动手中明白德育的意义。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针对“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环境与发展)开展主题辩论会,让学生自由结合为学习小组,通过搜集材料、总结论点的方式,在实践中展开针锋相对的英语辩论,经过此次辩论相信会有不少学生将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高中生在植树节参加学校组织的“绿化荒山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栽下幼苗的同时,肩负起一份环保的责任。
概言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作为教育教学的引导者、领路人,应当积极树立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方面的素养和能力,避免纯理论知识的说教,发展德育。为此,教师可以从研读教材内容,挖掘德育立足点;为人师表,当以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品味德育乐趣等多方面入手,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有效渗透德育内容,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吉鹏. 浅析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
[2]仇增国. 浅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4(12).
?誗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