佴伟萍
(扬州洪泉医院,江苏 扬州 225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指的是因为受到过敏、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促使患者咳嗽咯痰症状加重,并且其体温也会相应升高,出现黄脓痰,呼吸困难现象加重,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患者因为受到呼吸衰竭与低氧血症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辅助呼吸治疗,以此来将其呼吸功能有效改善,临床上通常会选择气管插管下机械通气,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损伤等并发症[2]。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主要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联合应用无创呼吸机与纳洛酮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纳入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患者平均年龄(68.21±5.26)岁,平均病程为(14.25±5.68)年,男性45例,女性2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对比要求。患者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者;短期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痰症状加重与体温升高者。患者排除标准:不愿研究研究者;存在精神障碍者;意识模糊者;难以耐受面罩者;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上呼吸道梗阻者;终末期呼吸衰竭者。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在患者入院之后,先要对其进行解痉平喘、抗感染治疗,对其痰液排除进行有效促进,确保其呼吸道保持在通畅的状态,并且采用鼻导管对其进行低流量持续性吸氧,适当进行利尿、强心治疗,将其机体内酸碱失衡与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合理纠正,并指导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呼吸功能锻炼。
观察组(无创呼吸机+纳洛酮):呼吸机采用菲利普(伟康)V60呼吸机,将工作模式设置为同步双水平气道正压,将初始吸气压力设置在4~8 cm H2O,并且将患者的可耐受程度、呼吸困难程度以及呼吸频率作为依据,将其慢慢调整为3~6 cm H2O,将其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4~20次,对患者进行低流量、持续性的吸氧治疗,将每次吸氧的时间控制在6 h,每天吸氧3次。其次,要采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首次剂量为:在20 mL生理盐水加入0.8 mg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给予患者静脉推注,以后每次用药剂量为0.4 mg,每天对患者进行2次治疗,1个疗程为3~5 d,一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疗效评定:经过72 h治疗后,患者的气喘、胸闷、咳痰与咳嗽等症状均没有得到好转,甚至更加严重为无效;经过72 h治疗后,患者的气喘、胸闷、咳痰与咳嗽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好转为有效;经过24 h的治疗后,患者气喘、胸闷、咳痰与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肺水肿、肺部湿啰音、发绀现象显著减轻,血气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心率下降为显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有效率、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对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用软件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表示采用(±s),计数资料表示采用(%),分别对其进行t与卡方检验,显著差异以P<0.05表示。
对照组32例中,显效12例(37.5%),有效10例(31.25%),无效10例(31.2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32例中,显效20例(60.61%),有效12例(36.36%),无效1例(0.0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的是受到氧化抗氧化失衡、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肺实质、肺血管、气道慢性炎性反应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促使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受到不完全可逆性的损伤[3]。近年来,随着社会空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较长,所以大部分患者均会出现呼吸机疲劳、免疫力低下与营养不良等现象,通常会因为呼吸道感染而加重气流受阻,通气血流也会出现明显失调的现象,最终会导致二氧化碳潴留与缺氧,也就是引发Ⅱ型呼吸衰竭[4]。以往临床上所用的常规药物通常难以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换气功能与通气功能改善,将其呼吸功耗降低,很难促使其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会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下行机械通气治疗,虽然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将患者呼吸困难与缺氧症状有效改善,但是因为该治疗方式具有有创性,所以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出现[5]。无创呼吸机通过对患者的呼气与吸气进行追踪,在其吸气时为其提供高吸气相气道正压,确保其气道处于开放的状态,进而促使气体更好更快的进入到患者的肺泡之中。在其呼气时,提供的为低呼气相气道正压,有利于对患者气道进行正压通气,促使其支气管得到扩张,重新分布其肺部气流,将肺部潮气量增加,促使其体内二氧化碳潴留与低氧血症得到有效缓解,将其缺氧与呼吸衰竭等症状进行改善。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属于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能够对因为β-内啡肽浓度升高造成的中枢性呼吸抑制进行竞争性的拮抗,并且还能够促使其呼吸中枢兴奋,加快呼吸,将其每分钟的通气量增加,对心肌与脑细胞进行有效保护,将心肌每搏输出量提高,促使组织缺氧状态得到有效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68.7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这充分说明无创呼吸机、纳洛酮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联合应用无创呼吸机与纳洛酮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