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英语在许多院校仍被视作通用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侧重应试教育,而不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教学改革的目标导向、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设置改革三个视角梳理了国内学者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路径的学术观点,以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004-02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这就意味着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以满足学生在专业技能和职场环境中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为侧重点,以便实现与地方产业经济对产业人才需求的对接。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已成为热点问题,研究者多以“高职英语”、“高职公共英语”、“职业英语”和“ESP英语”等相近概念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职院校的英语改革问题。由于研究主题内容繁杂,所涉文献众多,作者通过知网检索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进行筛选,去繁就简,主要归纳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导向、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设置改革三个方面:
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导向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和实现方式越来越强调实践性。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教师的知识“输出”,而忽视了学生的信息“输入”。换言之,教师在整堂课的授课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信息。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重“输出”,轻“输入”的教学理念显然不合理。如何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就高职英语的教改导向来看,主要有“能力本位导向”、 “行业标准导向”、“职业导向”、“就业导向”、“工作过程导向”等。刘玉娟(2009)认为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沿用“以教材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 而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很差,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须以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突出能力本位教育的思想,并以此来调整英语教学目标,改革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董红(2011)、施慧英(2011)认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为重点,对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
二、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英语课程设置上仍旧沿袭传统的方式,即英语课程是一门通用课程在全校所有专业中按照同一教学模式和进度进行设置和安排,而忽视了英语课程的教学应该定位在“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的基础上。因此,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满足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以及学生不同的职业发展对英语能力要求不同的需求。文波(2013)认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应是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在有效结合基础上的有机统一,应以ESP 为发展导向,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出系列改革。刘凤芸(2013)提出基于学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及体系构建的策略:围绕“职场需求”设置目标;坚持按教学阶段选择教材;以教学设计为突破口;构建基于学科的课程体系。樊玉国(2014)依据泰勒的课程目标来源说,提出了高职英语“三分三合”教学模式,其中三分是指英语教学的“分层次、分阶段、分模块”;三合是指“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相结合;职场教学、任务教学和项目教学相结合; 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改革
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的过程已经意识到了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基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和社会对于学生英语技能掌握的需求两方面出发。蒋阳建(2010)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应从需求分析入手,关注社会职业需要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依据职业岗位群涉外交流的需求,革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单迎春(2011)从岗位需求分析出发,认为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要求,开发建设多元化的各具特色的“职业英语课程”。韦健(2015)从满足和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视角出发,认为英语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岗位需求为中心,并增加实践型教学环节;在课程评价上,可根据岗位英语应用模式设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四、研究展望
從上述文献梳理来看,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坚持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满足岗位需求为目标”的原则。与此同时,高职英语教学应当以职业群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紧密衔接专业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特点和对英语需求的不同侧重点,构建能体现专业特色和高职教育优势的英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玉娟.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1).
[2] 董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3] 施慧英.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4] 文波.以ESP为发展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13(23).
[5] 刘凤芸.基于学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及体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S1).
[6] 樊玉国.基于泰勒课程理论的高职英语“三分三合”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7] 蒋阳建.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6).
[8] 单迎春.以岗位需求为核心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9] 韦健.基于利益相关者需求视角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及评价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5(32).
作者简介:巫丹(1982-),女,汉,湖南张家界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就职于湖南信息学院,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