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晓生学术报告有感

2018-01-20 19:56宋玥潘锐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宋玥+潘锐

摘 要:音乐是什么?这个问题对每个从事音乐学习、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思考探究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何谓音乐、聆听的本质又是如何。作品是作曲家在宇宙中对生命、对呼吸的感受,每个生命的过程我们都可以看成是一次呼吸,我们应该去体验心中的声音。

关键词:音乐体验;音乐层面;何谓音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283-01

在了解何谓音乐之前,我想提出赵老师讲座中的一个观点:“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音乐被其他非音乐的内、外音乐所干扰,使音乐异化,不能称其为音乐”。

内因:每个人对音乐有不同看法和观念,这些观念和看法并不代表着音乐本身,而是由音乐派生出的一个非音乐因素,只是音乐的一个层次。比如:专业院校的老师、学生们在欣赏一部作品的时候也许会注意到这部作品的体裁、调性、和声走向、结构等,并不是用饱含生命热情的感性眼光去欣赏,我们说这不是音乐本身自带的,而是一个层次、一个非音乐因素;

外因:过多的外来因素导致音乐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包含很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民生因素、各种各样的诱惑等,都将对音乐产生干扰和影响.如:肖斯塔科维奇的《肖七》。斯大林去世之前人们对“肖七”的理解都认为作品是描绘希特勒的暴政,斯大林去世之后《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的问世引起了轩然大波,书中肖斯塔科维奇说出了一个秘密,那就是《肖七》并不是反对希特勒的暴政而是反对斯大林的一部作品,这些政治因素直接影响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音乐是什么?赵老师的五句话精辟地进行了概括:

1.音乐是体验、是感受、是最直接以音响给人的心灵以体验和感受;

2.每一个音的孕育、发生、持续、消失,都是一次完全的生命过程;

3.每一个音中所包含的内涵都是生命体的凝聚、浓缩和缩影;

4.每一个音的写作与演奏都是创造生命的过程;

5.只有体验的更新才能赋予音乐以新的生命。

音樂的感觉应该是从心到心、是生命的意识、每个音都凝聚着精神和意志力、是时代背景的缩影。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动机,不是单纯的四个音而已,我们从莫扎特、海顿等人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这个动机的影子,说明音乐还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志和精神,我们应该从个人经历、体验和社会背景中去寻找。音乐还可以用水的观念来体验,如果音乐的每一个音代表着一滴水,水最温柔但却具有强大的力量,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找到水的特性:永不停止。好的音乐作品为什么好?好在哪里?那就是因为不断的有新材料的出现,永远给听众以新鲜感,不停地以水的特质向前流动,把音乐变成生命的过程。

体验音乐不是一个面,对音乐作品的体验是多方面的,这里只列举部分,不一一说完:

1.对音要有体验;

2.对音程要有体验;

3.对节奏要有体验;

4.对和声要有体验;

5.对调性要有体验;

6.对组织、音响、层次等等都要有体验。

首先,我们来看看对“音程”的体验:音乐由七个单音组成,怎么把它们无重复的不断排列就是音乐的奇妙之处,这就产生了八个音乐元素。由同度产生五度、随后是大三度、小三度……泛音由此产生了,于是乎不断发展到和弦,声音的色彩就丰富起来了。

其次,节奏的体验之旅:节奏并不是单纯的打拍子,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3/4拍,包含了很多种3/4拍,有小步舞曲的3/4拍(科隆宫廷、贵族盛行)、圆舞曲的3/4拍(维也纳宫廷、贵族盛行)、马祖卡的3/4拍(乡村、农民盛行)、西班牙风的3/4拍等等,每种3/4拍都代表着一种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等,奥妙无穷;

再者,说到和声的体验:和声无疑是体验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声让我们感受无穷的色彩变化。 最后,调性的体验:调性是决定色彩的关键,时而美好、时而温柔、时而阴黯,是作曲家们表现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舒伯特的《降A大调即兴曲》,作品从一开始就在不停的变幻色彩,主调降A大调后面才正真出来。调性给人以无穷的色彩变化的体验,让人的心情随之波动。

作品是作曲家在宇宙中对生命、对呼吸的感受,每个生命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一次呼吸,我们应当去体验心中的声音。为什么有时反而感悟不到音乐的魅力、声音的魅力,去盲目的分析那些非音乐因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正因为人们能正常地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所以变得满不在乎。从现在开始试着偶尔关闭耳朵的声音通道,慢慢打开心灵与声音之间的通道,一定会有巨大地收获和感动。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通向音乐圣殿[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