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要:大力拓展农机维修和农机培训市场,农机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初见成效,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增实力,加快农机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机维修;培训;服务
中图分类号:S232.87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01.046
近年來,绥中县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站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深刻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人才的培养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前提,为此绥中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机人才的培养这两方面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大力拓展农机维修和农机培训市场,农机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巩固和提高。
2016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9.1万kW,拥有各型拖拉机 15 124台,配套机具8418台(件),农机维修网点132个,农机销售网点55个,从业人员 450多人,农机修理产值1000 多万元,农机产品销售额达 0.7 亿元。农机维修、销售和农机培训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农机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走上正轨,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增实力,加快农机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搞好服务,逐步做大做强农机维修业。在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上,突出抓好“宣传、服务、规范、提高”八个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抓好宣传
绥中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为了宣传《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农机法律法规,印制了大量的宣传材料,由农机执法人员逐户发放到各网点和修理工手中,使广大农机维修人员懂法、守法。同时,宣传农机维修行业标准,保证维修质量,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和自觉性。从事农机维修人员,积极主动参加培训和考试。
2搞好服务
(1)开展农机培训服务。对修理工培训考核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教材试题及答案标准、考试时间等方面的统一。在培训中,协助农机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从理论辅导到现场实习,从闭卷考试到技能操作,从组织考评到发放证书,都做到规范化服务,得到了广大学员的好评。“十二五”期间,共培训各类农机维修人员258人,其中有223人考取了农机修理工证书,其中高级工 5人,中级工 8人,初级工 210 人。
(2)开展上门服务。深入农村各维修厂点办理业务,按着《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的要求,对维修厂点进行技术考核,及时办理《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实行现场办公。做到办事程序公开,文明执法,周到服务。2017年已有139个农机维修厂点办理了《技术合格证》,办证率达到95%。
3抓好规范
规范农机维修市场对于保证农机维修质量,防止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充斥市场,维护广大农民和营机户的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绥中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与当地工商局密切配合,针对全县三级维修网点多的实际情况,突出抓了维修质量监督和管理,要求各修理点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修理人员,有必备的修理设备和检测设备,有修理车间,有修理技术档案,有可靠的农机配件作保证。
4重视提高
(1)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水平,搞好技术审验,提高技术等级;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素质,掌握修理技术,履行维修规范,提高维修质量;提高执法水平,使维修行业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质量,使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工作走向制度化、有序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绥中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在农机维修市场的建设上高度重视,真抓实干,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所辖乡镇农机维修网点发展到139个,从业人员有修理工证及与维修相关职业技能证的近400人,占从业人员的88%,一个以个体维修网点为主体的农机维修网络已经形成,在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三农,实现兴机富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坚持服务三农,抓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不断开拓农机培训市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农业人才的培养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绥中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深刻认识到:给一些实惠,让农民暂时增收,容易做到;但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让农民持续增收,就必须拥有一支庞大的农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增强农民致富的能力和手段。为此,绥中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以县农业机械化学校为基地,大力拓展农机培训市场,培养各类农机人才,初步保障解决三农问题的人才需求。
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提高农机维修行业队伍素质的需要。绥中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人才的培养这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农机维修和农机培训市场初具规模,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巩固和提高。但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目前取得的一些成绩,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仍然需要不断努力, 勇于创新,才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
(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