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艳,陈修会,张建达,王延书,刘相东
特约编辑:艾 华
【导读】绿色发展需要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山东省临沂市水果产业的绿色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其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水果产业按照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水果产业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增强绿色果品供给能力。2017年,临沂市果园总面积发展到11.8万hm2,产量达到300万t,其中桃4.7万hm2、147 万 t,苹果 2.5 万 hm2、72 万 t,梨 0.3 万 hm2、6.4万 t, 葡萄 0.4万 hm2、10.7万 t, 樱桃 0.35万 hm2、2.9万 t。采用现代栽培模式面积 1.6万hm2、产量53.09万t;有机肥应用面积6.6万hm2、酸化果园改良面积0.8万hm2、肥水一体化面积1.8万hm2、统防统治面积2.2万hm2、节水灌溉面积1.1万hm2、绿色防控面积3.6万hm2、循环农业面积0.7万hm2、物联网应用面积0.2万hm2;新型经营主体1 220个,贮藏量18.9万t,加工量27.6万t,电商销售量2.5万t。
依托项目平台,以科技创新促产业持续发展。一是通过实施山东省高效特色农业平台、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等水果产业项目,依托省果品创新团队临沂试验站及临沂市苹果、桃、葡萄、樱桃创新团队,重点推广了果园土壤有机质提升、生物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新型机械等多项新技术,提升果园现代化管理水平。二是建立水果新品种引进、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桃宽行密植栽培、畜—沼—果循环等试验示范基地20余处;蒙阴、沂水等重点县逐步建立果品质量检验检测追溯体系。
抓标准技术体系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临沂市先后编制发布了《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桃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蒙阴县制定 《蒙阴蜜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标准》,为标准化生产提供行业标准,引领规范果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规范有序运行。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果农技术素质。一是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等形式,重点对乡镇技术人员、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骨干进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产业队伍人员素质。二是编印《现代果品产业精准技术选集》《苹果产业关键技术图解》等技术书籍,制作了30多个技术(苹果、桃、葡萄、樱桃)微视频课件,通过腾讯视频、临沂农业、临沂苹果产业联盟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有效增强了产业技术传播效果。
加大品牌宣传,推动产业发展。一是举办“沂水苹果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座谈会”,组织“桃本桃”“沂蒙红梨”推介会、蒙阴蜜桃(上海、济南)推介会、蒙阴桃王争霸赛等宣传推介活动,重点打造“蒙阴蜜桃”“沂水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二是组织“蒙阴蜜桃”“蒙阴苹果”“沂水苹果”等区域公用品牌参加评估。2017年在全国148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中,“蒙阴蜜桃”品牌价值44.37亿元、排名第11位,获“2017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英雄”称号,是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唯一获此称号的桃类品牌。“蒙阴苹果”品牌价值15.18亿元、“沂水苹果”品牌价值9.26亿元,分列第53位、78位。
接二连三,培育龙头,向产业融合要效益。蒙阴县果业对旅游业的拉动、与畜牧业的互动,形成了绿色的农业经济循环圈。该县旧寨乡山旺农场近年来依托果业发展建起的集果品生产、园区休闲、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家乐”,年接待客商百余批次;野店镇樱桃采摘园、六姐妹苹果采摘园、桃墟镇草莓采摘园、云蒙湖石榴采摘园,八达峪“兔—沼—果”生态循环果业等,每年都有数万名游客。
提高土壤有机质,科学合理施肥。一是果园行间生草,行内覆盖。推行行间生草技术,果树行间种植鼠茅草、紫花苜蓿或自然杂草等,果园有机质含量、通透性、保肥保水能力得到提高,为生产优质水果奠定了基础。二是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对酸化地块,增施生石灰调节pH值。通过一次性施入有机肥,增施菌肥、中微量元素肥等措施,补齐肥料短板。三是增施叶面肥,重视地上施肥。四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一是杀虫灯、黏虫板等物理防治。设立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悬挂黏虫板,诱杀桃小、梨小、桃蛀螟等害虫,有效降低杀虫剂的使用量。二是扩大迷向丝、性诱剂等生物干扰药剂应用的面积。三是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水剂、悬浮剂、干悬浮等新剂型农药,减轻农药污染。四是推广生物防治措施。推广生物源农药如BT、井冈霉素、多抗霉素、阿维菌素、灭幼脲、苦参碱等,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
高标准建园,优化品种结构。选用脱毒大苗建园,确保苗木根系发达、苗相健壮。同时合理配置早、中、晚熟品种。发展沂水红、蒙山红苹果和黄中皇、金皇后桃等地方优良品种。
引导果业走融合发展之路。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从单一产业向全链条、多功能、新业态发展,因地制宜,实现种植、养殖、采摘、餐饮、休闲观光等业态有机结合,鼓励发展电商销售。
坚持质量兴果、绿色兴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广机械化、省力化、矮密化和水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等栽培技术,引导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改善果区生态环境。在“绿”字上做足文章,保证果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优质果比例。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依托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统一规划栽培管理,按照市场需求标准化生产,实现产品的标准一致,保障优质、安全、稳定的果品供给,对接大型超市、连锁店、电商平台等高端市场。
以市场建设为保障,提高果农流通收益。在果品主产区建立产地市场,依托当地恒温库,划定场地,应用冷藏、分选、包装和冷链运输等采后处理现代化设施设备,延伸产业链,提升果品附加值。建立大型果品交易中心,开拓销地和境外市场,加大对出口企业的培植力度,推进精细化分级包装,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
开发果业多种功能,培育发展“新六产”。打造现代果品产业园,围绕有基础、有潜力的特色果品,培育和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果品村镇,把果业发展与旅游、采摘、观光、休闲、养生和体验结合起来,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升级版,发展果园(田园)综合体。同时,政府加大对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项目资金、规划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
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引领现代果业发展。一是制定品牌宣传规划,赋予果业品牌文化内涵。聘请专业团队对蒙阴蜜桃、沂水苹果、费县山楂等临沂名优果品品牌标识、果品包装进行设计,对品牌推广进行规划,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二是发挥自媒体优势,品牌宣传全民参与。三是落实分级包装措施,坚持品牌化销售。四是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双品牌策略,鼓励果品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创响”企业自主品牌,塑造品牌核心价值。
优化果业种植结构,培育果业发展新业态。一是引导行业优化果品区域布局,根据气候条件和自然禀赋,发展特色果品优势区,在果业发展上注重果品上市季节延续性,在品种选择上尽量将果期错位,为乡村旅游提供保障。二是精心组织果品主题节庆文化活动,策划提升区域性桃花节、梨花节、樱桃节、赛桃会、采摘节,拓展生态观光果业发展途径。