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
摘 要:手势比拟用于“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的教学中,能将抽象繁杂的肾单位结构以及尿的形成等重难点简单化,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关键词:手势比拟;肾单位;形成过程
手势比拟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用双手来比拟演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在比拟演示的过程中开展学习的活动。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发现应用手势比拟,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乐在其中,在脑海中会留下更深刻、更清晰的印象,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下面,我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生物学教学实践和经验,以“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一章节为案例,浅谈一下手势比拟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涉及肾单位、尿的形成等内容,其中肾单位结构复杂,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只有在认识了肾单位的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尿的形成过程。然而,让学生理解看不到的结构与其功能确有难度。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这些内容比较抽象,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授这一部分知识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摆在每一个生物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比拟演示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结合电教室投影仪屏幕上演示的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的Flash动画,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讲解,用手势形象比拟肾单位的结构、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1.肾单位的结构
用左手大拇指和小拇指分别比拟连通着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握起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比拟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而成的血管球,这些血管球叫做肾小球。把右手的大拇指和其他手指呈反方向的“C”字形张开,握在右手中间的三个呈弯曲状的手指上,手掌部分比拟肾小囊,右胳膊相当于肾小管。这样,肾单位就用手势形象地比拟好了。
2.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的过程
动几下左手的大拇指表示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动几下左手的中间三指表示血液流过肾小球内的数十条毛细血管,然后依次动一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表示血液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渗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动几下右胳膊表示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一部分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周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中,在肾小管中形成尿液。经过手势比拟演示,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到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的过程,使“排泄”这一章节的难点得以突破,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学生的手脚从学习中解放出来,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
二、受“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课的启发,手势比拟在其他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实际上,手势比拟在演示讲解家鸽的双重呼吸,动物的门齿、犬齿、臼齿、关节,人的心脏、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内容时都能运用到。比如,讲解家鸽的双重呼吸时,拿人的左右手掌比拟家鸽的两片肺,两只手的手指比拟分布在家鸽内脏器官和骨骼之间的许多气囊。演示双重呼吸的过程时,打开手,表示家鸽的肺和气囊扩张,肺内进行第一次气体交换;握住手,表示家鸽的肺和气囊收缩,肺内进行第二次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家鸽在空中进行长距离的剧烈飞行,而不会像非洲獵豹那样,追捕猎物猛跑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喘气。这样,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比拟演示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双重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三、手势比拟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课中应用的教学体会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手势比拟在生物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2.弥补有声语言表达的不足
生物学是一门生命科学,涉及的名词术语多。手势语言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有声语言表达的不足。有声语言是在听觉上给学生以刺激,而手势语言则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刺激。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亲自动手用手势语言比拟演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在形象直观中加深了印象,在动手动脑中加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因此,手势比拟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编辑 高 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