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毛
在人们的印象中,作家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天才,文章从娘胎里带来的,三岁即出口成章,五岁会作状元文章;另一种是想像力丰富的人,脑子里天马行空,笔下一派春光。
目前也正是这两种人占居着作家队伍的大多数,给人造成的错觉是,作家不需要什么写作技巧,也不需要深入实际,只要关起门来感悟一番或随便到哪个山野滩涂溜达一圈,然后把脑子里闪过的念头记录下来,就成了文章。
我以前嗜书如命,经常买书,谁有名买谁的,书评上说哪本好买哪本。可结果能把人气晕,守着满柜子的“巨著”犯愁:这一本本陈词滥调、矫揉造作的“鸿篇巨制”,扔了吧,那可是血汗钱买的呀;卖了吧,估计难抵原价的百分之一;送人吧,自己被荼毒也罢,再去荼毒朋友就居心不良了。
在我看來,写书是件很神圣的事,写书的人应具有起码的道德感,得对得起读者,买一本书和读一本书都不容易,前者耗费金钱,后者耗费时间,糊弄读者到头来害的还是作者自己,因为读者也在成长、成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