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法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2018-01-20 21:42陈志英李翠霞余志刚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陈志英+李翠霞+余志刚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备受青睐。模块化教学法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模块化教学法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并阐述了具体的操作途径。期望本研究能够为高等院校推广应用模块化教学法提供指导。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0 引言

在当今社会,应用型人才备受青睐。所谓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应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知识在各行各业从事专业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能够把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和管理中,素质较全面,层次较高。适应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要求在培养时改变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培养的做法,而模块化教学以培养能力见长,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备受关注。模块化教学在德、英、美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应用较为广泛。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践并应用模块化教学,当時主要应用于培训教学。近年来教育部门大力支持和推广,模块化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推广应用已势在必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能够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及管理工作,同时能够适应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研究或者管理工作,适应农业经济国际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中启用模块化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拓宽各相关或相近专业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思路,为高等院校推广应用模块化教学法提供指导。

1 模块化教学法简介

1.1 模块化教学法的概念

模块化教学法,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以现场教学为主的一种最早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开发的。之后,模块化教学不再局限于职业教育,在欧美国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教育及其他高等教育领域。当前,在西方国家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模块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模式的主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模块化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各类高校的关注,并被广泛运用。

模块化教学,就是把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按其性质、作用等划分为不同构成要素,围绕这些要素构建若干个课程模块;继而,按顺序实施逐块达标的教学活动。模块化教学的每个课程模块以某一能力的形成为主线,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在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之间找到最佳切入点,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通过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可以循序渐进,边学边练,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

1.2 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1)模块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育人理念

能力培养的主要依据就是人才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在模块化教学中“模块”是最基本的教学单元,是形成学生能力的基础,它的实现既需要教师的“教授”和“训练”,更需要学生自主的“学习”。不同于以知识输入为目的的传统教学理念,模块化教学以培养能力型人才为指向,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社会需求。因此,模块化教学能够适应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符合学生需要。

(1)模块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知识,其指向是学科知识体系,依据是教材,主导是教师,渠道是课堂,主要形式是讲授。而模块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强调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考核方式,以及育人途径、师资条件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

(1)模块化教学是开放的、动态的教学体系

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它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也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具体来说,模块化教学中的“块”应当是变化的,可以增减或可以因时调整;人才培养的体系结构也应当是可调节的和开放的;在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上,“模块”的实施可以采取讲授、讨论、实践和调研等多种方式,在校内或企业完成都可以,甚至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和实践。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设计

2.1 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1)教学内容的调整必须依据市场需求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一般都是系列化的,各门课程以及每门课程的内容都是有序、有条不紊的执行教学过程,不能随便删减或调换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如果把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小模块,那么结合市场的需要,适当增减或调换其中的一些模块,即可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课程模块的设置必须依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方向是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同的学生他的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的过程也不同,因此,学生的个人能力不同,他们对未来工作的理想也不同。因此,在课程模块设计时,了解学生的特殊需求,将需求分类并进行分析,再结合需求制订相应课程模块,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分阶段集中组织教学必须依据教学内容的需求

在模块化教学中,依据各教学模块的内容差别及相关性,有计划和分步骤地组织分阶段集中教学。因此,教学内容模块化能够缩短教学周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准确及时地获得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馈。

(4)因材施教原则

市场需要不同,学生个人兴趣和基础能力也不同,可以设计2到3个课程学习方向,由学生来选择,进而更好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以及学生不同的个人兴趣和能力。同时还可设计多个适应不同行业应用的课程分支方向,实现培养的学生综合技能及积累各行业的应用知识和经验。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具备农林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具备在农林经济管理的某个就业方向上或在某个主要应用的行业中工作的能力。endprint

2.2 模块化教学的设计

将模块化教学的性质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相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框架设计如下:

首先,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分成四大模块——理论模块、应用模块、实习模块和拓展模块;

其次,将四大模块进一步分解为分模块,每个分模块内配置若干不同的相关课程,并制订各分模块的考核和评价方式,以及要达到的知识结构和对学生最终达到的能力的要求;

最后,进行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继和手段的设计。

(1)课程理论模块

课程理论模块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习基础,分为两大分模块——理论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其课程配置、教学方法和考核及评价方式具体见表1。

(2)课程应用模块

应用模块是培养学生农林经济管理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模块,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可分为管理学模块、经济学模块、金融学模块和社会学模块四个分模块,课程应用模块的的课程配置、职业能力、教学方法和考核及评价方式具体见表2。

(3)课程实习模块

农林经济管理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实践的内容确定必须依据市场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实习模块包括三大分模块:(a)校外社会调查模块。该模块由教师设计社会调查的课题,组织学生到适宜地点做社会调查,之后由学生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并在调查结束后,撰写调查报告,以及在师生之间开展各种关于调查结果的交流和讨论。(b)校内模拟操作模块。该模块是在相关模块课程学习后组织的在校内结合课程内容的实验室模拟操作,要求学生将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进而完成该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农产品国际贸易课程学习后可进行校内模拟操作。(c)技能实训模块。其目标是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形成较强实践能力。

(4)课程拓展模块

理论和应用模块之外,还要有课程拓展模块作为补充,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等,该模块有助于学生适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的要求,也有助于学生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岗位上发挥他们潜在的创造能力。

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应当是要按照设计的特定目标,把课堂讲授、社会调查、实习、研讨会等不同的教学活动进行组合,而不应当只是传统教学课程的简单重新组合和对所讲教材内容的简单机械分割划块。

3.1 制定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达到模块化教学目标,必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突出能力培养,科学调配教学资源,体现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充分调动好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有序安排教学活动,将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教学形式、评价体系等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3.2 准确描述课程模块

要实施模块化教学,必须准确地描述课程模块,这是模块化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指南和活动向导,它能够起到教学规范或教学标准的作用。描述课程模块,就是对形成学生能力的课程模块进行定位和进行说明,包括模块的价值、作用、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教学途径、主要环节等。课程模块描述要能够体现模块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3 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監控体系

目标体系、组织体系、方法体系、制度体系等是构成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子系统,要求这些子系统内部又要包括协调一致、功能互补的小系统。比如,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应当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过程系统、质量系统等小系统,否则,目标体系监控就不能构成一个封闭的回路,难以实现监控效果。此外,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应当缺少有效的质量反馈机制。

3.4 建立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

尽管大学里有实验室、实习基地,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依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实验室、实习基地与生产实践还有很大差距。学生的各种实践和动手能力,必须在社会中培养。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良好的大学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机制,才能共同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5 形成良好的师资队伍结构

应用型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但并不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对专业基础课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甚至要求他们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理想的师资队伍结构,应该是来自高校与来自社会、企业的教师合理搭配,各专业、学科出身的教师比例合适,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6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

模块化教学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达到在理论学习中加强实践和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用的切实可行且高效的教学方法,例如,问题研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习教学法等等。总之,在模块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模块的属性、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侯继红,蔡敬民.德国高校模块化教学对应用型德语专业建设的启示.中国大学教育,2011(2).

[2] 李德才.关于模块化教学的几个问题——兼论工程师型人才培养.合肥学院学报,2013(4).

[3] 周杏芳.职业技术教育中模块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4] 曹胜男,贺小华.电工电子“模块化教学”人才培养功能探微.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

[5] 周鹏程.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6] 康辉,张峥嵘.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概论》模块化教学设计.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7] 陈 静.浅谈德育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职业教育研究,2008(3).

作者简介:

陈志英:1968年生,女,吉林省公主岭市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工作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市香坊区长江路600号,邮编:150030,联系电话:13946136256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块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关于机械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