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8-01-20 17:06张庆玲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言文价值观内容

张庆玲

摘 要:当前社会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文言文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意识到,有效通过文言文教学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最大限度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和研究,并要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具体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且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已有教学模式的合理优化。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学习效率;学习质量 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最大限度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并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言文内容和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产生足够深刻的理解,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首先教师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和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匹配度,避免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产生突兀的感觉,这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所教内容能够起到极大的促進作用;其次教师要重视文言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最后教师需要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过程中运用文言文教学思路。由此,教师就能够完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渗透工作。

一、选择和文言文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教学

在实际开展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最大限度地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需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深入了解文言文的中心思想之后选择最匹配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教学。只有如此,学生在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才不会感觉到教师的针对性渗透工作,因此也会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突兀和抵触的心理,这对于学生接受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承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和“岳阳楼记”相关的内容时,此篇文言文不仅描写了岳阳楼处风景的壮丽,同时还体现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与此相匹配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则以此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匹配教学,并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整篇文章之后总结自身对中心思想的理解,最后我要求学生结合文言文内容以及此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文章的写作。由此,学生就能够从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深刻地了解到此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自然就能够自发地担负起传承工作。

二、在实际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优秀文化传承价值观的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十分强,教师要在此阶段有效利用文言文教学给学生梳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只有当自己班级的学生具备了此价值观,学生才能够自发地进行相关文言文内容的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且结合当前社会形势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吸收和传承。由此,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一步加深自身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使自身的综合语文素养获得全面提升。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则需要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情景代入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自身会在相应形势下做出何种抉择,并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

要性。

例如,我在带领自己班级的学生学习和“狼”相关的内容时,为了有效帮助自己班级的学生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观,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思路:我要求学生进行屠夫角色的代入,询问学生如果是自己当时会进行何种处理,绝大部分学生都明确表示可能自己就死了,因为会畏惧和妥协。由此,我就给学生进行屠夫的具体操作讲解,让学生自行体会屠夫举动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永不妥协、坚忍不拔的民族气节。学生通过自身角色的代入和屠夫的行为对比之后,自然能够意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宝贵,从而能够自发担负起传承的责任。由此,学生的价值观就能够在此类教学模式中逐步塑造。

三、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过程中融入文言文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足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某些用心险恶、故意抹黑优秀传统文化现象的时候,容易出现跟风和从众的现象。此类现象的出现极不利于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为了有效避免此类现象的反复出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习的文言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和条理性的解说。通过此类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同时还能够使自身具备自我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由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也得以达成。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相对应文言文的内容,同时能够梳理自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促使自身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接班人。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持续学习。同时也需要不断接收来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意见。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藏爱霞,陈佳楠.浅析初中文言文阅读与分析能力培养方式[J].现代语文,2015(2).

[2]黄和娟,徐绍峰.关于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6).

?誗编辑 郭小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价值观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主要内容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