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2018-01-20 19:10代润松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技术药物为人类的疾病治疗与预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也使世界各个国家高度重视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工作。为此,通过对国内外在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此探讨生物技术药物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一、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人工胰岛素诞生以来,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个国家纷纷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工作,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美国的FDA机构就批准了三四十种生物技术药物,近些年来生物技术药物的批准种类逐年递增,在21世纪初期,所批准的药物就已高达将近80种。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的种类上也不断丰富。除此之外,国外还对以往生物技术药物的适应症进行了明确统计,这些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用于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急性心肌炎治疗的重组血液因子,用于治疗糖尿病、生长素缺乏症、甲状腺病、低血糖的重组人激素,用于治疗贫血、皮肤病、神经性溃疡等症病的促红细胞生长因子,此外还有重组干扰素、白介素,治疗甲肝、乙肝病毒的疫苗、用于癌症治疗的单克隆抗体等。

(二)国内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

我国对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予以了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成果主要包括IFN类型药物、GM-CSF药物、EPO药物、EGF药物及其衍生物、胰岛素、TNF药物、乙肝疫苗、胸苷激酶细胞制剂等诸多种类,在新型活性蛋白质突变体方面,我国相继研发出了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人降钙素突变体、尿激酶突變体、重组水蛭突变体、人重组血红蛋白突变体。在融合蛋白的生物技术研发方面,我国研发出了TNF/1L-6融合蛋白、用于前列腺癌症治疗的TNF/PSP94融合蛋白、血小板单链抗体/尿激酶原融合蛋白、尿激酶/水蛭素12肽融合蛋白及用于帕金森治疗的酶氨酸转化酶/BDNF融合蛋白。在克隆天然活性物质基因药物研发方面,相继研发出鲨肝HSS、SCDI抑制因子、TGGIP抑制蛋白、SFP、AOP、蜂毒多肽等。随着生物技术药物种类的不断增长,现有的生物技术药物在主要分类上共包括单克隆抗体、激素、基因治疗剂、疫苗、细胞因子、反义药物及抗血栓因子等,特别是近些年来核酸基因药物的产品种类正在不断增加,正处于研发过程中的疫苗更高达九十几种,而处于临床试验中的反义药物种类也在不断上涨,相比于20世纪,我国在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种类上要超过以往三倍,并且仍在不断增长中。

二、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在生物技术药物研发方面已经步入了蛋白质工程药物研发新阶段

如今,我国正在实施以第二代重组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来逐渐替代原有的第一代重组生物技术药物,这也使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发展愈发快速,定向计划、点突变技术、基因插入、融合蛋白等众多新型生物技术的应用,使蛋白质工程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了蛋白质工程药物研发的新阶段,通过蛋白质工程的大力推广与应用,能够使生物技术药物的稳定性更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物技术药物的药效与应用价值。

(二)新型表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我国在基因工程药物表达方面的研发方向来看,当前已经出现在市面的基因生物工程药物中大多数为E.coli表达系统所研发出来的,其种类高达30多种。还有一部分属于CHO细胞生物技术药物,种类约为10几种,其他的还有利用幼仓鼠细胞与酿酒酵母菌研发出来的生物技术药物,种类共计13种。通过对新型表达系统的改进,必然能够使这些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不断向着其他动物、真菌、转基因植物及昆虫细胞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实现将转基因动物作为基础来进行生物技术药物研发,这使新型表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将原有蛋白质与基因组药物研发成果作为研发基础的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研发

蛋白质组学的出现为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这也使依据原有蛋白质与基因组药物研发成果作为基础的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种类不断增多,在未来新型生物技术药物利用蛋白组学的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研究与疾病特异有关的蛋白治疗药物、个性化药物、个体蛋白质组数据库及具备传统中药活性物质的生物技术药物四个方面。

(四)新剂型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研发重点

由于生物技术药物会受到人体胃酸与消化酶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频繁给药,这不仅使患者的痛苦增加,也使生物技术药物的利用率较低。为此,我国正致力于向着新剂型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方向进行重点发展,这也使新剂型生物技术药物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剂型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必将得到大幅度增长。

参考文献:

[1]邓树海.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2):47-51.

[2]苗青,张吉安,于小春.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对策[J].中国药师,2004(5):343-345.

作者简介:代润松,男,汉族,籍贯:河北石家庄元氏县。生于2000年10月8日,河北辛集中学高三533班学生,理科。

?誗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浅析林业育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