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丹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采取重复阅读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现通过分析重复阅读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完善重复阅读语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重复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启示
一、分析重复阅读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提高阅读流畅性
古语有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流传至今的读书之道,也是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所提倡的重复阅读方式,就是对一篇文章、一本书进行反复的阅读,面对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在每次的阅读中都能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可以说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使学生不断加深对读物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更能领悟书中更深刻的含义。而且,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可以查漏补缺,防止出现漏读而忽略了某处的文学精华,也使学生阅读不再结结巴巴、磕磕绊绊的,而是越读越流畅,越读越有感情,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激发创意潜能
在初中语文阅读中运用重复阅读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书籍内容的记忆,如果只对文章或书籍进行一两遍的阅读,只会获得浅薄的记忆,随后很快遗忘,只有重复阅读,才能巩固阅读知识点,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另外,重复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在一次次的重复阅读中,可以温故而知新,使学生不断转换角度,阅读到新的知识内容,并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新获得的知识沟通联系起来,深化阅读,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新的创意潜能。
二、分析重复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重复阅读是语文阅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必经之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对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不认同和理解重复阅读教学,一提起重复阅读,就会觉着一直阅读一样的文章是在浪费时间,感到阅读课堂比较枯燥无味,而且在一次次的阅读中,逐渐消磨了阅读兴趣,从而产生比较疲劳、烦恼和无奈等负面情绪,使学生比较抵触重复阅读,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另外,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教学模式比较陈旧,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采用的重复阅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较少,只是让学生自己反复阅读,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阅读速度较慢,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较低。
三、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完善重复阅读在初中语文中的阅读教学
(一)采取多种重复阅读教学方式,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改变以往单一的重复阅读方式,可以采取集中式和分配式等多种重复阅读教学方式,避免学生产生单调厌倦情绪,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持续的兴趣。首先,集中式重复阅读比较适用于短期的臨时性突击阅读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不间断地集中精神阅读,有效提高阅读的重复次数,形成规律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增强学生对读物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还有,在分配式重复阅读中,教师要让学生将需要阅读的读物有计划地分期进行,合理分配好读物的阅读时间和相应的章节或段落,使学生的阅读记忆力更加牢固,提高重复阅读效果。
(二)重视重复阅读的句子、情节和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重复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使学生从最初的体验阅读进阶为学会阅读,最终达到擅长阅读的目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运用重复阅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获得阅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重视重复阅读的读物细节,加强学生对读物的句子、情节和主体方面的阅读认识和理解。在重复阅读中,使学生在重复不断地阅读同一句话中,越念越流利,提高语文语言能力,也要让学生重复故事情节的阅读,发现情节设置的规律,使学生掌握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和表达的内容,提高阅读的动力和信心。还有,教师要带领学生在主题方面重复阅读,使学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情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质量。
重复阅读历来都是语言教学的重要途径,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和记忆规律。在初中语文阅读中运用重复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提高阅读流畅性,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虽然在运用重复阅读方式中存在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低,不够认同和理解重复阅读教学,而且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较少,使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比较费时低效等问题,但是只要通过采取集中式和分配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加强重复阅读的句子、情节和主题的认识和理解等措施,就可以使学生由被动接受阅读转变到主动积极阅读,从而更加热爱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崔磊,王穗苹,赵娟,等.不同结构文章重复阅读时主题转换效应的眼动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4).
[2]徐珊珊.重复阅读对我国高中生英语阅读流畅性和理解力的影响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6.
?誗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